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r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時期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传统教育思想应进行不断的改变与革新,加大德育教学的成份。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这一课题进行积极探索,希望对后续研究过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内容;不足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于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学开展存在的不足及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语文德育的内容
  1、人文主义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充满童趣、精彩的课文,为他们编织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奇幻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童话世界里,认知和了解身边的事物。
  2、思想道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在语文德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例如,通过对《吃水不忘挖井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3、行为规范教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行为习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较为单一,但好奇、好学,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是,我们也看到,他们的知识、经验极为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还是很弱的,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左右和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规范内容。
  二、传统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1、德育内容与教学实际相脱离。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德育渗透过程很多教师具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得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过程显得尤为被动。这样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德育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效果,同时广大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教学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学生从内心对德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排斥感。这就充分说明德育教学内容与语文教学实际相脱离对学生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方面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2、德育渗透过程停留在表面。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想能够明确,但是内心的重视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反而使学生对这种道德说教逐渐厌倦。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将自身的素质进行充分提高,而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大教师还应充分予以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积极转变。
  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1、正面倡导,让儿童从小事做起。人以品为重,一个人小时候是否具备良好的品行,关系其一生的发展走向,因而是否在学生时期培养其良好的品行,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决定了其在社会上所做的不良影响。因此,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素质等方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一个人品德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本人的举止行为,如果学生有一个正确、健康的思想,那么他们会做出有利于大家的事来。如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注意团结同学等思想后,当学生见到父母干活时,会主动上前帮助他们做事,同学之间也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形式多样,有优美的诗歌,也有有趣的童话故事;有寓意深刻富含哲理的寓言,也有感人肺腑的故事。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涉及爱祖国、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各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等的学习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通过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等的学习感悟祖国文化的璀璨夺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从外到内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由此可见,借助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3、在课堂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有着较强的故事性和情境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常会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运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情景剧等方式。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这类课堂活动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课文的同时,得到思想和心理上的升华,获得正确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辅助设备,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助于更好的完成德育渗透的目的。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播放视频、音频、动画,向学生展示图片、文字,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從而构建符合德育渗透要求的教学情境,提高德育渗透的质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因素,将德育有机恰当地渗透到知识这一载体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既要挖得准确,又要渗透得不露痕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殿堂,更成为学生接受德育熏陶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王光辉. 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07(9).
  [2] 陈梅.拨动语文教学的生命之弦——浅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3] 焦苇,计琳.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上海德育“十一五”改革发展纪实[J].上海教育,2010(18).
  [4] 李兴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8).
  [5] 周波.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4).
  [6] 王秀珍.在语文教学中多角色渗透思想教育——民工子女学校语文课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
其他文献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
  当前我国正处于节能减排攻坚阶段,"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依靠环境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本文在
  自2009年以来,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在我国诸多城市予以实践,积累了低碳生态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但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
  国家环境保护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开展不同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以及支撑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研究任务。本文在全国各地调研的基础
会议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本文论述了美丽乡村与十八大提出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系,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
摘要: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社会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品德课的思想内容怎样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当中谈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沟通交流;感受生活;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十几年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我认为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
压力性尿失禁的分类尿道下移活动过度(解剖型)Ⅰ、Ⅱ型压力性尿失禁内括约肌功能障碍(功能型)Ⅲ型压力性尿失禁(ISD)SUI的治疗:外科治疗外科治疗选择尿道周围注射经阴道穿刺
会议
一年一度的哈洽会即将召开,全国乃至各国友人纷纷而来,给美丽的冰城增加了浓浓的文化、商业气息,作为哈尔滨的服务窗口公交战线上的二十七路车队,以崭新的面貌,优质服务,迎
问:飞利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行输出变压器损坏,怎样自制行输出变压器来替代它? 答:该机的行输出变压器是一体化结 Q: Philips 14-inch black and white TV line output tran
  利用雅鲁藏布江流域1980-2010年的遥感影像以及DEM和地形植被图等数据,经过2008-2011年多次实地调查,对雅江流域地区高寒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解译,并结合近30 a气象数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