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地磁研究看中国大陆形成与演化过程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地磁学是进行大陆板块或微板块(地块)运动演化过程和古地理重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中外学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中国大陆上积累了大量的古地磁数据,为中国大陆各主要块体的起源、构造演化和碰撞拼合过程等提供了定量约束。文中根据现代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判别标准,对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地块显生宙古地磁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和筛选,结合拉萨和喜马拉雅地块的古地磁数据,对中国大陆的形成和演化提出了几点认识:(1)古生代中国大陆各主要块体基本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早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地块与东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2)中生代是中国大陆各主要块体发生碰撞和拼合的主要时期;(3)中国大陆主要块体间的碰撞和拼合具有局部首先碰撞、相互旋转、完全拼合、陆内挤压造山和伸展反弹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22例维族宫颈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宫颈组织,分别应用免疫
<正>[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及欧洲的地形特点。2.课标解读:上述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一是学会阅读亚洲地形图的方法。主要是从亚洲
对黄土高原由北向南分布的靖边、宜川和段家坡3个采样点上,黄土-古土壤序列黄土层L8和古土壤层S8详细的岩石磁学实验表明:1)从北到南,高场磁化率逐渐增高,反映了粘土矿物含量增加,土壤化作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休息痢”、“久痢”的范畴。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本病,获得一定疗效。现就50例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甚为普遍,特别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更甚,围手术期抗菌药的合理使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依据三部联合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
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研究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以沙坡头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沙漠型景区游客的基本社会属性、决策行为特征、
20世纪 60年代叙事研究取代了其它小说理论 ,成为文学研究领域里一门最富活力且不断超越其自身范围的学科。在索绪尔语言观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启发和影响下 ,60年代其精力主
目的观察鱼腥草对氨苄青霉素和乳糖酸红霉素兔体内外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家兔25只分为5组,每组5只。第1组给予鱼腥草注射液;第2组给予氨苄青霉素;第3组给予氨苄青霉素
目的探讨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观察复方蚂蚁酒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