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原力的秘密在哪里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们做梦都想让公司避开任何风险——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人为风险——以免公司收入受到无常世界的诸多变化影响。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战略的隐性目标,其实现手段是利用纵向整合带来资源控制力,凭借买方势力控制供应商,通过游说和提供竞选资金获得呼风唤雨的政治影响力。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传统的市场垄断力等。基本思路就是想方设法掌控命运,孕育出完全的商业独立。
  这种梦想很普遍,但无疑是一种错误想法。令人意想不到的秘密是:相互依赖而非独立自主,才能保护组织免受风险侵害。
  “复原力”(resilience)概念为认识这个错误想法开启了一扇窗。类似“可持续性”一词,复原力也成为全球会议上的標准用词,并且与可持续性一样,在不同的人看来它有着不同的含义。专家们经常谈及的是个人“心理复原力”,指的是个人在遭受挫折、冲击或创伤性事件的打击后从中恢复的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视角,而企业健康专家已经在着手开发针对员工的各项复原力举措。
  但是,还有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视角是“企业复原力”,也就是如何确保公司在灾难面前仍能持续创造价值,无论这些灾难是自然发生还是人为导致的。

印尼洪灾的例子


  了解企业复原力的一个好地方是印度尼西亚,苏黎世保险集团(Zurich Insurance Group)的企业责任经理卡琳·赖特(Karin Reiter)则是一位很好的向导。我在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先行者峰会(First Mover Summit)上遇到了赖特,她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案例。
  “印尼常被称为天灾大超市,” 赖特解释道,“特别是在洪灾方面。”作为一家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集团承保了多家印尼公司。其中就有这么一家客户,遭受了严重洪灾,损失惨重。为了减少未来损失,苏黎世保险集团的风险工程师受命提出建议,以增强工厂的抗风险能力。于是,该工厂采取了一些保护性的改进措施,例如将底楼库存转移到别处,以及修建护道,引流洪水。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工厂免受下一次洪灾的影响。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印尼又经历了一次洪灾。这一次,因为采取了改进措施,工厂安然无恙。“于是你以为,第二天公司就又能全速运转了。”赖特说。
  然而并没有。恰恰相反,和上次风暴来袭之后一样,工厂还是关了门。
  可是,如果说公司已经成功保护了自己的设施,使其免遭自然灾害影响——就像高管们梦寐以求的——那为什么它还是无法正常运营呢?原因就在于企业复原力的秘密。复原力不是任何单个工厂的状态,而是一种系统状态,一种社区状态,一种相互依存而非彼此独立的状态。
  正如赖特所解释的:“问题在于,道路被冲毁了,员工没法上班。他们需要想办法救自己的命、救家人的命。他们都在千方百计挽救自己在社区里的全部财物。”在一个满目疮痍的社区当中,建一个坚不可摧、与外部隔绝的工厂变得毫无意义。企业的复原力有赖于其所在社区的复原力。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说:“深入观察大自然,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万事万物。”自然界中也能发现复原力的秘密。单个物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生态网络的一部分。食物网、营养金字塔、共生互惠——对于生物群落的健康和复原力而言,所有这些关系都至关重要。正是这种动态的流动和交换——就好像树木输出动物所需的氧气,而动物则呼出树木所需的二氧化碳——让生物圈生气勃勃、生生不息。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
  与自然界一样,商业关系也需要互惠互利。正如同工厂有赖于社区的复原力一样,社区也依赖于工厂。按照赖特的解释,工厂停工“对社区有巨大影响,因为如果员工无法上班,他们就不再能够创造收入。而如果他们没有收入,他们就无法投资于自己的社区,也无法纳税,没有存款供孩子上学。如果洪水频繁发生,那么贫困的恶性循环就会持续下去”。当然,如果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下去,工厂及其供应链也仍会继续面临业务中断。
  大多数企业领导还是希望能够不用操心这些依存关系。然而福特公司(Ford)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时候,一家公司就能纵向整合并且控制从铁矿到T型车经销商的方方面面。另一种选择,就是承认独立自主是一种幻想,并且拥抱我们的相互依存关系。

从企业复原力到社区复原力


