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素质模型在HRM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胜任素质模型及举例
  
  Parry1996年对胜任素质(competence)的详细定义是: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角色或职责)的一些相关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品质、价值观和态度等,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指标对它们进行测量,而且可以通过培训与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如果把这些胜任某岗位的所有素质进行有效的组合,并且分级释义说明就构成了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最初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用来为美国政府甄选情报信息官而建立的,后来广泛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选拔、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等,覆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选人、育人、用人及留人的全部内容,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工具。
  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有超过半数在应用胜任素质模型来进行员工的管理,我国的很多企业也已经引进并使用这个模型,但ACA(American Compensation Association)对员工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作用的调查显示,认为模型起积极作用的为65%,消极作用的为6%,目前不知道的为29%,其中样本数N为17,并且在模型普及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已经使用模型进行员工管理的为371,其中样本数N为1884,很多人认为模型很抽象,不是很了解,其实胜任素质模型很简单,图1-1是管理类、营销类和技术类未经分级释义说明的通用胜任素质模型:
  
  二、胜任素质模型与企业HRM系统的关系
  
  大多数企业一直在尝试着构建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试图通过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发展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联动,将企业关键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相结合。但是,企业为员工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帮助员工进行绩效改进等方面,其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
  HRM的核心内容及整个过程都是对人的管理,而人所具备的最关键要素就是其素质或能力,胜任素质模型的最初提出是为选拔人才而建立的,后来由素质模型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考核、培训、薪酬管理等方面有着有效的作用,从而胜任素质模型为建立结构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程序确立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三、胜任素质模型在企业HRM中的应用
  
  (一)工作分析
  传统的工作岗位分析较为注重工作的组成要素,而基于胜任特征的分析,则是研究工作绩效优异的员工,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找出其与优异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结合这些人的特征和行为定义这一工作岗位的职责,并确定该工作职位所需的每一胜任特征,因此它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能够更有效地为选拔、培训员工以及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奖励、薪酬设计提供参考标准。
  (二)员工选拔与招聘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为描绘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员工具备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提供了一套共识的语言系统,应用于人员招聘选拔的素质模型、潜能评价结果以及最后的任免录用决策,实际都在为企业传达着一套共同的语言信息。一方面,管理者要对招聘选拔最后拍板,就必须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素质,企业对于这些素质的要求是什么,另一方面,通过这套语言系统,可以指导管理者更有效地管理与开发其下属,从而将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意图贯彻下去。
  (三)员工配置
  合理的员工配置在于正确评估员工的素质以及岗位的胜任特征,只有员工的素质能够满足岗位的胜任特征,才能达到有效的员工配置员,这应该是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作用。素质模型的建立,有助于人员与岗位的匹配,组建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提高团队的工作效能。避免岗位人员的同质化,使团队的素质互补成为可能。就像一个人到商店买衣服,标准不是布料的质量、款式的时尚和做工的好坏,而是衣服是否合适你。从这个角度上看,每一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必须把他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人职匹配,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的一个重要条件。从特定岗位对任职者的素质要求出发来安排最适合该岗位的人员,可以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高的工作绩效。
   (四)员工培训
  现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往往不具有针对性,往往采取员工的通用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但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胜任素质模型为培训提供了更为富有针对性的依据和导向,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要求改进工作行为。依据相应的素质模型,通过对员工素质的评估,找出培训的具体需求和实施培训的关键,从而使培训工作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对于具体岗位的员工培训来说,确定胜任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应该成为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岗位任职者所需要的素质模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素质模型设计的培训课程设计将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确保受训者学到技能,而且这些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五)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系统作为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中枢,对于推动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各业务功能版块的有效联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员工胜任素质模型能否有效嵌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撬动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杠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绩效管理系统的衔接程度如何。也正因为绩效成为连接企业目标要求与员工发展需求的桥梁,才为素质模型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与理由。一方面,管理者在帮助下属改进绩效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下属在达成绩效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差距,行为方式规范与否等等,还要帮助下属关注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沟通与反馈,各级管理者也能更清晰地把握应当如何为最有效地发挥下属的潜能而提供资源与条件的支持,包括提供什么样的培训计划、配合什么样的激励与管理措施等。此外,员工胜任素质模型还可以用在员工的升迁、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员工个人的潜能评价等方面。
  
