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嘉年华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won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人的“日与夜”是在林忆莲与张学友对唱中穿梭的地下铁,是许鞍华电影里三代人的日常琐碎于沉浮。但也有一种典型的香港昼夜,是忙碌的白昼落幕,夜场继续欢动——这种港式活力正藏在这个于游乐与度假节奏中飞转的年轻两口之家里,时刻百变是主人的性情,也是这个家的设计。



  复古茶几曾是一张古董衣柜的底座,近百年前的赛车海报被用心装裱……家具与物件的来历不一,共同织补出主人盎然的兴致。





  向来喜欢港岛南区,葱葱林野,被群山环抱着,在连绵延伸向海平线的美丽海滩上,人总是可以变得清闲无争起来。那天来到这座南区宅子时,我全然抱着度假的心情,推开大门即见到挑高充足的中庭空间,果然没有失望,这注定会是一次愉快的访谈。夫妇主人在中国香港、巴厘岛跟英国各有一处住所,这座香港宅子的装修在过去十几年尚未改动过,二人个性开朗、有趣,希望能来一次大改变。





  主人巴厘岛住所之外的海景在香港家中跃然再现,兴许这是他们的“任意门”,卷帘升降之间,不经意在两个家之间“穿越”!



  主人对赛车的热情贯穿家中各个角落,小车与小人模型活灵活现,如大好春光奔赴一场游驾嘉年华。





  从入口玄关往下走一层,便是男主人引以为傲的游戏室,日落后,这里也是男女主人举办派对的地点,充满夜的魅力。男女主人都是好客之人,会不时在家里举办派对。在重新装修之前,这里只有简单的白墙,欠缺个性。“与主人沟通时,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他们的收藏了。他们有许多运动系列纪念品,包括怀旧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摩纳哥大奖赛版画、签名橄榄球球衣和复古船桨等,还有关于电影、音乐的收藏,真的很棒!游戏室也提供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酒吧游戏以及复古玩具:撞球桌、弹珠机、飞镖靶、桌上足球和老式电脑游戏,还有Rock-Ola自动点唱机和几把吉他呢。这里主要是男主人的天地,我们就想,为何不把它变成一间英式绅士俱乐部(Gentlemen'sClub)?”于是,昔日洁白的墙身都不见了,换成了大胆而强烈的色彩配搭,浓郁的内涵极符合男女主人开朗、温暖和友善的个性。考虑到功能性,Mary还特意将地板换成木纹胶地板,以便于几年后揭起更换,即使举办再多的派对也不怕。
  可能我也是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这里的每一层都让我感到驚喜,就像在寻宝探险,不断在发现,惊叹连连。宅子本身的格局就很有趣,住宅主要有3层,中间夹着几个半层,几乎每个半层的功能都有所不同。代表主人受访的Haven Design室内设计师Mary、Wong说,设计时兼顾空间格局,决定从底层的游戏室到顶层的起居室营造出“由至暗抵达光明,亦即从黑夜到白天”的感觉。




  也是因此,当我们拾级而上来到顶层的起居室时,阳光乍泄,度假气息满溢。设计师利用深浅不一的蓝调与白色拼色,加上大量玻璃窗增加了采光度,营造出度假般的氛围。卷帘上的风景正是主人巴厘岛住所窗外的景致,当卷帘放下时,男女主人可以在这里回味巴厘岛的阳光与海滩;若把帘子往上卷起,则能将屋前的大海美景尽收眼底。向上走,来到女主人最爱的卧室连卫浴空间。女主人喜欢木头,所以地板、床背都选用了胡桃木来提升质感,而偌大的定制衣柜采用皮革和窝钉雕琢细节,“我喜欢将不同的材质放在一起,木料、皮革、金属,只要配搭得宜,加起来可以让空间感觉更丰富”。来到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刚才在游戏室是满满的玩乐气息,踏入卧室与卫浴间时,心情却不由自主地平和下来。浴室延续了深木色主题,细心留意会见到条子纹的玻璃跟金色点缀,低调、奢华。这里原本是开放式设计,Mary加设了一道滑动门,将两个区域分隔开来。最抢眼的是来自阿拉斯加的红雪松日式浴缸,做工细致,完全表现出重视细节的质感美,也成为女主人放松心情的小天地。
  在高挑的中庭里挂着3盏醒目的巨型玻璃吊灯,细问之下,原来这是专程从捷克运来的人工吹制玻璃吊灯。“主人曾在英国旅途中见过它们,却没有机会把它们带回来,借着这次重修,他们再三拜托我们团队把3盏玻璃吊灯从捷克船运回港,当时还需在室内搭棚才能成功安装。”
  Mary认为一个家是非常私人、个人化的产物,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显示主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整个空间都是根据主人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来设计的。一间宅子,却集不同风格于一身,让主人随时在不同的空间中转换心情,或许正是因主人本身就是百变的人吧!当一对风趣、友善的主人遇上同样喜欢新尝试的室内设计师,成功打破既定的框架。Mary说,家的主人很喜欢她的设计,正在把书房重新整修成具英国风的书室。“一个家,最重要的是可以反映主人的个性、喜好跟生活方式。看到这座格局奇妙的房子,你大概也能捕捉到男女主人的轮廓。”



