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娟:在飞机上,乘客是第一位的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务员刘娟娟是个来自内蒙古的姑娘,虽然成长于北国,讲起话来却是轻声细语,吐字有着南音的柔美。四年空乘工作,在她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一丝不苟的盘发,整洁笔挺的制服,常驻脸上的微笑甚至行走站立的仪态,无一不打着“空姐”这个身份的烙印。
  这种“空姐仪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源于长期的训练。刘娟娟回忆,首都航空的入职培训可谓细致到事无巨细:从学习怎么化妆,怎么盘头发,到规定手表与戒指的宽窄,甚至连指甲的长度都有专门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沟通技巧、应急措施应用、英语口语、急救手段等种种课程。到现在,每年她还要参与首都航空的复训考核。
  刘娟娟介绍,空乘人员的工作主要分为航行前和航行中两个部分。航前主要是做准备工作——准备乘客所要用的餐食,检查飞机上的设备等。旅途中,要做好发餐发水工作,保障航班安全。工作四年,刘娟娟飞过全程长达11个小时的国际航班,也飞过1个多小时就落地的国内短途。飞过这么多航班,她觉得在航程中最担心的问题,还是乘客在飞机上突发疾病。
  那是她还在做兼职乘务长的时候,在一次飞行中遇到一位哮喘复发的乘客。不巧的是,这位乘客是一个人出行,而且随身带的药物也办了托运,飞机上一时没有合适的药品,机组人员帮助病人吸氧缓解症状。当时正是刘娟娟负责看护乘客吸氧,她回忆道:“落地之前的一个小时里我们一直在给他用氧,乘客吸氧过程中一直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但我总担心抓不住他的生命。”直到飞机落地,机场的医护人员接到乘客,刘娟娟紧张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下来。这之后,对于身体出现不适状况的乘客,刘娟娟总会格外留心,争取用飞机上的资源给予其最大的帮助。



  在首都航空,为乘客遮雨很平常
  目前,刘娟娟一周大约要飞3到4趟国内航班,暑运期间则更忙碌些,除了航班量的增加,由于时有雷雨天气,暑运期间的飞行环境也格外辛苦,有时还会因为雷雨造成航班延误。去年8月份,刘娟娟与她的同事们就在杭州遇到了一场大雷雨,原本飞厦门的航班被迫取消。正准备将乘客从机舱送回机场大厅时,乘务组发现,接乘客的客梯车与飞机中间有一段露天区域,可能会淋到雨。因为风雨太大,撑伞的作用有限,乘务组就想到把飞机上干净的垃圾袋撕开,制成一个非常大的塑料雨棚,由几位乘务员高举着为乘客遮挡雨势。等到所有乘客都离开机舱,乘务员们都被淋得湿透了。刘娟娟觉得“这是大家一起为了乘客服务,所以虽然被淋湿了,但是心里很欣慰。”
  几位乘务员在暴雨中坚守的身影被记录了下来,并受到了表扬。刘娟娟自己却说:“我觉得这没什么,在首都航空,像我们这样为乘客遮雨是很平常的事,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暑运期间类似的事情很多,我们每个乘务员都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一些。”由于首都航空推行“真情服务”理念,空乘人员入职时除了学习空乘工作技巧,还会接受公司的服务理念培训。公司也会在内部宣传工作中的优秀范例。首都航空的空乘人员大多相互认识,他们常常能在广播中或者公告中听到或看到熟悉的名字。仅刘娟娟所知,就有好几位与她熟识的乘务员曾因优秀的表现受到表扬。实际上,刘娟娟自己也收到过好几次表彰。
  在旅程中给乘客小惊喜
  2016年6月,首都航空第一次开通了杭州飞越南芽庄的航线,作为乘务组成员,刘娟娟和同事们开了个会,想要在旅程中给乘客们一个小惊喜。恰好当天有位乘客过生日,乘务组就准备了生日卡、生日蛋糕和鲜花。对乘客中的小朋友,乘务组还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小玩具。刘娟娟回忆,“我们还设计了一些趣味游戏,答对了问题的乘客都能得到小礼品。除了礼品,我们还准备了很多明信片,上面的祝福语都是我们亲手写的,每一张都不一样,最后乘客们都把我们准备的明信片带走了。”她觉得这是一种肯定,“很多乘客在最后离开时都对我们说‘谢谢,辛苦了’,这让我觉得我们做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首都航空“CARE ANGEL”徽章

  然而空乘毕竟是一份奔波的工作,虽然每次得到乘客的感谢会觉得很满足,刘娟娟也会有低落的时候。“我们可能一天要辗转三四个城市,有时候凌晨一两点才落地,满身都是疲惫,节假日的时候也会很忙碌。”刚刚入行的时候,刘娟娟还有过转行的想法,但是四年过去,她对空乘这份职业越来越热爱,一方面是因为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归功于首都航空对空乘人员的照顾。对刘娟娟这个内蒙姑娘来说,公司会尽量将飞呼和浩特的过夜航班安排给她,让她能有机会回家陪陪爸爸妈妈。在工作间隙,首都航空也会给空乘人员安排休闲活動。刘娟娟笑言,“去年过年时我正好在飞航班,没能回家过年。公司就给我们乘务组安排了年夜饭,大家在一起过年感觉热闹很多。”
  “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有利有弊,”在采访的最后,刘娟娟这样总结自己的空乘工作,“但是我觉得我对空乘行业的热爱要大过于其他的不适应。至于这份工作,我觉得就像首都航空的服务理念所说的那样:用心去服务乘客,想乘客之所想,争取在乘客开口之前把服务做到位。”
其他文献