  四、 需要说明的几点问题:
  
  1.模型从构建到应用的整个过程不但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承担,而且也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其他部门的配合,包括从关键职位的确定、各部门岗位胜任所需要的素质到模型的应用。
  2.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针对具体职位的胜任素质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模型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研究方法、测评手段、统计技术和研究结论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效能,也有赖于企业各方面资源的重新配置、工作职责再定义和先进的组织文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配合。所以要在企业中成功地建立和应用胜任素质模型,还需要做一些管理上的改进。
  3.让所有员工参与并理解胜任素质模型是很重要的,如果员工对胜任素质模型不理解,往往会无法实施,例如,采用素质模型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如果员工不清楚对哪些素质要进行考核,就会不清楚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4.胜任素质模型融合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它的引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但它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技术只有真正把握和合理运用其理念和思想才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型员工在组织中的增多,像传统的工作分析是组织的基础一样,素质模型的研究也将逐渐成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疆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总部设在香港的咨询服务公司——龙跃中国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跃”)。其创始人陈超凡跟马时俊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已致力于引进外国企业到中国来, 并从开始时的数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40多名;从一间香港本地公司,到现在拥有美国、法国、 上海及广州等众多分部的跨国企业;于去年更与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会计师组织DFK及美国Royal Roots(贯中咨询有限公司)联盟合作。在短短的十年间,龙跃突破地域界限
期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的时空已经远去,但又有多少人像苏轼一样寄情于赤壁——那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上)上映,又一次调动了观众的历史“潜意识”,将成千上万的人带进电影院。《赤壁》在18天中就创造了2-6亿的票房成绩,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吸金最快的华语大片的辉煌业绩。
期刊
一、引言    徐州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自8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劳动效率、吸纳富余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徐州市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我市科教兴市和经济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
期刊
MBO,即Management-buy-outs,翻译成中文是“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由于能够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    一、实施MBO过程中,无法客观衡量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贡献    MB
期刊
一、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描述    (一)商业生态系统概念  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严格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学者在对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时,对其有不同的表述。比较各种表述,其意思基本相同。综合众多学者的表述,笔者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归纳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形成的经济联合体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具有生
期刊
邓玉珠女士是贯中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贯中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管理和投资咨询公司,总部位于芝加哥,在华盛顿特区设有联络处,在北京、上海和香港有合作同事。贯中咨询侧重于中美商务活动,擅长制定并执行战略、建立并管理网络以及进行业务谈判。     ●债市经验:  在香港四家主要欧洲银行金融部的八年期间,邓玉珠运用所有债市交易工具进行交易。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唯一一位亚洲时区瑞士法郎利率造市商,是该时区
期刊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又恰逢是萧灼基、张卓元、陆学艺、赵人伟、朱铁臻、方恭温六位经济学家七十五华诞,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和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9月27日在北京新大都饭店联合举办开达经济学家第九十次论坛《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六位经济学家七五华诞暨学术思想研讨会》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北京社科院城市所原所长研究员《城市问题》原主编陈光庭、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董继华、中国
期刊
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部门中的大量专业化企业通过彼此间紧密的生产合作或市场交易网络,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体,发展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区域系统。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四个方面对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
期刊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asting,ABC),是以作业(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包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ABC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成本库分别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以达到节省企业资源的目的。    一、现行成本核算体系的不适应性   
期刊
一、 关于古乃希    采访古乃希,其实很困难,也很有意思。  Nancy S.Gougarty,如果走在上海的外滩,她也许会和所有漫步在这里的老外没什么区别。金色头发下,灰色的眼睛里充满的是对周边的熟悉、喜欢,以及一些不解。但是她和其他的老外真的有很多不同,她来中国已经11年了,已经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甚至评价中国;她有一个很拗口的中文名字“古乃希”,她不觉得生涩,还有些得意;最重要的,在中国的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