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苏木精修饰的肿瘤细胞瘤苗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A的抑瘤作用.方法 小鼠HepA细胞经0.1%的苏木精处理后,制备成三种瘤苗:弗氏完全佐剂瘤苗、弗氏不完全佐剂瘤苗、不含佐剂的肿瘤细胞瘤苗.分别用三种瘤苗免疫小鼠5次后,以活的HepA细胞1×105/鼠腹腔接种攻击,观察各组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三种瘤苗对荷瘤动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瘤苗作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
【机 构】
:
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药剂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预防保健科,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动物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苏木精修饰的肿瘤细胞瘤苗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A的抑瘤作用.方法 小鼠HepA细胞经0.1%的苏木精处理后,制备成三种瘤苗:弗氏完全佐剂瘤苗、弗氏不完全佐剂瘤苗、不含佐剂的肿瘤细胞瘤苗.分别用三种瘤苗免疫小鼠5次后,以活的HepA细胞1×105/鼠腹腔接种攻击,观察各组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三种瘤苗对荷瘤动物的免疫保护作用,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瘤苗作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23.30±1.24)d;弗氏完全佐剂组为(43.90±15.20)d(P<0.02);弗氏不完全佐剂组为(39.60±13.77)d(P<0.05);不含佐剂组为(38.40±12.54)d(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88.41%、69.96%、64.81%.结论 经苏木精修饰的小鼠肝癌瘤苗对荷瘤小鼠可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弗氏佐剂对肿瘤细胞瘤苗免疫效果有增强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7例原发于头颈部的肌上皮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头颈部肌上皮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7例患者中,4例生存,3例死亡.结论 原发于头颈部的肌上皮癌恶性度高、预后差,以局部扩大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方案,同时应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P-AKT异常表达与甲状腺滤泡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P-AKT、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 P-AKT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较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显著增高(P<0.001).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AKT、VEGF蛋白表达均与微血管密度(MVD)相关(P<0.05),P-AKT阳性标本
目的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胃癌细胞SNU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NU经不同浓度(50、100、1000、2000 μg/L)DON处理12 h,以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蛋白印记(Westem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FCM检测结果表明,DON处理12 h后,各处理组SNU细胞凋亡率均高于
目的 检测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3(MAGE-1、MAGE-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法,对33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乙状结肠端)以及3例直肠息肉标本(无瘤)的MAGE-1、MAGE-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RT-PCR扩增产物中的目的 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 33例直肠癌组织
目的 探讨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例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有关文献资料.结果 该病例系右乳巨大纤维腺瘤术后复发就诊,术后病理示:右乳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SMA(+),ALK-1(-),MCK(-),S-100(-).结论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病罕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不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Hi25CDLo127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30例(鳞癌20例、腺癌10例)及健康人(对照组)20名外周血中Treg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同一标本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鳞癌、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
目的 探讨CK19、HBME-1、34 βE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CT)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复习47例PCT、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滤泡性腺瘤伴良性乳头状增生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患者的资料,观察HE切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K19、HBME-1、34 βE12进行分析.结果 47例PCT均显爪复杂的乳头状结构、纤维化,可见毛玻璃样核、核沟和核内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PCT患者CK
目的 探讨超声刀与POMD(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联合应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超声刀与POMD联合应用(联合组)的肝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应用超声刀和POMD组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断肝时间为(31.5±5)min,与POMD组(35.5±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超声刀组(48±4)min相比明显缩短.联合组出血量为(460±121)ml,比PO
患者女,31岁.主因间断腹部胀痛10个月余,剖宫产后10 d人院.患者怀孕期间出现间断腹部胀痛不适伴食欲不振,曾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怀孕9个月时因腹痛加重再次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上消化道穿孔可能",予对症保守治疗,其后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产下一名男婴,但腹部仍感胀痛不适,经对症治疗无效,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