  企业领导者必须认识到,组织的复原力有赖于其背后具有复原力的社区。
  在前面我们了解到,把公司从对社会的依赖性中隔绝出来,是无法实现保护公司的目标的。相反,企业复原力需要拥抱这种依赖关系。正如苏黎世保险集团的企业责任经理卡琳·赖特所解释的,这是领导视角的一个重大转变,最好循序渐进地推行这种转变。
  作为一家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集团从培育企业复原力中获得了好处,也已经着手开发各项举措,帮助客户增强其所在社区的抗灾能力。赖特解释道:“我们的目标是为建设有复原力的社区设计蓝图,特别是那些洪灾高发社区。”这些蓝图可以作为全球都能调用的工具箱,公司可以在此基础上拟订出自己的复原力计划,并且确定哪些干预措施最适合自己所在社区。苏黎世保险集团正在自己有业务经营的国家开展这项工作,同时也在向面临巨大风险(洪灾等)的国家分享其专业知识。
  可是,要求一位企业高管考虑整个社区的福利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或许是,但正如赖特所指出的:“企业兴旺有赖于社区繁荣。你需要人们有能力采购你的商品和购买你的服务。你要能够聘用熟练的本地人才。所以,你会希望社区沿着它们的发展道路继续前进。”
  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是首先评估公司内部潜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可以采取的各项行动,从而确保你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工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经营者并不知道自己面临着哪些风险。苏黎世保险集团通过与研究机构合作,帮助客户补上这一短板,更好地了解其可能面临的风险,比如洪涝灾害。但是,风险并不会止步于警戒线,因此,苏黎世保险集团也提倡对社区的复原力进行评估,从而了解为什么有些社区在保护自己免受风险侵害方面,要比其他社区做得更好。这无疑也凸显出企业与社区间相互依存关系的重要性。
  赖特说:“我们真切地意识到,我们无法独自做到这一点。社区复原力的挑战实在太大,因此你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从全局出发解决这些问题。”这意味着与利益相关各方接触,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正如赖特所解释的:“苏黎世拥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知识,但我们可能无法进到社区或本地网络。同样,可能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非常了解地方基层,但他们可能缺乏我们带来的灾害风险规避知识。因此,我们尝试找到那些真正拥有互补技能组合、可以协同工作的组织。这当中也包括政策制定者和地方政府,他们在建立可覆盖高危人群的适当激励措施和预警系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终极愿景是增强社区的复原力,好让它们能够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继续前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卫并维护社区资产,以确保其持久健康繁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受益者。参与并不意味着企业要独自扛下社区复兴的责任。相反,你要成为所在社区的真正公民,尽到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你要去参与制定并推动实施好的政策。你要去了解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并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赖特如此总结道:“我确实认为,跳出自身的足迹来思考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是最有利的,因为我们都相互依赖。我们要依靠别人,而不是自给自足。”正如遭受洪灾的印尼工厂的经验所示,企业复原力和社区复原力相互依存。
其他文献
在书写习惯已成小众的今天,万宝龙从来都没有放弃书写工具这一核心产品,并在赋予书写工具精神内涵的同时坚持产品的高品质,而原本的小众产品也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  万宝龙(Montblanc)全球CEO贝陆慈(Lutz Bethge)每次在公共场合下出现,西装上衣口袋里都会插一支万宝龙钢笔,6月1日,在万宝龙三里屯概念店举办的珠宝系列发布仪式上也不例外,“这支钢笔是太太送给我的,已经用了20多年,但是到
期刊
由数字、生物和物理新技术融合而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工作的性质。组织必须做出系统性的判断,确定当前和未来十年开展创新并生存下去所需的能力,然后才能重新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设计岗位、组织工作和争夺人才。  十余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数字化设计和产品开发工具对组织及其员工和项目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最需要的能力是业务导向而不是技术导向的,公司最好能针对未来的创新者培养四种全方位的业务能力。  
