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指向的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Ⅱ卷试题,根据命题专家对试题的评价,对照新课标及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4”的要求,试题不仅向着体现“教、考、评”的一致性迈出了一大步,而且也有效地发挥了高考评价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正确导向作用,同时也吹响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课堂革命”集结号。

一、基于“新课标”指向,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着力体现“教、考、评”的一致性


  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Ⅱ卷试题与近几年高考试题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突出“具有清晰的物理观念”
  在“能量观念”的统领下,应用动能定理进行推理分析,比较木箱获得动能与拉力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关系的第14题;根据“能量观念”所得到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光电效应的最大初动能、逸出功及最低频率” 等基本概念,推理估算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最低频率的第17题,均为“考、评”清晰的“能量观念”及其应用。
  2. 重点考查“科学思维”,突出物理模型的建构
  第18、20及25题,或以显性的情境或以隐形的结果突出对“对称性模型”的考查。笔者认为命题专家的守望可能在于:首先,“对称性”不仅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运动演化过程中,运动的多样性显现出了各式各樣的对称性,建构“空间对称性模型”,既考查直观思维能力和客观的猜想推理能力又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解决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第二,对称性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规律,尤其作为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因此多题呈现对称性模型,以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认识到物理研究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抽象的创造性工作”及“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3.紧扣“科学探究”要求,回归课堂的“做”
  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就是“实验探究试题与教学当中的物理实验结合较为紧密并注重实验技能的考查”。实验探究第22、23题,无论是组装多用表实验还是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可以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就一定会,因为,不仅都是完全源自教材中学生必做的实验,而且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上完全契合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提出物理问题,根据获取的证据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形成合理的结论,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
  4.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落实“立德树人”
  以髙空坠物为背景的第15题,不仅让学生对高空坠物对人的伤害有直观的认识,而且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
  第16题利用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所发现的毫秒脉冲星作为背景,使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科学研究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


  对于今年高考物理试题,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学科命题专家这样评价:强化关键能力,培育学科素养。
  1. 强化估算法,突出科学创新的途径
  估算法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而且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尤其在物理学研究及创新方面,估算法可以使物理学研究具有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它是发现新事物,建立新概念、新理论的桥梁。
  2.强化物理图景建构能力,培育科学思维素养
  通过画图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既是间接参与实践的过程,也是通过对图的观察和构绘来替代对实际物体的操作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建构物理图景的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决定因素及丰富道德情感、完善人格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识图、画图及用图建构物理图景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试题的热点。
  3.强化科学思维,突出科学推理及推导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学科命题专家这样评价试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第25题重现“金粒子”问题,突出综合性、逻辑推理及论证推导。
  总之,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较以前高考试题发生的变化,正是验证了教育部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时教材局负责人在教育部网站上发布的消息。因此,在今后的高考备考复习中,广大一线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聚焦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包括作业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完整体系,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业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学生需要的、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呢?作为教师,如何设计让学生感兴趣,乐意做的、新颖的作业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作业设计要“活”  以往的教学,更多地会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为知识
期刊
十月是关中平原最为美好的季节,秦岭北麓密密层层的树林和渭河流域郁郁葱葱的庄稼,经过浅秋淡淡的清霜之后,呈现出鹅黄色,不久又渐渐转成异常艳丽而醉人的红色。呵,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喜庆节日。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回望我国基础教育一路走来的伟大历程,不由赞叹,眼前一片灿烂。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已经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期刊
作为一名老幼教人,很高兴政府终于站出来谈“幼小衔接”。今天,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在幼小衔接中做最好的自己,做最适宜的教育,做静水流深的教育谈以下观点。  一、读懂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幼小衔接是否顺利,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幼儿园不能 “一刀切”式的结束游戏教学,小学也不能让孩子直接驶入正规学习
期刊
问题:  作文是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学期至少要完成八篇作文和十几篇日记,但在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只要提出写作文,大多数学生就会觉得头疼。对此,我在班里做了一个调查,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将其看成是一项负担,这其中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百分之三四十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看来要解决这个困难,首先应解决材料来源问题。由于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厚与舒
期刊
教师因工作性质本身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而成为职业倦怠的重点人群。终年忙碌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作业、参加专业培训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劳身劳心,如果缺乏内驱力,就会对这项工作失去兴趣,进而产生厌倦情绪。针对教师职业倦怠,传统做法在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这远远不够。多年来,我校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了教师职业倦怠。一、专家导航,传播正能量  在
期刊
内容聚焦大概念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概念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基础,也是生物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能准确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不能充分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导致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生物学概念,如何在解
期刊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性质。因此,想要实现课程目标,关键在于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多年来,我基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初心,不断探索和完善“六环节课堂教学法”,为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一、 “六环节课堂教学法”的基本操作  1.情境导入。情境即背景,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欲望和兴趣,情境导入是上好一堂课
期刊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完美地解释了阅读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从此入手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联系,引发共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一、提供背景,建立联系  与作者不是同一时代,没有和作者相似的人生经历,就不能全面理解作者的文章,就更不用说深入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境和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更何况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因此,提供作者背景介绍是十分重要的。比如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
期刊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小学中段数学探究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DKT5157。  探究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作业,体现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有机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式表达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笔者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探究作业设计和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形成了探究作业集。在此
期刊
晚清民国以后,随着“史界革命”和“新史学”的兴起,历史教育的地位得以提高,相关研究也得到比较深入的展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性质、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任务的变化,中学历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度重视历史教学方法,进而逐步形成了历史教育学。1949-1966年:“历史教材教法”探索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国人的工作热情,焕发了国人的创造精神。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在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