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拨琴弦 唱响语文之美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篇至情至善的美文,奇幻的把世界改变,寻访竹林幽径,手掬清泉碧流,一任清风拨弄舞动的思绪,听鸟儿啁啾,看鱼儿嬉戏……一种妙不可言的情感氤氲全身,心儿也随之空灵而快意。把语文之美如画般呈现,撩拨起欢乐的心弦,永远是语文老师的课堂追求。怎样才能完成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架构,以美的文字唤醒美的情感,真正让语文变为孩子们的精神快意,人格提升的美味佳肴,我从以下方面作了尝试和努力。
  一、美读激趣 情境引入
  散文、诗歌格调高雅,意境优美,情感醇厚,哲理隽永,很适合感情朗读,教师的感情朗读,可以给文字着色添彩,唤起孩子们想像,调动他们对作品的探究兴趣,初步的引领也挑逗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牛犊精神,他们也在稚嫩的朗读中,谱写着属于作品,也属于自己的一首曲谱。或急或缓,或高或低,低回婉转中种下了热情,幻化成一步步拾阶而上的冲动。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孩子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不畏艰辛,不惧挫折的勇气。《斑羚飞渡》的飞渡场面,学生王逸倩的奶声奶气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她对羚羊命运的切切关注,以及对老斑羚从容赴死,大义凛然精神的敬慕和叹惋。《猫》最后几段作者内疚的心理,孩子们读得字字泣血,使作品充溢着无穷的悲剧力量。表情朗读使孩子们走进了作品,不再漠视一种叫做情感的东西。
  二、美品成画感官互移
  鲁迅的《社戏》里,美丽的江南水乡夜景是作者童年的一段段欢乐回忆,黑魆魆的起伏的连山,飞溅着水花的澄澈的小河,夹岸青葱的豆麦,或明或暗的渔火,影影绰绰的戏台,悠扬悦耳的笛声,一船快活的孩子……使画面简单凝练,极具水乡气息,课堂上让孩子们水彩勾画,孩子们兴趣盎然,相互指点,补充画面。不仅抓住了景物特征,也理解了作者看戏时的心情,老师一个狡黠的美术作业,使孩子们动口,动手又动脑。多种感官的调动,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字无穷的表现力,获得了艺术的熏陶。
  三、美研名段经典咀华
  一篇文章总有摄人魂魄的东西,总有点亮眼睛的所在,它是文章长盛不衰的生命支点,也是设置题点,捕捉作者写作意图的根本,对经典段的处理,要思谋细致,由表及里,确定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弄懂含义,也就是拿到了打开文章隘口的一把金钥匙。
  设置问题丝丝入扣,关键词结合上下文细细揣摩玩味,从写法,从情感,从道理多种角度触摸,教给学生鉴赏品析文章的方法,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培养了解决课外问题的能力,也从深层次和作者作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藤萝的恣肆繁盛、流光溢彩,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欢悦和振奋。前几段关于藤萝的描写,应该作为名段仔细品读。这个部分处理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乐趣,调动欢乐的情愫,无声的想象自然铺展开来,进入紫藤萝的淡紫色的视觉冲击与嗅觉陶醉之中,而且让学生学到了写景状物的写作技巧,知道如何驾驭语言,运用修辞为文字着色加味,学会用语言装点精神乐园,进而爱上文学这个尤物。可谓价值不斐﹗有的老师在这部分的处理上是这样安排的,仅仅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描写藤萝的句子,学习鉴赏方法。这对刚升入初中的小孩来说,犹如看诗经,太高深﹗老师也很容易把文章教成死的东西,学生听得没劲,主动性不够,回答问题的热情不高。即使应和一下尴尬的老师,也是照教辅资料云云,没有自己个性的体验,很难领略文学作品的美妙。我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排除了以上消极因素,从层次、语言、情感上都有涉及,比如开始把问题抛给学生:要写藤萝得有一定的顺序,要是让大家写,你将依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藤萝的什么部分比较好?然后再读书与作者的思路比较看看是否不谋而合?思考后读书,读书后讨论,形成共识:“我不由得停住脚步。”说明作者由远而近走近藤萝,远看自然看整体概貌成印象,切近细看局部工笔描画。由文解文,有了突破口,先整体写又该从哪个方面写呢?局部写写藤萝的什么部分?第二个问题就有了。学生感情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关键词也抓住了。“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自然整体写一树﹙花瀑﹚;“每一穗花”自然局部写花穗;“每一朵盛开的花”自然应该更细绘形绘色见情感了。来个词:花朵。接下来就要看怎么写好藤萝了?对,运用比喻扮靓语言,调动了联想,构置了意境。每一部分都把藤萝比成什么,像吗?这个比喻中你又看出藤萝的什么特点?瀑见势,言其盛,观其闹,恣肆风流,辉煌灿烂!帆见其活力,舱见其饱满,笑容见其丰盈。读中的想象,汇成了一条满载欢乐的生命河流。荡漾着作者和小读者清浅的笑靥,这样的阅读引领,无疑送学生登上了一排轻快的竹筏在翠石清流间漂荡,心中的惬意洒脱自不必说。
  四、美谈收获 指引成长