期刊
如今,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就是那些占支配地位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它们对其他组织的掌控力日益增强,因而有能力改写商业战略的规则。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平台很可能动用其强大的力量为自己谋利。例如,帮助公司在亚马逊上找到客户的触达工具,也能让平台发现增长机会并迅速做出反应。从2018年到2020年,亚马逊自有品牌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多。亚马逊和其他平台只要找到并复制能使其产品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品功能
期刊
2020年3月初,正值国际妇女节之际,新零售商业评论高级编辑程小琼对诺亚财富CEO汪静波女士进行了一次专访。在对话中,汪静波分享了自己对女性领导力的独特见解,还畅谈了当下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诺亚的应对策略、企业管理者遭遇的现实挑战等问题。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魏征病死后,唐太宗颇为怀念直言上谏的昔日臣子。得一人才不易,常读历史却不难。本文撷取了此次专访的
期刊
近段时间,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商业现象莫过于社区团购。2020年下半年,许多企业涌入这个赛道,被戏称为“百团大战”。客观地说,借助“预售+自提”的模式,社区团购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损耗、降低履约成本,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有利于产业升级,也是生鲜零售中最可能赢利的商业模式。但是,这下子涌入这么多玩家,而且竞争方式简单粗暴,高薪抢团长、低价抢用户,动辄几亿元补贴,一分钱买一盒鸡蛋,让这个行业陷入了野
期刊
2012年,程维创办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手机打车软件滴滴打车。2015年2月,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战略合并,随后更名为滴滴出行。2016年8月,滴滴并购优步中国。经过7年时间,滴滴已经发展成为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  最初,滴滴在北京出租车领域进行试点运营,在2014年~2016年间,将运营模式进行跨区域、跨业务复制,陆续推出6条业务线,遍及中国400多个城市。截至2017年,滴滴占据了国内网
期刊
老牌企业增长的步伐已经放缓。这些大型组织就像一棵棵已经长到最高的老橡树,苦苦挣扎着向外部扩张。那些如同参天大树的公司,必须迅速调整战略以实现并保持新增長。新战略的核心就是建立利润丰厚的子公司,或者叫“橡果公司”。新增长战略要考虑三个要素:恰当的结构、精准的机会、新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合理关系。  1.结构:猎人vs.农夫 组织拥有的员工大多是农夫型的,他们非常擅长收割和优化多年前种下的产品,并使其系
期刊
“@所有人,绿杨邨已经发车了,大概13:00左右到,请各位随时关注群通知,并及时到指定地点取货。”  上周日的中午,上海某社区一个名叫“二姐兄弟姐妹”的群里,发出了这样一则取货通知。  此前,这个群的团购商品主要集中在生鲜类,比如草莓、鸡蛋、牛肉、海鲜等。团长Swing接触到绿杨邨的资源后,随即在群里征求意见,反响热烈,第一次试开团的金额,远远超过绿杨邨6,000元的起送价。  首次开团成功后,热
期刊
直播,这个在大众眼中一直定位在“美女、娱乐、秀场、猎奇”的小众文化,突然之间,在人人宅家的疫情期间,焕发了全新的活力。云会议、云课堂、云购物、云看房、云招商、云旅游……这些“云”字号的背后,都是以直播构架起来的新的商业营销方式。直播,正在让商业变得更宽、更广。  如果说娱乐直播的主角是那些展现个人才华的主播们,疫情期间投身商业直播大潮的,则更多是为了企业生存发展而身先士卒的企业家们。一大批企业家带
期刊
放眼全球,尽管新冠疫情仍在肆虐,“她”力量却在勃然绽放,为世界留下一抹温情。  政坛上,芬兰总理桑娜·马林、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和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疫情暴发之初果断采取防疫措施,成功抵御第一波和第二波新冠疫情。  与此同时,一批商界女性CEO同样带领自己所在的公司度过特殊时期,比如通用汽车公司行政总裁玛丽·巴拉、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执行主席安娜·帕特里夏·博廷、UPS全球CEO凯萝·多梅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