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明确工业自动化概念的基础之上,对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着重对建筑工业自动化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叙述,重点对具有代表性的自動化控制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业;自动化;现状及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迎来了不断的发展高峰。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动,使得我国建筑工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步实现越来越广泛的自动化。本文对于建筑工业自动化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对于我国建筑工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工业自动化概述
  工业自动化是在脱离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完成工作任务,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进行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自动化技术是对自动化的功能范围和实现途径进行探索研究的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自动化技术因其高效率、高精准度和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现代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2.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历程
  2.1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发展初期
  这一阶段,单机自动化的出现成为我国工业自动化萌芽的标志,各种单机自动化出现,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人工生产已不能满足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下的社会经济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自动化应运而生。硬件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是自动化的典型成果。
  2.260年代中-70年代初,发展中期
  这一阶段,市场对于产品的的更新速度、质量、大批量生产和解放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强烈,单机自动化已经落后于市场需求,因而各种组合设备出现,软件数控系统出现并广泛应用。此阶段以流水线工业发展为标志,用于铅、镗、铣等加工的自动生产线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
  2.3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完善期
  这一阶段,自动化技术适应市场和时代的需求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技术集成成为发展重点,并行工程开始引用和活跃于自动化技术领域。这一阶段工业自动化的典型特征是高科技技术的融合和提升,典型成果为柔性制造系统。
  3.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的现状
  3.1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我国“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全面市场化。过去,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与信息化相隔离,信息技术重点放在了网络、通信等产业。事实上,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业的自动检测水平和施工精准度,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于施工全程的整体优化设计和施工的实时监督,从而保证施工决策的科学高效。随着国家政策的诱导和企业自身的需求,信息化在建筑工业中的应用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推广,建筑工业的自动化不断深入发展。
  3.2建筑工业结构调整升级
  调整结构和产业化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建筑工业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和自我调整后,提高了体系结构的合理性,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代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建筑工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3技术的广泛融合
  国内的自动化产业在充分利用国内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注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一定程度的研发和创新。
  3.4我国劳动力基础雄厚
  国家在进行技改和技术引进的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也取得显著成果,为我国建筑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工程实施能力和现场服务能力强的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充分发挥了基数大、水平高、成本低的劳动力优势,为我国建筑工业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3.5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国家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近年热议的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规范了我国建筑工业的发展方向,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迎合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与实现自动化互相推动。
  4.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的发展
  4.1加强信息化,走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应与国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借用国家支持政策助力,结合市场需求和科技技术的推动,走适合自身实际的工业化发展之路。在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工业当前的自动化发展应当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指导下进行。充分运用信息化科技,对建筑施工从设计、施工到竣工后检验的整体流程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加强信息化管理体系。
  4.2推进技术创新、自主研发
  我国的建筑工业的自动化应当走“高端自动化”之路,加强制度、工序上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完善高端工业自动化软件、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开发自动化技术,健全和提升自动化系统,并不断扩大其应用是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今后的发展方向。
  5.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中的代表性控制设备
  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变频器建筑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发展的五种代表性设备,它们之间相互竞争而又相互配合,我国建筑工业的自动化在运用这些先进设备时应当注重设备间的联系和配合,充分发挥设备在提高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建筑工业工程质量和效率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各种设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5.1可编程控制器的集成化和开放式发展趋势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模块化、对工业环境的高度的适应性和联网通信的方便性的特点,为自动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控制提供了极好的实施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动编程控制器在国内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其目前的发展呈现出了两极发展趋势,一方面向针对更复杂系统用的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则向特别简单的增强小容量的自动编程器发展。其目前主要的发展着力点在于提高控制能力、联网能力、设备之间互操作能力、数据集成能力。
  5.2工业计算机的低成本和可靠性发展
