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瓶颈\新路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33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次到兰州,是来学习和交流的。
  《飞碟探索》创刊30年来,已成为中国UFO探索的最大平台,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UFO是一片充满未知之谜的蓝海,而好奇心正是驶向这片蓝海的精神力量;相对于人类已较熟悉的红海领域,蓝海有更大的挑战性,可以激发活力。
  通过40年对中国UFO事件的深入调查和定量分析,我发现其中有一二种UFO可能与外星飞行器有关。如果我们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分析,找到了外星飞行器来访地球的更有力证据,那就能改写人类的历史,其意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探索UFO还可能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造福于人类。同时用科学方法破解一些UFO现象并进行科普宣传,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提高公众识别伪科学和迷信的能力。
  
  一个机遇
  
  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重要的机遇,这次机遇来之实在不易。1999年以后,UFO研究受到了相当大的压力,2003年,CCTV重新播放有利于UFO探索的节目,《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也先后播放或刊登了不少有利于UFO研究的节目或文章,体现了以开放态度科学探索未知事件的精神。主流媒体的宣传不仅为UFO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而且扩大了UFO研究的影响力,并加深了UFO调查研究的深度。
  
  一个瓶颈
  
  然而,几十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UFO研究,主流科学界依然是怀疑者居多。究其原因,除了有些人打着UFO探索旗号搞玄学、伪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还鲜有UFO学者能拿出可信的事实依据,并拿出可信的科学分析。
  正如《天外智慧》一书一针见血所指出的:“我们不能否认,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得到证明其存在的严肃的记录。所报告的目击UFO都仅仅是看见,而且只是几次单纯的看见,这同真正的科学观测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无论如何,如果有一个UFO被真正证实的话,它将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共同财富的一部分。我们能说的只是:科学家原则上是不反对UFO的。
  “……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天文学家已经预先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但是,他们没有试图去猜想距离,不像大多数沉溺于UFO的人,他们一般会犯这种致命的错误。斯梅特和海因诺特考虑了很多的可能性,从在高度为几千米上空的一架飞机,到在几万千米远处运动着的一颗彗星。由于不知道真正的距离,所以,这个我们看起来20大小的物体,其真正的大小可能介于100米~1000千米之间。这种差别是巨大的,人们怎么可能对UFO的本质下什么结论呢!”
  在中国,有不少人认为UFO现象是缺乏实证、太过虚幻、具有伪科学倾向的现代神话。
  
  一条新路
  
  为此,我建议抓住机遇,集中我们的优势力量,拿出可信的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突破瓶颈,争取经得起检验的重大发现。具体说,这条新路就是建议《飞碟探索》、央视等主流媒体和UFO学者、爱好者一起,以适当的形式联合,以开放的态度科学探索UFO,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从科学角度看,UFO探索首先是一门观测科学,若没有可信的观测事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0余年来,中国出现了多次重大的UFO事件,积累了较多质量较高的观测资料,其中一部分已在《飞碟探索》登载过。发生在中国的这些重大UFO事件,其研究价值已超过闻名遐迩的美国罗斯韦尔事件。为此,我建议贵刊对这些重大UFO事件分阶段组织专栏分析、讨论和辩论,以形成拳头,有力地促进飞碟探索。
  UFO研究切忌缺乏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的空话和大话。我想,我们有能力提供可信的质量较高的观测事实,有能力提供定量分析的科学数据,能回答《天外智慧》的作者让?赫德曼的质疑。
  对这些重大UFO事件可一次一次分别搞实些,搞深入些,不必同时推出。首先公布事件的综述、全部质量较高的观测报告和调查报告、已有的不同学术观点分析文章,并欢迎读者积极参与补充、分析、讨论和辩论,欢迎各界人士科学质疑,使《飞碟探索》成为国内外聚焦的UFO探索互动平台,创造出更强的科学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飞碟探索》组织完成这些重大UFO事件专栏分析、讨论和辩论后,建议出书,这样就能产生更大的影响。
  建议《飞碟探索》杂志及时关注新近发生的UFO热点事件,以广大UFO学者、爱好者关注的热点作为切入点,开展开放性的讨论。
  
