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5个“力”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世界上最成功的组织,你会发现其中成功的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效的团队管理。马克斯韦尔说:“所谓团队领导者的成功,可以定义为对周围人能力最大程度的使用。”
  对于团队的英文“Team”,有一个新的解释:T——target,目标;E——educate,教育、培训;A——ability,能力;M——morale,士气。
  从团队Team所衍生出来的这四个单词,其实就是团队管理中所必须注意到的,也是每一个团队领导和成员所必须意识到的六个“力”。
  驱动力
  团队驱动力,其实就是给团队一个target,给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一个target。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肯定能增强团队精神,因为他们必须去依靠别人,也要准备好让别人依靠。有了这样一个目标,项目团队就可以对团队成员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另外,驱动力可以使组织目标与团队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可以使团队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比如在互联网行业运作,你得告诉团队中的成员发展的目标什么,愿景是什么,融资后将会得到什么,上市后将会得到什么。
  除了建立共同的目标之外,在团队管理的过程中,团队leader应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项目组织成员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使其不断受到激励,从而增强团队对他们的吸引力。
  学习能力


  锻炼团队的学习能力,就要不断地给团队成员educate,给团队成员教育、培训。我们看到,组建一支高效运作的营销团队,必须要站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平台上面,来考虑这个团队是否具有学习的心态和深度的营销实战经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具有指导性的营销理论知识。如果你的组织、你的团队偏离了学习平台的这个方向,我们就必须要审视这个组织、这个团队的病因出在哪里?它是否能够带领这个团队实现业绩的增长。这些问题要求管理当局必须要全面的体检你的组织。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和瓶颈是,如何建立高效的学习型的营销团队,如何用你的文化理念、用你的规范化的行动以及你的用心去管理你的团队。
  执行力
  对于一个成功的团队,最重要的是它的执行力。可以说,执行力好坏的体现,直接关系到这个团队ability的体现。
  对于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灌输执行力的概念非常重要。更多的时候,这种执行力主要体现在结果层面上。关于执行的过程中,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结果是硬道理。
  另外,一个核心管理层在团队运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这个核心管理层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了这个团队整体的执行能力。“兵随将领草随风”讲的是这个道理。它必须要有计划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控制能力,这四个能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求这个核心同时具备统御能力,具备驾驭营销队伍的能力;具备实战力,用经验来归纳总结理论,从而进一步指导营销战略、战术的规划和执行;具备营销理论力,营销理论在这个以市场、以顾客为导向,企化为营销的核心的时代里,理论已经成为营销活动的必要依据和准则。没有理论力的规引,你的企业、你的团队就不会在营销事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我们在团队的建设中,特别应该注重核心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选拔,同时也要建立一种储备机制,以致不会因组织人力的变故而使团队陷于被动。
  活力
  活力,也就是morale。团队成员的态度和活力决定着团队的命运。只有让成员改变工作态度,整个团队才会有活力。其实,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每天都在做一项重复的工作,总有一天会变得对这份工作十分厌烦。因此,作为团队的领导,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员工对他所做的工作充满热情,让他喜欢上这份工作,这比任何激励方式都更为有效。首先,要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好工作和坏工作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就看你如何看待它,尤其在这个工作越来越少的时代里,其次,要让成员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把工作完成好是最重要的。工作必有其不变及重复性,如果能乐在其中,则能给予自己及同仁无限的活力。再次,对待工作要全身心地投入,你的专注会使你的同仁或用户感到这是对他的尊重。
  凝聚力
  凝聚力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也有人把凝聚力定义为:团队使成员积极从事团队活动,拒绝离开的吸引力。团队的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一个团体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团队凝聚力与团队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有人做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凝聚力的大小对生产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凝聚力强的团队比凝聚力弱的更有效率。
