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
方法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于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41例。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分为青年组(51例)和中老年组(3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
结果青年组中68.6%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7周内接受根治性手术,高于中老年组(52.8%,P=0.047);青年组yp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比例为51.0%,高于中老年组(34.1%,P=0.027);青年组ypN分期为ypN+期患者的比例为51.0%,高于中老年组(34.1%,P=0.047)。青年组和中老年组的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39.2%和25.1%,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5.3%和21.5%,青年组均高于中老年组(P值分别为0.049和0.044)。青年组患者疾病进展大多发生在术后前3年内,尤其在术后第2年,青年组患者的疾病进展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分别为55.0%和26.5%,P=0.025)。青年组患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7%和58.2%,中老年组患者分别为81.0%和7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青年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4%和69.2%,中老年组患者分别为93.6%和8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青年组中,治疗反应分级(HR=4.804,95% CI为1.360~16.973)、清扫淋巴结总数(HR=4.336,95% CI为1.739~10.809)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清扫淋巴结总数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3.295,95% CI为1.076~10.091)。在中老年组中,治疗反应分级(HR=2.626, 95% CI为1.354~5.091)、ypTNM分期(Ⅲ期:HR=5.837,95% CI为2.968~11.479)、肿瘤距肛缘距离(HR=0.500,95% CI为0.308~0.812)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脉管瘤栓(HR=3.040,95% CI为1.368~6.753)、ypTNM分期(Ⅲ期:HR=16.322,95% CI为5.049~52.771)是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新辅助治疗后青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间隔时间更短,术后病理分期偏晚,预后更差,应加强其术后辅助治疗和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