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过程中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趋势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变迁影响着每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当代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开放的环境下,他们的视野和所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胜过前几代的青少年。他们强调自我价值和个性张扬的主体意识,表现为追求物质改善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意义的追寻,注重个性发挥和自身潜能的发展,社会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明显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创新与进取精神也在不断增强。
  关键词:时代变迁;青少年;价值观;发展趋势
  价值观是青少年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在时代的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期间,有执着追求,有彷徨迷茫,有分别差异,但就整体发展轨迹来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进步是明显的,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阶段和演变
  到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党和国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拨乱反正,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1992年到2002年为第二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推进、建立并完善新体制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保护和发展人权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在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中诞生了三代青少年: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其青少年期正好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其青少年期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其青少年期处于改革开放的第三阶段。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三代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来自于自身需要和利益需求的主导,同时又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种根本上的变迁,即从传统的政治道德及其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转换。具体来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兰个发展阶段,社会价值观的这一根本转换也表现为三个阶段。
  处于改革开放第三阶段的青少年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有以下特点:他们仍然是独生子女群体;他们面临了更多来自于同龄人的竞争压力,从考试竞争到升学竞争,从升学竞争到就业竞争。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享受了更多的家庭和社会关爱,他们的生命权、教育权、人格尊严得到了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国家的更为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因此他们把自由、幸福、享乐视为理所当然,同时更加期望合家安宁,新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在现实性上更多地趋向于与个人、眼前、物质、现实利益相关的价值,同时社会价值观中的各种失范现象也引起他们的焦虑。总之,青少年价值观被深深打上了时代变换和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烙印。
  二、青少年价值观发展趋势
  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需求不断扩大的过程,不仅有知识、交往的需要,而且更有成就、自尊、自我实现等精神心理层面的需要,青少年由于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不断强化,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并着手构建自我价值观体系。青少年个体需求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改变的,不同时代青少年需求不尽相同,自我意识也有显著差别,青少年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当代青少年特别是经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飞猛进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代具有极大的契合性。随着青少年生活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提高,社会风气和人的形象也为之变化。
  受时代变迁的影响,目前,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也逐渐构建清晰,多样的青少年价值观也从纷繁复杂状态走向一元引导下的多样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青少年人的价值观由多样、分化走向主流整合,民主、法制、文明、和谐、责任、公平等成为当代青少年认同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年轻人生活方式缤纷,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使“时尚消费”“网言网语”“微观点”等青少年文化现象层出不穷,青少年人凭借信息技术,把他们的价值选择和自我文化在新媒介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局面不仅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变化,也折射出转型中的我国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
  2.追求物质改善的同时,注重精神意义的追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人对个人利益及自我价值实现有很多转向,但积极工作、责任奉献仍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职业准则。总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推动了社会发展,并随着“生存”向“发展”的转变,青少年人的义利观也在向多重结构变化,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更多呈現新的组合。
  3.责任感增强,创新与进取精神在升发。当代青少年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很强,但并非如人所言是“自我中心”的一代,他们在关注自我利益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也对他人、国家和社会担当责任。
  4.主体意识增强将促进青少年思想意识不断走向成熟。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他们生活结构日趋合理,生活时间日趋有序,生活内容日趋丰富,生活空间日趋扩展,社会参与意识、责任感、自主自立自强自爱自尊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观念、求知欲望、开拓精神等现代化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B1316045。
  参考文献
  [1]曲超.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建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杨雄.主题与变奏——基于对20年来中国青少年价值观演变的结构分析[J].当代青少年研究,2012(1).
  [3]毛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
  姜正平(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刑法,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作者单位: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刑事执行系)
其他文献
皴法是一种艺术语言形式,是历代山水画家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中创造而来的,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套趋于完整的中国画技法体系。在一幅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其中山石的画法是最重要的,是山水画技法中最值得学习的、也是最能表现画家思想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隋唐以前,画家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仅仅用画笔勾出物体的轮廓,到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在勾出物体外轮廓的基础上,再用淡干墨用侧笔皴染。本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里,走品牌化道路,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良好的品牌视觉形象对品牌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品牌视觉设计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官,好的品牌视觉形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将品牌价值更好地传达出去。本文就品牌视觉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品牌;视觉设计  一、品牌视觉设计的重要性  所谓品牌视觉设计就是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思维结构出发,利用各种视觉符号进行传
期刊
摘 要:2012年,“互联网约车出行”这个新方式进入到了中国的百姓生活,在各种讨论和期待中,经过历时四年的发展,“网约车”出行方式已经被人们逐步认知和接纳。然而网约车的兴起引发了出租车的集体罢工事件。新生事物的发展必然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就网约车带来的种种现象阐述一些法律问题。  关键词:网约车;法律思考;出台法律法规  一、网约车现状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
期刊
摘 要:国亲子类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许多节目嘉宾参演的初衷大多是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在家,或很少有机会可以跟孩子单独相处。这是许多明星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相处间的常态,然而,在我们无法从屏幕窥见的明星家庭之外,我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居住、生活,此即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  关键词:留守儿童;权益保护  一、引言  所谓“留守儿童”,主要发生于我国经济落
期刊
摘 要:现场报道是声与画的结合,加上新闻的时效性与客观性赋予了现场报道快而准的要求,因此前期的充分准备变得尤为重要。前期工作包括物质条件、信息与材料、情感与精神三个方面。就是在报道前,安排好摄像人员,检查相关器材;记者筛选出优质信息,呈现出有价值的报道;用健康的情绪引导受众。  关键词:记者; 现场报道;准备工作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采录音响和电视画面,进行边采访、边解说的报道形式,
期刊
摘 要: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具备专业素质是在未来踏入工作岗位、适应社会变化必备的条件。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顺利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并做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学习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平,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面对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常常会束手无策;同时,对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思维
期刊
摘 要:舞蹈与杂技是人体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两者是相似的,而又有不同的側重点。就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围绕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要趋势,两者的融合包括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并为艺术带来了创新,提升了审美价值。  关键词:舞蹈;杂技;融合;审美  一、舞蹈艺术与杂技之间的关系  (一)舞蹈与杂技艺术求同存异的发展过程  杂技与舞蹈同属人体
期刊
摘 要: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接隋唐以后之科举,作为察举制与科举制之间过渡的一种选官方式。九品中正制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并对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其创立的原因、当时的社会影響、对当今社会选人用人制度的借鉴意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阶级固化;权力下移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采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高达八分之八十多,这就决定了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属于农村,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本文立足于农村青少年犯罪发展趋势和影响做初步探讨,在此谨向关心和从事该问题的同志请教,希望能够对我国法治发展解决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犯罪;趋势;影响  一、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趋势  根据农村青少年近几年来犯罪的发展、恶化的方向,并
期刊
摘 要:杂技以技巧为核心,借助道具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富有诗韵的意境,充满幻想的主题。加之巧妙而精心的编排,华丽服装的点缀,多彩灯光的烘托,形成了独特的杂技艺术精品,让人赏心悦目,这其中表演美和形体美更是不容忽视。  关键词:杂技;艺术  中国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的角抵起,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杂技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不仅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