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对阅读教学评价的思考

来源 :中华科教论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素质,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对阅读教学的评价则不光担负着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的任务,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近年来,我在阅读教学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简单谈一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持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树立信心
  
  学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个体,其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应当在这个过程中调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评价方式是“一张考卷定终身”,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冷冰冰的分数,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压抑、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更谈不上在阅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这样的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不仅仅不利于促进教学,反而成了师生发展、课程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提倡以激励为主的评价,要求教师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尊重,少一点指责;多肯定优点,少一些吹毛求疵。激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教师要多运用一些教学机智,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求真热情和渴望。当学生在朗读时出现添字、掉字、磕磕绊绊的时候,我总是这样说:“这一遍没读好不要紧,再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读好。”当学生不敢大胆朗读的时候,我就这样鼓励:“相信自己,你会读好的!”“努力就会成功,不要紧,没有人生来就成功。”当学生成功了,我送去衷心的赞美:“你真了不起!”“你的成功跟你的努力分不开,继续加油!”……鼓励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事实证明: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可以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碰撞和融合,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评价要根据学生差异因势利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因此,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评价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自由和充满个性的空间。在实践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努力,收到了一些效果。
  第一,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设定三个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评价。例如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较低层次的学生要说一说主要内容,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较高层次的则深一些,要谈一谈“怎么样”的问题;而最高层次的则要做一些简单的评价,谈一谈感受,甚至写一写读后感,这样就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们体会到努力就会成功,使他们乐于读书,读得快乐,从而得到发展。
  第二,教学中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不同。我们传统的教学“重理性,轻情感”,只有知识,没有感情;只有分析,没有感悟;学生只看到一些文字材料,而不能体会这些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所表达的情感。他们读书时是客观的、冷静的、机械的;他们的阅读能力残缺,语文素养也不全面。语文课担负着语言学习与塑造灵魂的双重责任,所以我们的课改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允许学生怀疑,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允许学生出错,也允许学生补充、拓展、完善,甚至是拒绝、否定。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积淀的不同,自然会对同一阅读材料投射强烈的个人色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当珍视学生的感受、体会和理解,给予呵护和包容;但同时也应给予必要的引导,给予中肯的、有导向性的评价。例如《伟大的悲剧》中对“成功和英雄”的看法,有些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成功的人是英雄,不成功就什么也不是。对于这个观点若不加以引导,就会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和价值观的低俗,甚至有可能形成见利忘义、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观念。
  
  三、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关注过程
  
  语文素养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评价的作用在于检验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要重视其形成性作用。一次评价的结果应是下一次评价的出发点。我采用的方法是:
  ①、定期评价
  每天评一个“朗读之星”,每周一次阅读展示,每月教师对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一次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等。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有了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并使阅读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②、实行期待性评价,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
  对学生的评价不停留在某个阶段就终结,不过早地下结论,并且创造多次评价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寻、去感悟、去思索、去讨论,学生的潜力就会适时显现,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乐趣,取得长足的发展。
  ③、运用成长记录袋,使学生的发展有迹可循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并予以记录,可为学生的状况分析提供依据,并可使学生的发展有迹可循,也使教师在新的教学中更具针对性,从而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提高其学习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取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例如,一次独特的阅读体验,一首背诵得最有感情的诗,最满意的一次课堂表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性评价等,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成长的快乐,并培养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引导其及时有效地进行总结、反思,从而获得全面的自我认识。
  总之,我们的阅读教学评价要从培养兴趣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肯定中,树立必胜的信心,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许多概念、规律都是从物理实验中总结推导出来的。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生动,而且能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使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习惯。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推理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在基础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实验。学生在科
期刊
【摘要】用妈妈的心去关爱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班级管理中要真心教导学生,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在班级管理中要倾听孩子的呼声,教育要有耐心;在班级管理中要用朋友的爱去帮助学生,班主任老师要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爱好,作学生的朋友,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用善意的批评,幽默的暗示指出学生的缺点。  【关键词】妈妈的心;关爱;学生    【Abstract】With the mother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定学生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面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能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终结性评价    【Abstract】Primary English summat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in a certain phase of means at the end of the statu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思维的激发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培养心境;建立愉悦的学习情绪;搭建平台,构建脑的兴奋点;维持思维兴奋惯性这几方面谈谈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激发。  【关键词】脑兴奋点;心境;愉悦;平台;兴奋惯性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teaching of the soul, stimulate thinking is
期刊
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就伴随着滚滚的民工潮出现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留守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方面也差强人意,甚至在性格、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尤其是处于青春发育期和人生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情况更是不容忽视。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摆在教育
期刊
实施课程改革以后,我们欣喜的看到,新课程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可是,当我们沉浸在课程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喜悦中的时候,七分欣喜,也不免有三分苦涩和担忧,担忧什么呢?许多老师从内心深处发出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老师也越  来越难做了”的叹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树立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师道尊严
期刊
学校管理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出质量、出效益的基础工作。校长们怎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总能进取向上、 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是值得我们讨论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从激励管理的角度,对该问题发表几点粗浅看法。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行为管理学》一书中,阐述对职工的激励研究时写道:“按计时计酬工作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仅仅是保
期刊
指导作文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然,教师讲得再多再好也没有用。  孩子们天真活泼,刚接触这个世界,对一切都特别感兴趣,觉得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乐于想象,敢于想象,常给思绪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同时他们还接触了大量的故事:爸妈讲的,自己从书本上,从电视上看到的,如果写作文把故事和想象结合,他们有写不完的故事的。  我选择了一些内容有趣、情节简单、有头有尾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期刊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同样,教学细节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成败。如何探寻改进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对策,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体操,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我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发现,音乐教学中细节的缺失,必然会出现一些尴尬,从而影响活动的效果。以下是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记录和整理的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  体现之一:缺失主角的教学设计  情景:小班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  师:现
期刊
众所周知,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纵观近几年来,学生身边发生的突出事件:随意出走、中途辍学、上网、打架喝酒赌博,乃至一些违法犯罪活动都与不重视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是学生发生上述行为的主要因素。父母作为子女的最好老师,真正地全面关心、爱护、支持子女健康茁壮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我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