  工业计算机因其运行速度快、储存容量大、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开放性高的特点而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控制装置。但是,工业计算机的价格相较于可编程控制器价格较高,因而,虽然工业计算机已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但其在价格上的劣势使其难以对自动编程控制器进行完全替代。所以,其成本的降低和可靠性的提高将成为其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5.3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管控一体化
  分布式控制系统在我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少公司也推出了将分布式控制系统与工业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进行组合的新型组合设备和系统,使生产过程的现场数据可有序无缝流通,实现企业信息管理与控制技术的无缝连接,因此,分布式控制系统呈现出了向管控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5.4变频器的高频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变频器的发展趋势是功率变频器的高频化、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目前,为实现这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对变频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PWM技术、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数字化控制技、交流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高压变频器向节能、高性能、高水平控制、高可靠性、对电网无污染、拓扑结构统一化方向发展。
  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是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自身发展特性。因而,在建筑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遵循工业自动化发展规律,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动化发展的深入和推广,以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左东坡.我国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2] 工控自动化的现状与趋势[EB/OL].(2008-06-11)[2008-07-11 ].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耗能低、效率高的新型环保材料将逐步取代耗能高、效率低、危害环境的建筑材料,迅速占领建材市场,钢结构材料在工业厂房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钢结构设计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应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工业厂房钢结构的设计方案,更新工艺技术,提高厂房的安全性、稳定性,降低建设成本以及抗震能力,成为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追求的新课题。  关键词: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  在
期刊
由于输电线路发展迅速,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现阶段输电线路塔位基本上位于山上。与平原不同,山区输电线路每个放线区段放线后,每基放线滑车中的导线受不同的水平张力的影响,其各线档紧线后的张力也不一样,因此弧垂计算时,不能简单依照设计应力下的弧垂值作为观测弧垂,而需要对观测弧垂档在连续档的情况下的应力进行精确计算,确定实际弧垂值。紧线完毕后还需要按照线夹调整值在滑车上画印,附件安装时按照画印点确定线夹安装
期刊
摘要:我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矿,煤矿安全生产中有许多十分重大的危险源,其中瓦斯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一直以来,如何防预瓦斯灾害的再次发生以及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都是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伴随着煤矿大型工作面以及巷道的生产,分站的传输距离和瓦斯传感器拉长,于此同时开采深度不断的加深,致使瓦斯变化越来越没有规律,这些都给煤矿瓦斯监控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进行远距离传输、实际处理;如何确保系统的稳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建筑施工工作重视起来。众所周知,建筑材料是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具体施工中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节约一定的建筑施工材料用料成本。本文针对当前建筑施工现状,对建筑材料管理在施工中的應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某生物质电厂的秸秆仓库为例,针对秸秆仓库中堆放的燃料具有存储空间大、易燃、蔓延速度快等特点,对其消防设计进行分析,并且从消防灭火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考虑,笔者认为秸秆仓库的消防宜采用自动消防炮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秸秆仓库;自动消防炮;主动灭火  1 概述  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不但数量巨大,而且分布广泛,绝大部分没有被合理应
期刊
摘要:当发生恶劣天气导致线路故障时,就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大面积停电事故。本文主要对输变电线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运行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输配线路;特殊气候条件;安全运行  自然界的各种天气现象,对输配电线路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这类自然现象有风、雷、雨、雪、尘、树等。各种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对我国电力设施产生巨大影响,有时甚至破坏一些电力设施。因此研究如何在特殊天气条件下配电
期刊
摘要:现代建筑中,大型厂房和物流仓库越来越多,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和格栅状管网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由于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的优异灭火能力,NFPA专门批准作为首选用于保护高火灾危险等级场所。相对于枝状和环状管网,格栅状管网不仅喷头压力和流量分布均匀、所需水源的压力和流量(泵的功率)减小;而且在确保消防功能的前提下,喷淋系统主管和支管的管径均可减小,从而大大减少了管材成本。  关键词:立体仓库;早期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机械工程材料的优选方法也在逐渐更新,并且根据相关的实践应用,总结材料优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结合不同材料的优选方法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估,进而不断改善优选方法,促进机械工作材料优选方法的不断进步。本文主要对机械工程材料的优选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发展趋势展开探讨,促进机械工程材料优选方法的不断更新。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优选法法;研究
期刊
摘要:太阳集热器系统产品质量的高低,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程度高低都是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否可以可靠、智能运行的决定因素。本文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为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工程;设计方案  在全球能源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太阳能热水工程可以保护环境,节约大量的资源,经济实惠,便于安装的优势,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积极
期刊
摘要:本文在简要阐述钢结构稳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测量数据和实验资料,对钢结构抗震设计时轴心受压支撑构件的长细比限值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轴心受压支撑长细比的钢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轴心受压 支撑长细比 钢结构 抗震设计  一、钢结构设计理论概述  钢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其设计的基本指标有两个:①构件长细比,构件长细比可以提高整体钢结构的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