  走入文本,是一次精神旅行,途中景物愉悦了双眼,途中人物丰富了人生,途中所得睿智了头脑,学完每课,都让学生心有所动,明白人生是非,指引成长方向,畅谈收获,既是一次作文练笔,又是一次思想大洗涤,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表述观点,或剑锋犀利,或生动设譬,或情感摇曳,让学生不屈此行,走出文本,点亮前行灯塔,在茫茫水域依然坚守心中的明亮。
  比如《端午的鸭蛋》教后可安排学生写写家乡的风俗,让学生亲近乡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俗文化的高尚情怀。学生的小练笔中几篇写得趣味盎然,童真纯厚。刘佳伟同学的《除夕吃饺子》让人对年饭充满了期待,随着饺子的开锅后香气的弥漫,烟气的飘散,滋味便在嘴边化成了津液。吃钱饺子心里的紧张,对别人碗里的顾盼,动作描写、心理刻画细腻传神;李琳同学的《端午的香包》香包的制作工序写得井然有序,而且其中也缝进了母亲对女儿的浓浓爱意,女儿对亲情的美好回味。文笔清新细腻,让我和同学们眼前一亮……
  一次次午后小酌的悠闲叫语文,一次次相濡以沫的关爱叫语文,一次次悲天悯人的善良叫语文,一次次栉风沐雨的坚强叫语文……在语文之林中穿行,撩拨起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师这个琴师乐于做好的一件快事。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教学管理的片面做法,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创造出和谐民主、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管理;弊端;策略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课堂教学管理不仅可以
2010年9月29日,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北京举办“巴比晚宴”,掀起了一股讨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热潮.那么,什么是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哪些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
我国居民消费疲软的原因rn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我国居民的市场消费容量和消费潜力都十分巨大,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去拉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调研时指出,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要当好“后勤部长”,为科研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创造条件
2007年的春季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如今,你随意到广西各地走走.便会惊讶地发现,八桂大地的一草一木都显得生机盎然.也难怪春节前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的刘康霖先生踏上广西
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省管县”改革导致政府间关系出现了两种新变化:一是省县关系的变化。省直接对县进行管理,不再经过市这一中间环节;二是市县关系的变化。  1、“省管县”改革会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受损的地级市往往会采取种种措施来延缓甚至阻止改革的推进,利益博弈是最关键的变量。一是经济利益的调整。“省管县”改革使县获得了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容易导致县做大本县城市建设和规模的冲动,造成
人有百样,哪怕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往往有着复杂的色彩.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我们能看到抱着死去的宠物痛哭流涕的孩子,心生怜惜;也能看到蛮不讲理、顽劣难当的“熊孩子”,心
期刊
期刊
(PDA)手持电子终端技术在基层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效率,在基层统计工作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了PDA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应用过程中的
木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重要性、迫切性的介绍,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回顾和现实状况的有效剖析,对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同时结合对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分析和借鉴,从而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公司治理的内涵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