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折戟電商之路 傳統企業「觸電」輸在哪里?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重現
  2009年,美特斯邦威決定開始嘗試搭建自有的電子商務平台。幾乎與此同時,上海邦購資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美特斯邦威將整個IT、電子商務和物流整合到邦購公司。
  2010年12月18日,在萬眾期待中邦購網正式上線,集合了網路購物、時尚資訊和互動社區等多個板塊。美特斯邦威希望正式從傳統管道,走向傳統管道與電子商務管道結合並行的雙管道模式,為此美特斯邦威還同時推出全新的線上品牌—AMPM。據悉,2011年1月3號,邦購網的日銷售突破了30萬,日交易量超過1000單,每單平均價值超過300元(人民幣,下同)。
  不過在之後短短9個月不到的時間,美特斯邦威發佈公告稱,因盈利難以保障,公司決定停止運營電子商務業務,網購平台交由控股股東打理。據悉,前期美特斯邦威投入在人員薪資、技術開發、物流配送及廣告推廣等上的費用合計約6000多萬元。
  事實上,美特斯邦威的上述經歷只是線下眾多傳統品牌觸電失敗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傳統線下品牌實現觸電成功例子屈指可數。大陸商務部制定的《關於「十二五」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15年,大陸規模以上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比率要達到80%以上,傳統企業「觸電」已是大勢所趨。
  然而,在各類傳統企業紛紛「觸電」的火熱場景下,將線上平台做成雞肋的比比皆是。面對慘澹的線上銷售以及無止境的資金投入,有人說,傳統企業「不做是等死,做是找死」。那麼傳統企業到底該如何衝破等死、找死的魔咒呢?在實際運營中是哪些因素制約了傳統品牌的電商之路?
  美特斯邦威人才缺乏是關鍵
  當然具體到每個品牌的個案,原因也不同。對觸電困難估計不足以及電子商務人才的缺乏,是美特斯邦威觸電失敗的最大原因。美特斯邦威在其傳統門店的發展過程中建立了強大的物流配套設施,但與電子商務所要求的並非完全匹配,而且美特斯邦威自始至終都沒有有效地解決資源配置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問題。此外,在電子商務籌備以及運營中,美特斯邦威三度更換功能變數名稱,網站的技術也沒有很好地支撐大規模用戶的湧入,極大地影響了用戶體驗。
  永輝超市匆忙上馬 快速下馬
  除了美特斯邦威,很多傳統品牌也在開拓電商業務的道路上遭遇慘敗,儘管原因各不相同,但剖析這些個案,也可以從中看出電商業務如何運營的端倪。
  2013年4月,永輝超市上線自己的生鮮類電商網站「半邊天」,並啟用yhbbt . com的五字母功能變數名稱,提供四種產品組合,包括精品膳食(A)、精選膳食(B)、素食養生(A)、素食養生(B)。從配送地區看,永輝超市已在江、浙、滬地區展開試點,並提供貨到付款服務。但是試水不足兩個月之後,2013年6月在永輝超市官網,「半邊天」的標籤已被撤去,網站也已經無法訪問。
  半邊天短短不到兩個月的電商路,顯示永輝超市並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超出了自身的承載能力。生鮮電商是目前的一個熱點,作為以生鮮為主業的傳統超市,永輝在採購和損耗控制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涉足線上則還仍需要依靠資金、物流以及運營等多方面的經驗。
  此外,對於生鮮來說,電商除了現有的線下成本外,還需要增加包裝、配送以及配送損失等成本,電商目前的運營效率並不及傳統超市,這可能也是永輝超市半邊天匆匆下線的一個重要原因。
  飛虎樂購投入不足 戰略不清晰
  2010年9月3日,富士康旗下的電子商務平台飛虎樂購上線,富士康投入資金9000萬元控股。公司的管理團隊是一個超豪華的組合,由微軟中國首任總裁、思科前中國總裁杜家濱帶隊。但是兩年多以來飛虎樂購的運營思路不斷調整,人員也不斷變動,業績難以令人滿意,而且多次傳聞要停運和破產清算。
