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多样性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小学体育课内容、项目过于单调,调动不了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小学体育课大多数都以田径项目为主,每天就是走跑跳投,这样的体育课让学生们感觉很单调,也很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都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小學体育实施多样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期,更是个性差异发展的关键期,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而现有的小学体育课教学受传统体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小学体育选项课的开展给予学生多种选择机会,不再受固定教学模式所困扰,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小学多样性的体育项目能够培养出小学生们一技之长,让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都能够有进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表现中提高他们自身的自信。
  (三)能够全面促进小学生体能发展
  羽毛球、乒乓球项目能够促进小学生灵敏性的发展,瑜伽、体操项目能够促进小学生柔韧性的发展,投掷、球类项目能够促进小学生爆发力的发展,健美操、花样跳绳项目能够促进小学生协调性的发展,所以多样的体育项目能够全面发展小学生的体能。
  二、小学体育教学多样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开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作为体育教学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定位、开展及评价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传统项目占据着主导地位,如田径、篮球、足球等,而对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街舞、健美操等的培养则比较少。单一的教学内容是导致教师教学兴致不高、学生参与度不足、教学质量低下的最直接原因,而且教学内容都以教师选择为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故这种教学内容并未跟上时代的进步,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而纵观高中、大学体育教学,教学内容则极其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科目,所以大学的体育教学质量则远远超过小学。虽说大学的很多教学内容应用在小学阶段并不完全适合,但是也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如,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定向越野”项目,稍加改良,减少难度,将智力问答与田径项目结合,则能很好地适用于小学教育中,让田径变得更有乐趣。另外,可将学生日常喜爱的玩耍项目进行改良以适用于体育教学工作,如,跳皮筋、悠悠球等,都能加以利用变成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學内容,应用新颖有趣的教学项目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分层教学,保证教学效果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和兴趣程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想要在大班授课制度下一次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体育知识,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教师按照体育基础较差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存在“体育强项”学生吃不饱的情况;如果按照体育基础较好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出现“体育弱项”学生吃不消的情况。教师想要让不同体育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和进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测验来对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进行掌握,之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层,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来为他们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学习水平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当中达到学有所获。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对于体育水平较差的学生,笔者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顺利运球、正确投篮;对于体育水平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运球、投篮的基础上,还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完成三步上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最为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
  单纯的练习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千篇一律的单一练习也会让学生对这项运动懈怠。但是将简单的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就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比如跑步,学生不喜欢单纯的练习,可以让大家以“丢手绢”,或者“抓人”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喜欢玩游戏,自然就会喜欢这样的锻炼方式,也就更喜欢上体育课。基础的训练,比如,集合和稍息这样的基本动作,单纯的练习会让学生丧失兴趣,甚至严重的会厌恶上体育课。但是老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展示。比如,让大家自由解散,然后突然喊“集合”,这样既能调节学生的心理,还能在大量的运动后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恢复体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热爱集体的品质。
  总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运动技能、发展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有着积极、重要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其他文献
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诗经,背诵经典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给予了焦点式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  一、小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分析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在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而好的书籍,尤其是“经典作品”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心底真善美的品质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作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对“后进生” 的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转变"后进生"就是为其补课,提高成绩。我们应该知道,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那么该如何做呢?  一、相信后进生,从“心”开始  信任学生,就是相信学生,
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尔汉·帕慕克(Orhan Pamuk)。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现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迫切任务。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发展已毋庸置疑,新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专门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发展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新课程中并切实发生作用,作为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新的思考。  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