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典型地物热环境的日变化及其相互影响分析

来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热环境状况是影响局地微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居住区地物的热环境特征,对于了解和改善微气候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揭示居住区热环境特征,本研究使用热红外成像仪对北京市某校园居住区进行观测,获取了夏季不同天气状况下(晴天、阴天、多云)的24 h热红外影像数据。依据各天气数据和地物属性,系统分析了各地物日变化规律,并通过垂线法判定邻近地物的温度边界范围,进而揭示出地物间温度交互特征。结果如下:①太阳辐射是影响地物白天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地物温度呈正相关性;在多云天气下,地物的最高温度滞后至16:
其他文献
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中医疗法即穴位注射及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6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om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functional capacity,health behavior,an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
Management of thrombus in coronary lesions remains a challenge that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or ST-eleva
Inflam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therosclerosis.Inflammasom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nate immunity,which mediates the body’s response to various path
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原来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合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大力构建地理课高效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由于科学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有助于形成
"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快速增长的经贸往来与日益复杂化的知识产权争议要求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必须创新,以提升争议处理的可接受性与经济效益。成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纠纷调
我院自2003年成功将纤维支气管镜用于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因张口困难而需做经鼻气管插管的病例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政治认同不可能自然形成,它需要以各种条件为支撑进行建构。从实践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建构机制体现为:民族平等、团结与自治的政治价值理念为认同主体的自我需求提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