  团队的凝聚力不仅是维持项目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团队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因此团队领导人应注意在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并引导团队成员努力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工作。
其他文献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消费阶层的进化,使得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变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很多“名牌产品”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向下渗透,在惠及了更多寻常百姓的同时也推动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快速增长,成就了一个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牌奇迹。中国社会持续了数十年大发展让企业充分享受着发展的红利,然而在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又是否有人静下心来思考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  品牌就像人一样有个性,需要用三维的方式展
期刊
社交媒体的兴起显著提升消费者话语权,对企业来说,维护客户关系从未像今天这么重要。很多企业希望提升客服水平,问题是,怎样做?  重新设计客服话术  企业的惯常做法是重新设计客服话术,并试点实施改善计划。这些策略能带来一些改良,对于客服体系正常运转的公司或许够用。但如果企业的客服很糟糕,或颠覆者进入行业争夺客户,深层文化变革就十分必要。常驻新加坡的约亨·维尔茨和罗恩·考夫曼从事客服相关的研究和咨询已有
期刊
(2016年5月19日,中国北京) —凯度消费者指数第四年发布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市场,中国品牌继续跑赢国际品牌,包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前十位品牌排名。  2016全球品牌足迹报告,一份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品牌晴雨表,揭示了消费者选择最多,最经常购买的品牌。报告中显示,伊利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过去一年,88.5%的城市家庭购买伊利品牌7.8次,也就是消费者购买该品牌超过11亿人
期刊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通常会用“业绩”作为一个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存量”和“增量”这两个概念,或者把它们混为一谈,给管理带来难度。  如果用“存量”表示去年业绩,“增量”就是今年的新增业绩;如果用“存量”代表现在,“增量”就代表未来;如果用“存量”代表工资或绩效工资,“增量”就代表奖金或晋升。弄明白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并充分利用起来,能解决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用增量思维创造业绩
期刊
对于身处发展中市场的那些雄心勃勃的企业家和企业而言,创造新一轮的增长似乎比他们记忆中的任何时刻都要来得困难。发展组织以确保它们能像在创业初期一样有效地运转,并与战略变动保持同步,这可能是这些企业能够开展的最佳投资。  除了建立一定的规模,实现增长对于发展中市场的企业而言也涉及所有复杂、充满风险的举措,包括收购、海外扩张、进入新业务、分层管理、吸收新的投资者、投资开发变革性技术等。  宏观环境也带来
期刊
品牌概念的演变  要了解品牌的这种新的心理模式,首先就要看看这个概念如何演变。品牌原本是一种帮助人们作区别而使用的标志。牲畜的主人会在牲畜身上印上标志,以标明他们的拥有权。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于品牌的定义中,仍然看得到“品牌为实物”的模式:“名称、术语、设计、符号或其它任何特征,让人能够从其它销售商的商品或服务中区别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品牌是一个应用在你的产品上的标签。  在接下来
期刊
今年我们在130多个国家里获得了超过7000份反馈。我们分析了数据,并按照行业、公司规模、地理位置做了分类,从而发现了一些对各种规模的公司都很重要的全球性趋势。  1.传统组织架构改变,新型组织兴起  关于“架构”这一话题,研究发现,现在只有26%的大公司(超过5000人)组织运转完善(即销售、营销、财务、工程、客服等),有82%正在重组,计划重组或者刚刚重组好,以便更快应对客户需求。我们都知道公
期刊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在研究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时,发现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呈现出一种稳定的不平衡关系:社会中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其实,一个店铺的商品与流量的关系,通常也符合“二八定律”。大部分店铺约80%的自然流量中、50%的综合流量往往来源于为数不多的热销商品,它们则被简称为“爆款”。  “爆款”二字,最初专指服装行业中,人气极佳、卖到脱销的衣物款式。“爆”指人气爆棚
期刊
长期以来,成功企业难以实现增长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对失败的恐惧。有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从失败中大力攫取价值,之后评估并提高失败回报率,使效益提高,成本得到控制。我们的研究发现,当人们采用正确的思维模式时,就能提高失败回报率。提高组织的失败回报率分三步:第一步,研究失败的项目,并从中收集尽可能多的洞见。第二步,将这些洞见具体化,并在组织内部传播。第三步,做一次企业级调查,确保应对失败的整体策略产
期刊
大多数关于矩形组织结构的讨论往往很快会沦为两派间的辩论:一派是痛恨矩形组织结构的人,另一派是对矩形组织结构爱恨交织的人。前者宣称矩形组织结构阻碍了决策速度,模糊了责任划分。后者则反驳说矩形组织结构是大型综合企业中各部门横向协作的必要条件。我倾向于后者的观点。不过,只有当矩形组织结构被谨慎、明智地采用时,我们才会热爱它。  企业不管组织形式如何,都可能围绕不同的产品、地域或客户类型形成孤岛。企业通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