  關於飛虎樂購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飛虎樂購相對獨立,並沒有很好的利用富士康的資源獲得採購商的優勢,很多商品還是從二三級管道拿貨,成本高,而且供應極不穩定;第二,公司不斷調整產品戰略,不斷在垂直3C和百貨之間進行搖擺,內耗嚴重;第三,整體的市場投入、物流供應鏈建設存在較大的問題。總結下來,最根本的還是富士康整體電子商務戰略不清晰,而且投入不夠。
  紅星美凱龍線上線下断裂
  紅星美凱龍是中國家居業第一品牌。2012年4月3日,紅星美凱龍與新浪合作建設電商線下體驗館,同年8月1日在傳聞數月之後,旗下紅美商城宣佈開始公測,逐步投入運營。商城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體系:包括以家居建材產品為主的線上B2C平台業務、以家紡家飾及小件家居用品為主的線上閃購業務和家居用品的團購業務,分別對應頁面頂端的「商城」、「搶購」、「團購」三個入口。
  不過據相關媒體報導,在上線運營的半年內,紅美商城交易額僅為4萬元左右,但先期投入已達2億元。2013年1月紅美商城被傳發生人事震盪,原電商負責人於2012年年底離職。隨後,2013年3月份紅美商城全新改版,正式更名為星易家,由紅星美凱龍體系的領導全權負責,同時醞釀變革,線上銷量納入線下商城的考核體系,讓線下商城共同參與電商業務。
  公司之前在紅美商城花費的一系列推廣費用幾乎白費,又要重新打造新的品牌。
  紅星美凱龍的關鍵問題在於,線上線下無法實現很好的聯動,線下優勢的品牌以及供應商資源,無法在線上得到很好的發揮,由此對消費者吸引力不夠,恐怕是紅星美凱龍短時間發生如此重大調整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公司對電子商務業務認識不足,規劃不清晰,而又希望在短期內見到效益的急切心理所致。
  這些失敗的案例也有共同的特徵,在傳統企業呼風喚雨的老闆,往往將傳統策略直接移駕到網上平台,因消費行為的差異,最終以失敗告終。傳統企業觸電,必須精準定位,開源並且節流。企業轉型是必然,但並非偶然,在企業沒有做好準備之前切忌盲目進入。其次,保守的心態和對市場趨勢的反應過慢也是造成眾多傳統企業觸電失敗的原因,傳統家電巨頭蘇寧電器在電子商務領域之所以比國美更勝一籌,是因它不斷迎合消費者的口味,不断求新求变。
其他文献
現在凡是能賺錢的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壟斷。三個電信公司,其他人不能做,它可以做,甚至包括銀行,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措施或者政府施加的那些壟斷措施來保護它。  解析:  這些央企公司,這些壟斷行業所賺的錢,在經濟學上講,不能叫經濟利潤,它只能叫會計利潤。會計利潤不同於經濟利潤,會計利潤因為是記在賬上,好多成本是隱性的,並不記在賬上,然後就對外公佈說企業賺錢了。如果把這些隱性成本都算進去(
期刊
從全大陸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來看,家具業似乎是回暖了。然而,過於單一的盈利模式,以及房地產業的緊密關聯度,讓家居賣場的回暖變得越來越不踏實。  實際上,近幾年來,家居賣場業也在尋求轉型,希望擺脫外部環境帶來的不確定影響。但是,從目前來看,轉型尚未完成。未來,家居行業將如何發展仍值得期待。  開店又關店「回暖」背後的「怪圈」  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近期發佈的全大陸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
期刊
由於大陸近年薪資不斷往上調升,年終獎金也超過台灣,民企老闆送員工房子、車子也不足為奇,没受到全球不景氣影響,表現優異的員工還能拿到檯面下第二筆「查不到」的年終獎金。2013年年終獎金排行前三的行業是電商、金融、汽車行業,績優員工表示,領3~6個月基本上不成問題,少部分高階主管年終領個 80~100萬(人民幣,下同)也很正常。反觀部分高消費行業,受到大陸「禁奢令」政策影響,年終獎金也幾乎泡湯了。  
期刊
