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生发挥潜能的基础,是教学深入的切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和极强的创造性,能否抓住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在特殊教育学校也不例外。因此,在探究当前课堂模式的同时结合影响学生兴趣的若干因素,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新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现状;因素;兴趣培养
  当前初级阶段教育受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影响明显,特别是在教学体制改革下,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功利化和实用化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提升。如何应对小学数学教学過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是一项系统化的持久工程,当务之急是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夹缝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目前小学基础性教学受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影响,教学理念与制度滞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严重,这既违背教学的基本宗旨,又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兴趣的培养,纵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制约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典型环节有:
  (一)教学环节的僵化,忽略学生主体兴趣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普遍形式化、僵硬化,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中纪律性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恪守成规,教学过程往往机械化,甚至时常“满堂灌”,在课堂很少留给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他们对具体知识兴趣的培养,就课堂主体参与度而言,教师在教学环节当中很少设计,比如,学生自主讲解,分组讲解,课堂抽查等,其次,就小学数学的学科性特点而言,具有较强的推理性和明确的步骤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功利化的影响很少深剖细讲,只是僵硬化地授课,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教具缺乏,制约学生兴趣的提升
  在义务教育的整个阶段,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教具的不足尤为明显,这严重制约着学生兴趣的提升。首先,学校注重教学的应试效果,忽略教学中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具选用上注重实用性,很少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这既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教具利用方法简单也影响着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简单的习惯用法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倘若换一种新方式则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再者,教具的更新慢也是教具缺乏的一个方面,陈旧的教具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教师技能不强是影响学生兴趣的关键
  在当前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低,技能不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素质与技能的提升,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核心,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科学地端正自己的角色,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总结经验,特别是因材施教经验和素质的提升,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堂情绪同样也影响着学生兴趣。
  二、全面发展策略下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
  (一)丰富课堂,注重主体的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核心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气氛,合理利用仪表仪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敢于去做,敢于去分享,在分享中重获信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不脱离教学目标。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授课中,教师可以设置各式各样的情境游戏。抢答等教学环节,并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为丰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还可以采用PPT形式或者音视频形式,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动力,在有声有色的课堂互动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完成教学任务,但快乐的积淀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适当的奖罚机制,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环节
  由于受年龄阶段和心智发育程度的影响,小学生普遍喜欢争强好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制定奖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昂扬的斗志和极大的精神需求,进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追求,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设置抢答,答对的学生可以免写部分作业。这样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兴趣,使学生在奖罚机制的推动下逐渐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当的奖励机制也有利于学生同伴之间的竞争,同时也能激发他们间接性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师技能,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首要环节
  如果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拐杖,那么教师技能的提高,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教师技能的高低既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数学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运用自如,积极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使学生产生膜拜感,从而间接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学科的特有兴趣。当然教师技能不仅仅是学科技能的提升和改善,还应包括心理学知识及师生关系的培养等。
  当然,从兴趣的概念而言,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因素众多,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单是学校的任务,也不单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不单是学生学习的自我挖掘,而是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的结果,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有它本身的特殊性,同时就学科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众多。上述策略是本人综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所得,希望与大家共探之。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种植大国,马铃薯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在农业种植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马铃薯产业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为使马铃薯增产早上市,提高品质及效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当班主任多年,在多年的班级工作实践中,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用融融的师爱,让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
期刊
“德育有法,而无定法”,对德育工作实践中的“仪表教育”进行个案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学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生命教育对残疾学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残疾学生珍惜和关爱生命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从尊
摘 要:新课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以课改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研究学校的德育现状,更新德育观念,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成长、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新课标;德育观;实效性  我们的德育工作目前还需要在观念、方法、途径等方面做深层次思考,需要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种探索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而是要唤醒学生道德成长
要想确保我国的粮食产量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就需要着重关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后以此为基础,使农业技术推广要点和相应的执行措施得到充分的落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要切实关
期刊
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引领青少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