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检亟待规范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保障措施之一,进出口商检目录(种类表)的制定与实施也必须与我国参与和认可的国际规则相符合。但是,从现行商检种类表的制定和实施看来,却存在诸多不相吻合的地方。
  
  进出口商检属行政许可行为
  
  200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更是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有力武器。
  该法明确规定,对六种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其中第一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以及第四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都可以作为进出口商检实施的法定依据。
  此外,《商检法》规定“对列入种类表目录的进出口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未经检验或未经检验合格不准销售、使用或进出口”的原则与行政许可的概念特征及性质功能也是符合的,所以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在行政措施上应该属于行政许可。
  即然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属于行政许可,那么它也就必须遵循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救济,信赖保护,不可转让,监督),必须按照设定、实施、监督检查的程序和制度进行规范。
  
  进出口商检内容严重“超标”
  
  进出口商检种类表的设立必须遵循行政许可的设定要求,也就是说,不属于行政许可允许内容的事项,不应该列为商检内容。
  《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四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以及《商检法》对于商检内容的规定,已经明确了商品品质、数量、重量、规格型号、包装外观等不属于检验要求内容,不应该列入种类表目录的检验内容之中。但实际上,如我们前面分析的,现行种类表中,居然有高达57%的属于商品常规性能检验。
  同时,进出口商检还存在严重的重复检验问题。
  《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规定,即使符合《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要求,但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予以规范的事项,可以不设行政许可,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这既是为了充分利用市场和民间力量,节约行政成本,也是为了防止政府无限扩权,侵犯公民和企业权利。
  进出口商检种类表制定也必须遵循该条原则。特别是政府已经采用行政监督管理手段实施的商品类别,不应再重复列入种类表强制检验的范围。例如,已经实施的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制度(新《商检法实施条例》中称为“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管理”),进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3C产品强制性认证制度,进口成套设备的监督管理制度(该项工作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管理而不是检验),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许可证制度。
  从技术管理角度来说,上述注册、登记、许可监管制度已包括了生产体系的过程控制、实物产品的前期确认、对体系和实物的后续监管与抽查,这些控制条件下的商品风险已经大大低于对进出口商品的批次抽样检验风险,因此,再列入种类表的强制性检验要求已无必要。但目前并未如此,而是仍然作为种类表检验内容。而这种重复检验的,竟然占到了现行商检种类表的50%以上。
  
  进出口商检依据部分缺失
  
  《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因此,国家商检部门在制定、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种类表)时,不仅应公布种类表目录,还应同时公布与种类表相配套的技术规范、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便正确、及时执行。
  但是,在前面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至今为止仍没有完整的商检技术规范体系,超过一半的商品没有明确适用的检验依据。
  从公布时间来看,种类表和技术规范、标准应该做到不仅提前公布,而且应同步公布,否则仍会产生时差效果,难以保证公开和公正的要求。新《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目录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30日前公布”,“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检验方法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6个月前公布”,但在实际工作中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很多技术规范公布时间不仅滞后于种类表,甚至干脆长期缺失。
  
  商检种类表制定程序存在欠缺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九条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必须在拟定阶段由起草单位向社会进行公告并举行听证。
  由于进出口商检目录种类和范围广泛,程序复杂,涉及资源配置与投入巨大,对人身健康、生态环境及进出口贸易等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不能不认为种类表设定是与公共利益有密切关系的重大国家行政行为。
  但是,《商检法实施条例》仅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制定、调整目录时,应当征求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等有关方面的意见”,是不够充分的,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些部门虽然是贸易主管部门,但仍然是行政机关,不能完全代表公共利益,更不能代表进出口贸易相关人。因此种类表拟定过程中除征询海关总署和商务部的意见外,还应举行听证会或论证会,征求社会各界代表及相关企业的意见 。
  《行政许可法》规定:“本法施行前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制定机关应当依照本法规定予以清理;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停止执行。”但是至今为止,国家质检总局始终未表示过作为商检主体行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行为。2004年,质检总局对现有45项检验检疫方面行政审批项目,上报国务院审改办保留42项,取消2项,改变管理方式1项,但其中却并没有涉及进出口商品检验项目。2005年12月1日新《商检法实施条例》施行,国家质检总局仍未表态进出口商品检验归属行政许可性质。
  或许如此一来,进出口商品检验就可以规避《行政许可法》的约束,但是,这对于商检依法行政,对于維护国家、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却无论如何不是好事情。
  编辑:黄树辉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NKI)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选择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制定
早听说陈元兴是个很有气魄的人,初次见面,记者就被他的风度所折服:举止言谈温文尔雅,举手投足得体大气,自信之中彰显睿智,从容之中隐现风云——然而,在他身上你却很难捕捉到有关商人
1986年7月,中国正式向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提出恢复中国在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随后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了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2007年亚太消化疾病周于10月15日-18日在日本神户举行,干细胞研究是会议的热点之一。
目的探讨电针调控大鼠胃运动的部分相关差异基因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非针刺对照组,同步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按TRIZOL法抽提3个胃组织标本总RNA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外贸发展迅猛,进出口总量一直在全国排行榜首。与此同时,广东的海外应收账款也在增长,但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广东省企业的海外坏账仍在合理范围内,广东省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效果总体上是好的。  据了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形成呆坏账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口企业在对外签约过程中缺乏对买家的资信调查和风险分析,造成买家拖欠或买家诈骗。这一成因占广东海外应收账款呆坏账总额的七
2005年11月25日,中信实业银行对外界郑重宣布更名为“中信银行”。近两年,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也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国内
病例患者,女,44岁。因腹胀6年,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200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腹胀,无胸闷、胸痛、发热。2007年8月患者出现厌油、食欲减退,曾到当地医院行乙肝全套及胸片检
本文所指的老外贸公司,特指约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原中国(XX商品)进出口总公司(即行内人常说的专业外贸公司)的广东省分公司。曾几何时,它们在广交会上独领风骚,承担着中流砥柱的重任。
病例 罗某,男,26岁,因突发腹部疼痛1天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剑突下阵发性绞痛,随后变为满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患者既往反复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