  一个问题
  
  什么是UFO探索的科学理性?
  既然打着科学探索的旗号,而不是玄学的旗号,就与其他科学探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科学与伪科学的分野是:
  1 探索的文章和论点是必须能够证实或证伪的,是重客观事实依据和重科学依据的。而伪科学经不起实践检验,具有不可检验性,具有玄虚性,却打着科学的旗号。
  2 科学探索的文章和论点是欢迎科学质疑的,不可科学质疑又打着科学旗号的是伪科学。温家宝总理最近在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应营造敢于怀疑批判的环境。
  3 科学探索的文章和论点是在上述科学理性基礎上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同时又要经受实践反复检验。
  4 科学已进入定量分析时代,定量分析方法是证实或证伪的很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发现新事物的重要途径。有些现象,看似可用已知的自然现象或人为现象解释,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就可能发现是新的现象,就可能敢为人先、敢于创造。
  真正的用已知自然现象或人为现象难以解释的UFO事件,需要质量较高的观测报告,需要科学的定量分析,并给出基本的参数,包括距离、高度、速度等,这样才有较高的公信力。
  2011年5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报告,其精神就是在科学理性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
  为此,我赞成原任理事长查乐平1986年指出UFO文章是必须能够证实或证伪的意见;我赞成潘君骅院士的“探索未知的事物是人类的一个特点,我们应该把UFO现象的研究引导到严肃的科学的研究轨道上来”的意见。
  UFO科学探索属于科学范围,不管官方还是民间性质,同样适用上述标准。它们有客观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的探索,但客观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还相当少。对这类敏感问题可先在内部探索,并注意实践检验。因为没有策略,一个探索事业很难成功。
  把握好开放和科学理性、策略这二个度是今后UFO研究事业成功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人体特异功能失败就是应引以为戒的例子。
其他文献
一直记得1981年5月的一个晚上,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直径30余厘米的黄色UFO拖着3米多长的橘黄色光带,在我们山东省利津县第三中学上空无声飞过,飞行时间大约5分钟。当时,我们全班连同正在晚自习辅导我们语文的黄全禄老师一起惊奇地大声喊:“飞碟,飞碟!”那个晚上,我们250余名师牛沸腾了,在议论着关于飞碟、百慕大的种种传奇……
期刊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于18世纪下半叶由提出来的“星云说”,描述并详细论证了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星云说”用自然界本身演化的规律性来说明星球演变的一些性质,为天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到今天,结合丰富的观测资料,加上运用各种科学原理和方法,“星云说”有了崭新的面貌,发展成了论述从弥漫星云一恒星一红巨星一行星状星云一白矮星的一系列早期星球演变过程的学说。  但是,“星云说
期刊
英国南部的南安普顿港,2004年1月8日,海关大钟在午夜整整响了12下。从离码头不远的南安普顿港大酒店里冲出一个人来,他叫韦斯曼,他要乘坐世界上最大的“玛丽女王2”号豪华邮轮去美国,0时5分出发。这艘世界顶级的豪华邮轮可搭载2600名乘客,首航要横渡大西洋去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韦斯曼昨晚喝多了点酒,头有些发沉,刚才在旅店里差点睡过了头。醒来后他匆忙办了退房手续,便玩命般向码头跑去。尽管南安
期刊
当科学家在1998年发现宇宙正以加速中的速率膨胀时,暗能量能解释这种观测结果的可能性引发了关注。但在理解暗能量实际上是什么时,却没有多大进展,因此对某些科学家来说,这个想法反到成了一种问题而非解答。意大利INAF的物理学家马萨莫·瓦莱塔表示,这个概念对标准宇宙论而言是一种特例元素,并且缺乏任何物理意义。瓦莱塔是寻求宇宙加速扩张新解释的众多科学家之一,那涉及反引力的某些形态。  “宇宙空洞在观测上众
期刊
12 当太阳和地球排列在银河系平面上,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否会引发某些事情?如果考虑到黑洞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银河系中心的确存在巨大的黑洞,像其他高质量密度的黑洞一样能够对其他星系产生引力作用。但是,银河系中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大约30000光年,所以黑洞对太阳系和地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银河系平面及银河系中心没有什么特殊的能量,能对地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考虑到银河系平面的影响
期刊
在这个日趋变暖的世界里,热带海洋中的食草动物肯定会面临更加有限的食物来源。根据一项新研究,随着海洋温度的上升,食草动物赖以生存的类似植物的微型有机物将离开热带地区,朝极地迁移。研究论文的作者估计,到2100年,多达1/3的热带浮游植物会被赶出热带地区。  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大卫-哈钦斯说:“浮游植物在好几种化学循环和养分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要么使二氧化碳在食物
期刊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种种有关UFO原型及其乘员的說法搅在一起,形成一片混乱的局面。世界各地的目击报告中相继提到在UFO附近或内部目击到酷似人类的生物。但令研究者困惑的是,若从常识上来考虑,这些类人生物的形态、大小、外观及行动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不能不让人相信类人生物——外星人——是的确存在的。1952年7月31日,目击者在意大利伯尔尼纳峰拍摄到UFO及类人型外星人的照片,引
期刊
日期:1979年11月9日  地点;英国苏格兰利文斯顿  报告类型:标准事件  海尼克分类:CE3  物体形状:圆形  目击人数:单人  事件特征:着陆、类人体/乘员、嗅觉/气味、动物反应、物理性痕迹、目击者照片  在1980年《公报》第28期第8号内有一篇初步的报告,这边报告讲述了一起被称为“西洛锡安遭遇”的事件;一位苏格兰林业员和一个奇怪的物体,还有一些同样奇怪的小物体,或者说是个体。《瞬间空
期刊
备注:  我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新威斯敏斯特,与萨里一河之隔。那天看到一个闪烁着橘色亮光的飞行物在萨里上空盘旋……我抓起相机开始拍摄,因为光束看起来只是盘旋而并不移动。不一会儿它就开始向西移动,并闪烁着由橘色变为白色的光。然后它就飞到一栋建筑物后面,看不见了。因为快速移动和连续拍摄,视频里有些镜头模糊不清,甚至有些诡异,我没法看清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以前从未见过UFO。  有可能是传统的人造飞行物或
期刊
目击时间:2012年10月18日约20时  目击地点:湖北,武汉  目击人数:多人  飞行物数量:1个  飞行物形状:它的形状像长方形。又像一个锥体  飞行物颜色:绿色  飞行物高度:不确定  白天/夜晚:夜晚  天气:晴  目击者姓名:梅香生备注:  当时我在院子里散步。大约20时,我不经意间抬头望天,只见东北方天空中有一些云彩。忽然从云层中冒出一排发着绿光的物体。开始我以为是飞机的灯光,但仔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