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间的“两不”协议有效吗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 王景龙
  编辑同志:
  我们小区的张胜和李春均为退休的丧偶职工,前不久经人撮合走到一起。为了保证婚后生活的“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对方、互不给对方“增加负担”,在结婚登记前,经张胜提议、李春同意,他们作了一个书面约定:婚后各自经济独立;柴米油盐等生活费用均摊;互不尽扶养义务,发生重大疾病,自己负担不了由其子女负担,不让对方负担;双方各自生活自由,对方不得干涉各自私生活。婚后不久,李春因中风卧床不起,张胜抛下李春与外地一女子田艳同居。最近李春的女儿代李春提起诉讼,要求张胜尽扶养义务。张胜则起诉与李春离婚,李春要求张胜支付不能报销的医药费,给予经济帮助。请问:像他们这样,二人有“互不尽扶养义务”、“互不干涉私生活”的约定,李春的请求还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读者:李××
  李××同志:
  夫妻结婚时,可以对夫妻婚后财产制、夫妻婚后家务的负担等事宜作出约定。夫妻约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夫妻之间不得约定不尽扶养义务,约定不得违反一夫一妻制原则。夫妻扶养是指夫妻之间经济上供养和生活上扶助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婚姻内在属性和效力对主体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双方当事人从缔结婚姻开始就共生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婚姻家庭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存在的基本保障。夫妻扶养从合法婚姻有效成立之时起产生,至合法婚姻有效终止时消亡,在婚姻关系有效存续期间的整个过程一直存在且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扶养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夫妻实行分别财产制,一方无力供养自己,另一方应拿出属于自己的财产予以扶助,这种扶养义务夫妻不得利用财产约定而规避。对此,《婚姻法》第20条明确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至于一夫一妻制原则在《婚姻法》第2条中有规定。违反法定的扶养权利和义务之规定、违反一夫一妻制之原则,这样的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张胜抛下患病之妻李春不管,是一种遗弃行为,重者要构成犯罪。张胜、李春婚姻关系存续,李春完全有理由要求张胜对其尽扶养义务,支付其无力支付的医药等费用,张胜有能力支付必须予以支付。张胜在与李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同居,张胜与害病的李春离婚,按《婚姻法》第42、46条的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张胜应当依法给李春适当帮助和损害赔偿。
  (文中人名为化名)
  
  
  
其他文献
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眼科中心教授 主任医师 罗兴中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因白内障致盲者约有1600万至2100万人,我国目前约有500万白内障患者。   白内障是怎样得的   人的眼睛在瞳孔的后面,有一个透明的、呈双凸形的小“透镜”,这叫晶状体。凡是晶状体发生混浊,变成不透明,就叫做白内障。白内障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老年性、先天性、外
期刊
文 宗平(北京)   上海世博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国际盛事,而且强烈地打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迹。它以世博史上罕见的激情引发了世界对中国举办这场人类文明成果盛会的热切赞誉,推动世界各国相互交流与借鉴,同时吸引人类社会对最先进科技成果的关注,启迪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   科学发展:人类共同的梦想   自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园后,世界平面媒体、电视、网络上这样醒目热烈的标题令人目不暇接:《走向繁荣
期刊
文 马广志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的口才家。在革命活动中,他以演讲和口才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宣传革命思想,联络有志之士,组织革命团体,发动革命斗争。其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的机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打麻将很像我们革命起义”   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孙中山转移到上海准备重整旗鼓,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有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4个人打麻
期刊
文 徐金源   老伴把两年前买的、至今通话尚好的小灵通换成样式别致的新手机时,洋洋得意,如鱼得水。见她对新手机如此钟情,我感慨良多,尘封的记忆又浮上心头,那些“天荒地老”的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   20年前,因工作需要,我去邮局申请安装了一部电话,支付包括话机在内的初装费1200元,比我一年的工资收入还多。当时除了机关单位和少数领导干部家庭外,平头百姓家几乎没有人装电话。我家的电话便成了稀罕物。
期刊
文 张祖雄   今年10月1日,是伟大祖国61华诞,全国都在欢庆这个日子。我家里哥哥嫂嫂、两个妹妹和我也在张罗着生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都是这一天过生日。   我们一家五口人为什么都和共和国同时过生日?   1949年8月4日清晨,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准备吃早饭。忽然,自家喂的大花狗突然咬着大哥的裤管撕扯,大哥把它踢开,它又冲向前把大哥的腿狠狠咬住,接着嫂嫂和两个妹妹相继被咬。我放羊回来,走进家门
期刊
文 黄其庄   每次到海边旅游,我不但喜欢看涨潮,也喜欢看退潮。退潮时,只见潮水一拨比一拨更舒缓,更文静,当最后一拨潮水退尽的时候,大海把五彩缤纷的贝壳、海螺壳,还有那青绿青绿的海白菜和酱紫酱紫的龙角菜都留了下来,点缀在被潮水刻成涟漪式花纹的、灿如碎金的沙滩上,活脱出一幅幅巨型工笔画。微风拂来,一种大海所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立在海边,久久不愿离去。   由退潮我想到大千世界种种“退”的现象和行为
期刊
文欧阳球琳  我小时候有一半日子生活在外公家。外公是畲族,外号“茶壶”,一生嗜茶如命。据说他的祖先是种茶、制茶能手。他家从福建汀州府武平县梁山迁来江西庐陵(今吉安)梅溪,便带了一包茶种布下在梅花山一块凹地里,之后长出的茶树,与众不同,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沏在茶碗中,香气四溢,味醇解爽。我的外婆是制茶能手,品茶行家,不管哪种茶叶,经她口里一嚼,便能辨出它的产地、名称。我幼年常跟着外公外
期刊
王玉哲口述王高岩整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都配有专门负责记录领导讲话的工作人员,叫做速记员。我当时是中央办公厅速记室的一名速记员。   中央办公厅的速记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不仅政治条件要好,而且都经过严格的专门培训,每分钟记录能达到180字以上。   我们中央办公厅的速记员,主要负责记录党中央领导同志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但当时中央办公厅却规定,速记员
期刊
庞荣峰口述钱国宏整理  1949年10月1日,古老的北京城内举行了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南侧防空高炮阵地上的四门高炮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一位24岁的战士高度警惕地守候在其中一门大炮的旁边,目光炯炯地?望着天空。他暗下决心:“敌机胆敢来破坏,我就坚决把它打下来!誓死保卫开国大典!”??这位青年战士就是庞荣峰。   岁月如梭,当年风华正茂的庞荣峰如今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但
期刊
文 陈福春   当你走进横峰县葛源镇敬老院,你就会在这个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庭院里,见着一位时而修剪着树枝花草,时而搀扶着老人散步,时而同老人拉家常的中年男子,他就是院长周国彪。   2003年7月,镇党委书记找周国彪谈话,要他出任敬老院院长。毫无思想准备的他,思绪万千,彻夜难眠。当时的敬老院里杂草丛生,老人的五保金每人每年只有600元,庭院经济只靠每年养几头猪和种几垄蔬菜来支撑。老人每餐只吃一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