進行全國聯網的不動產登記,為今後的房產稅、遺產稅等建立了準確的資訊基礎。家庭擁有和公司擁有的房產也會曝光,這在土豪露富與低調奢華並存的時代,對於秉持悶聲發大財、習慣視稅收如無物的人,是沉重的心理打擊,相當於讓他們裸身過鬧市。  解析:  越是資產集中於不動產的人,不安全感越強,可能承擔沉重的稅收。而那些有能力在全球配置資產的人,可以享受不同體制所帶來的政策庇護,財富安全感強於把雞蛋放到大陸房地產一
期刊
吳伯雄(國民黨榮譽主席):《台商》月刊表達了台商的心聲甚至一些委屈,我們在書寫歷史,我們在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做貢獻,同時也為台灣的子子孫孫打下基礎,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在這裡敬祝《台商》月刊10周年成就,敬祝所有台資企業的朋友!  洪秀柱(立法院副院長):《台商》月刊搭起了兩岸文化、經貿跟媒體的交流平台,除了當開路先鋒,我們期望《台商》月刊未來能夠引領風潮,搭起兩岸媒體交流、文化的溝通的橋樑,希
期刊
「一切都是可以談判的。」前《紐約時報》記者、現沃頓商學院教授斯圖爾特·戴蒙德說。在他的《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一書中,形形色色的談判案例,大到上千萬美元的商業談判,小到為幾十美元而進行的討價還價。在戴蒙德看來,理解對方非常重要。無論談判雙方是多麼偉大的公司,涉及交易額如何的巨大,談判中發揮主要作用的還是人。  根據斯圖爾特·戴蒙德在其書中展示的研究,在談判中,人發揮的作用占據了55%,談判流
期刊
最近我拜訪一些跟「文創」兩字沾上邊的師級人物,好好笑!這些人回答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多人都不是很懂文創,以為講到文創,就表示自己很懂文創,其實文創就是……(以下略)」。  鍍金過的商品如同加持  有老闆常問我:「我的產品可以變成文創商品嗎?」當然可以!怎麼做?「文創」拆開來說,就是「文化」與「創意」,那你的產品可以有說點文化典故嗎?你的產品可以加點創意嗎?  對於消費者而言,就是賦予產品什麼樣的
期刊
他們懷著圖謀大陸市場的雄心,掙脫了靠低成本榨取微利的代工窠臼,勇敢地舉起了品牌大旗。10年見證,他們在失敗與成功的跌宕起伏中,走出了自己的路,也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了品牌價值,這一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成為知名度遠播的品牌精英——  王屏生、晉億螺絲、滬士電子、漢鐘精機、黃色小鴨、信邦電子、台達、達芙妮、捷安特、和成衛浴  王屏生綠色事業 永續傳承  【品牌故事】  做為早期在大陸投資的台商之一,現任麗絲
期刊
1994年,37歲的惠州博羅新玉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紀超銘,來到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小金村,開辦了小金村的第一個半寶石加工企業——麗雅寶石廠,從事以白石和瑪瑙為主要原料的半寶石加工。  那時的小金村,「是一個原始的村落,路邊基本都是田地。」因為有兩個朋友也在廣東做寶石加工,所以他來到惠州,而選擇小金村的理由,紀超銘也說不清。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無心之選,竟然衍生出了一個參與企業數千的產業。從紀超銘開辦
期刊
前不久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大陸台企聯協辦的第一屆大陸傑出台商評選活動中,9位傑出台商榮登榜單。他們是來自食品行業的元祖夢果子董事長張秀琬、電器行業艾美特電器副董事長蔡正富、零售百貨業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紡織行業的青島大統紡織開發董事長許利雄……還有來自金屬包裝業的福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貞」)的董事長李榮福。  說起福貞金屬包裝,如果不是業內人士,可能會對這家企業比較陌生、沒有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