  女主人最愛的卧室连卫浴空间,深木色的调子,很讲究质感,令心情不由自主地平和下来。
其他文献
说起老上海,记忆里浮现的总是张曼玉的款款旗袍和留声机里飘散出的周璇委婉动听的歌声,这些总带着一些衣香鬓影的幻影无不将人带入那个风情翩翩的流金岁月。走进上海的升平街,光听名字就有种歌舞升平的祥和意思。漫步其间,市井和历史感交织,给足了我们想象中的老上海味道。升平街建于20世纪20年代,说是街,不如说是茂名北路上一条宽阔的弄堂,这条长不200米的弄堂延续到升平街91号就结束了。如今这条街上有枝叶繁茂的
期刊
在如今的設计界,环境保护已不再是空泛的口号,不少行业先锋已经将“可持续发展、可回收、可再生”的意识融入他们创意的源头,让好的设计更添一份生态责任感。让我们一起看看木材、纸张、玻璃和金属这些可以循环使用的原材料,在设计师的手中如何幻化为兼具美感、实用性与生态责任感的好设计!对页墙壁上的木饰面来自ALPI。定制边桌“Green”Systems来自符合严格环保标准的Porro,之所以得名“绿色”,是因为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安邸AD》与“设计上海”展会合作的“中国设计新星”评选中,有一位女生的作品全部是以塑料回收再造材料完成的,配色、圖案、器型都不错,有位国际评委问她这些材料是在哪里再造的?“家。”她涩涩地回答。“It’s homemade!”老外很幽默!显而易见,这和自家外婆手工制作的“homemade”面包、果酱绝对是两码事。作为设计师,这位同学的环保理念可嘉,产品的开发思路却显然太过幼稚,也难说,
期刊
剛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日本。带女儿第一次去日本,就因为四年级的她近来极度崇拜日本文具。去日本看文具!?这会不会让小姑娘的视野一下子聚焦得太细太小,从此开始小家碧玉?虽然私底下对此一直不很肯定,但假期总得有个目的地,日本终归也是该去了。  带上压岁钱,在那著名的文具大楼“伊东屋”一泡就是一整天!满载而归的她回到家里,把她收获来的宝贝摊了一地。“妈妈,我往哪儿收它们呀?我的抽屉、柜子差不
期刊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午后,我们从北锣鼓巷的最北头踱步至一幢长租公寓前。有人在乒乓球桌边鏖战正酣;也有人骑在健身脚踏车上晒太阳,车身与大小咖啡Logo的“克莱因蓝”相同,配上明媚的鲜黄色;在院内一周弧形长椅上,坐着三三两两喝咖啡的人,护栏与扶手处零散地装着若干小铁环,人们若想腾出手来,便可以把咖啡杯搁在环里。原来,这个自带康乐设施、如露天小公园的场地是大小咖啡专门定制的。这家店不仅像联合创始人张一芃所说
期刊
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米其林二星餐厅Terra近日落地上海,作为它的全球首家分店。Trra上海试图在闹市中打造出隔世的山巅之境,让来客掀开薄纱幕帘,便可进入萨伦蒂诺山谷的生活场景。这里的一餐一食皆是自然孕育出的珍馐美味,传递着人类和自然的彼此问答。  Terra意為“大地”,由Atelierl-N-J打造的室内空间也围绕这两个字展开,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它的本意。为了本真地还原萨伦蒂诺山谷的景致,设计师I
期刊
微风市集静悄悄地潜入了自古以来商贩集中的前门西兴隆街,这里是近年政府试点升级的核心地段,已有几家咖啡馆、服装店扎根于此。未来以北工作室是为微风市集操刀建筑改造的团队,两条街之隔的春風习习图书馆也出自他们之手。把着街角的两幢形态接近的灰色小楼由白色一体的外墙整合连接起来,成为这条老街上辨识度颇高的建筑。从三面通透的大玻璃窗望进去,琳琅满目的蔬果娇艳欲滴,让老街坊们立刻辨认出这幢清新小楼原来是个菜市场
期刊
“在我们办公室里,洗手间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饮的。”Element Plus的联合创始人Edie Hu在会议室里一坐定,便兴致勃勃地聊开来了。作为一个集合了全球众多设计办公家具的著名品牌,采访开头聊的并非全新展厅内的产品。“作为代理商,我们希望推动产品端和使用端两方面的发展。”借由这次搬迁办公室的机会,Element Plus将整个公司的空间设计做成了美国WELL认证的办公空间。这个由国际WELL建
期刊
1.夜游新去处  全球照明领导者昕诺飞最近宣布.已完成上海外滩万国历史建筑群核心区的灯光改造工程。“我们很荣幸能参与外滩亮化改造项目.用灯光演绎百年外滩故事.进一步挖掘提升区域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向公众呈现一个全新的‘夜上海’和城市名片。”昕诺飞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王昀表示。2.把舞台带回家  最近.英国的摇滚传奇品牌Marshall在上海设计共和推出“把舞台带回家”主题展览.也让家成为音乐
期刊
很多人对Arthur和MINIWIZ小智研发的了解是从成龙大哥与国家地理合作拍摄的那一支环保纪录片开始的。然而早在那之前,Arthur与他的团队就已经是身经百战的环保斗士了。拥有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身兼MINIWIZ创办人和执行长的他,却在名片上用“master toilet cleaner(厕所清理大师)”来称谓自己。当问及为何建筑学科班出身却选择走环保材料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