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ai_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45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急症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作动脉瘤内填塞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25例,90%以上闭塞14例,小于90%闭塞6例;2次填塞2例,复发经手术治愈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7例,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1例,植物人状态生存1例。随访1~20个月,治疗结果稳定。颅内多动脉瘤5例,4例1次填塞成功。结论 GDC栓塞治疗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效果好。虽然有较高的脑梗死发生率,但临床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Brugada综合征患者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诱发及与其他临床电生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连续观测5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包括无症状性22例),各例有Brugada综合征静息或钠通道
严重的车祸所致的足部损伤患者日益增多,常有严重软组织破坏、缺损及骨、肌腱组织外露并伴有开放性骨折,如创面处理不当,创面感染率将增高,患者将可能发生不可逆性变化.我院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难治性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预后差.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2年5月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常见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Ⅵ级者年病死率可高达50%.近年国际上开始心脏再同步起搏术(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pacing)治
肢体骨肉瘤以往均作外科截肢手术治疗,预后并不乐观。3~5年生存率不超过20%。且截肢所导致患者精神和肉体创伤十分严重;单纯放疗作为局部疗法虽可改变其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生长,但
肺动脉血栓栓寒(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我院自1995年开展介入放射治疗以来,通过血管造影确诊2例急性动脉出血病人。1例为肠系膜下动脉出血(结肠病变所致)。另1例为髂内动脉出血(膀胱肿瘤所致)。rn  例1,女,36岁,结肠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交流经验,《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01年5月下旬在风景优美的世界级旅游胜地安徽省黄山市召开2
由《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和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举办的2000年泰山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介入影像学学习班于10月15~2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中华
rn  患者女,40岁。因外伤致左侧季肋部疼痛半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查:贫血貌,神志清,脉搏120次/min,血压70~90/50~60mm Hg。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穿刺出血性液体约2ml。腹部B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