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本农田规划修编 切实解决土地供求矛盾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土地供求矛盾,给基本农田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按照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居高不下的现状,土地规划安排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将会被突破,势必会加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使基本经济发展与农田保护政策呈现不协调性。
  
  1.上一轮基本农田规划存在的问题
  
  1.1耕地保护空间布局不合理 上一轮规划在确定保护区时没有准确预测后期经济建设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未来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和城镇用地发展方面考虑不够;部分耕地空间布局分散,没有成片规划保护;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位于洪水淹没线以内;少数国有林地和军事用地也被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有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面积小、质量低、分布零散,不利于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发展;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地域上没有土地利用分区标志,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导致有些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难以形成有效保护。
  1.2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执行不严 国家近几年相继出台了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政策,一些乡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随意扩大生态退耕范围和绿色通道建设的宽度,违规占用了基本农田植树造林、发展养殖业。生态退耕直接挤占了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农业结构调整也缺乏整体规划,土地利用存在盲目性,既破坏了土地利用结构,又浪费了基本农田资源。
  1.3基本农田总体质量不高 多数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基本农田抗灾能力低,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比例偏小;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旺盛,擅自将周围优质高产的耕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区,新补划的基本农田大部分位置偏远、质量不高,粮食生产能力偏低;普遍存在耕地重用轻养、补充耕地重工程建设、轻地力培肥等问题。
  1.4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的手段不足 每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严重脱节,土地利用档案更新缓慢,基本农田登记资料陈旧落后,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缺乏动态监测。
  
  2.新一轮基本农田规划修编的对策
  
  2.1科学合理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 新一轮规划要确保实用、管用,统筹安排各个行业用地,留足建设用地,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目标和规模。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定要将高产、稳产的耕地集中连片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保护要由原来单一的面积保护,提升为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全面管护。新一轮规划要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2.2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保护制度 对基本农田的地力进行分等定级,依据不同等级的基本农田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鼓励和提倡农业生产者通过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对保护区内耕地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施肥指导;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定期通报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力变化状况;加强基本农田质量调查、环境监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要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基本农田的土地生产经营者,也就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者。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承包农户,体现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规划预留的基本农田也必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2.4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占用或者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并禁止闲置和荒芜基本农田。对于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当其选址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而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时,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以确保基本农田总量的平衡。
  2.5建立基本农田信息化管理体系 以构建基本农田信息化管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农田管理的网络化,确保各级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基本农田现状与变化情况;要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并逐步实现数据库联网互通,建立数据日常更新维护制度,图、表、册内容发生变化时,数据库相关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建立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制度,充分利用“一张图”工程成果,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变化信息,加强基本农田监管,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出口研究的广度及深度,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1—2015年间SCI及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经济管理类中有关出口文献进行全面剖析。通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及文献共被引图谱
舒兰市农业环保站自开展阳光工程沼气工专业培训以来,在18个乡镇共培训沼气工602人,办理职业技能鉴定沼气工专业的初级证书181人。这些有沼气池建设专业施工技术的沼气工现在都活跃在全市的沼气池建设施工中。  今年,舒兰市阳光工程沼气工专业共培训240人,农业环保站为学员们发放了沼气工专业书籍以及学习用品,并选聘了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向学员讲解了沼气池的建设、沼
番茄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生理性病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最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脐腐病、裂果、筋腐病、日烧病、着色不良及棚室番茄弱光症等。了解病因,在管理上下工夫,是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1.畸形果 主要发生于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时期,在低温、多肥(特别是氮素营养过剩)、水分和光照充足下,生长点部位营养积累过多,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不均
“十一五”期间,在中央高度重视及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农村能源系统和广大建池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农村沼气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能源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清洁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农村沼气推广应用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最普遍的行动之一。    1.制定规划,明确“十一五”农村沼气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随着国家购机补贴和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装备水平逐年提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作业领域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几年来,大安市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
本文阐述了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介绍了避免除草剂药害的措施以及药害发生时的补救方法,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