近日,引领着全国跑步风尚浪潮的The Color Run彩色跑2017 x smart梦境世界之旅全国第二站北京站继续在园博园正式炫彩开跑。作为全中国唯一一个连续五年举办彩色跑的城市,北京也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彩色跑活动站点之一。一票难求的彩色跑,超过3万余名跑友加入了这场五彩斑斓的欢乐梦境之旅,将它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与号召发掘纯粹快乐的正能量播种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彩色站展现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态度,今
期刊
“随着我国科幻文学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开始进入世界科幻文学的主流阶段,刘慈欣、郝景芳这几年连续夺得科幻文学世界级的大奖雨果奖,随着这一现实,我们的科幻文学逐渐从类型文学开始向大众文学进行过渡。”2017年6月24日,在侨福芳草地中信书店举办的《睡豚,醒来》新书分享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应红这样说。  分享会的主人公凌晨,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长期从事科幻创作的女性作者,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
期刊
韩国男星单眼皮的不少,但要说美到极致的,还是内双的宋承宪和丹凤眼的李准基才担得起这样的美誉。  单眼皮引起世界级的关注,大多来自模特走秀的T台上。对于关注时尚圈的人来说,这位叫做Kim Sang Woo的韩裔男模你一定不会陌生。他大方脸,脸颊凹陷,单眼皮,小眯眼,粗眉,小嘴,这些特质让这位在传统亚洲人眼中长相另类的模特却在西方十分受到青睐。西方人喜欢宽脸,东方人喜欢巴掌脸;西方人热爱东方人的单眼皮
期刊
‘秀目’是把就餐过程放大的一种体验,希望人们眼睛所到之处都能够体验美好,日料精彩之处就在于食材的新鲜,我们只选产地最好,日期最近的食材,在最短时间内销售,让人品尝到食材最天然的味道!任何的烹饪技能都无法敌过食材的自然本味!  “秀目”在蓝色港湾的湖畔,从阳台上往外看去,是北京的绿树,还有一个大湖,夏日来一点风,便是北京最美的景色了。  除此之外,秀目的卖点是它的食材,比如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比如台湾
期刊
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躯,微笑时脸上自带一对深深的酒窝,高大而温暖,这就是孟轩,一位首都航空的空少。生活中孟轩是一个极为细心的人,初次见面,他会主动帮记者把座位上的书写板打开;下电梯时,他站在门口,摁着开门键,等到所有人都出电梯后,自己才出来。节假日空闲时,他常赶回家陪伴父母,也会自己提前制定详细周密的行程路线,带二老一起自驾游,搜罗当地美食、感受不同地方的人文风景。  首都航空,梦想开始的地方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吴微,我们的空中广播通常到此就结束了。但今天恳请借用大家的时间,对此次航班上的几位英雄表达敬意。就在昨晚,这片土地刚刚经历地震,我们通过媒体看到无数九寨沟的人等待救援,在今天的航班上我们有幸承载几名特殊旅客,他们是六名前去赈灾的救援人士和两名记者。在此,我们为这几位明知震后有危险,却义无反顾前往的平民英雄送上一首歌,以表敬意。  1999年,臺湾南投县发生7.
期刊
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 65 周年,在看家大戏《茶馆》上演期间,演员队队长冯远征组织了一场人艺学员班的同学大聚会。6月19日下午,在人艺的舞台上,《茶馆》的八仙桌前,学员代表们齐聚,畅聊往昔。  从1958年到1985年近三十年间,人艺办了六期学员班,《茶馆》的主演梁冠华、杨立新、冯远征、吴刚、岳秀清都师出其中,还有大家熟知的演员宋丹丹、王姬、闫怀礼等。他们撑起了人艺的艺术天空,也为中国的演艺界贡献了
期刊
Gucci 2018早春度假大秀上设计师Alessandro Michele就将秀场选在了充满古典美学的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乌菲兹美术馆是佛罗伦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馆内装饰金碧辉煌,华美夺目并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藏品,包括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多种古董雕塑和绘画作品,馆藏包含众多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乔托、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波提切利、柯勒乔、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卡拉瓦乔等。据悉Gu
期刊
1933 年12月14日下午,有 “远东第一乐府”之称的百乐门饭店举行落成典礼,这是一座能让整个沪西都拜倒在脚下的时髦建筑,也是彼时上海乃至整个远东的 “娱乐头牌”。这座外观堂皇富丽、内部摩登精致的美国近代前卫Art Deco钢筋混凝土建筑,历经9个月的施工后才告落成,建筑占地93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50平方米。开幕那天,《申报》赞誉之声犹言在耳:玻璃灯塔,光明十里。花岗岩面,庄严富丽。大理石
期刊
过去一个月,《银魂》真人版登入中国内地8000多家影院,在近1.2万块大银幕上,万事屋三人组的日常生活和众主角大战红樱刀势力的场景轮番上映,引发二次元狂欢,很多人不吝以最浮夸的说辞来赞美这部电影。为什么是《银魂》?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我们和6个人聊了聊他们与《银魂》的故事。他们是作家、演员、导演、配音演员、动画导演和《银魂》真人版宣发团队的成员。他们有人称赞,有人吐槽,但所有人都在这部作品里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