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探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文章将从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应用
  一、BIM技术的特点和价值
  BIM技术的基础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筑模型的确立,再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技术模拟建筑物的真实数据。
   (一)BIM技术的特点
   总体来说,BIM技术具有五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可视化,BIM技术能够实现完全的可视三维空间虚拟设计;第二个特点是协调性,BIM技术能够同时容许不同专业、工种、部门等一起进行数据信息处理;第三个特点是模拟性,BIM技术可以进行数字化的模拟建造,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第四个特点是优化性,BIM技术既能避免传统的设计模型的错漏残缺,又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和优化设计的质量;第五个特点是可出图性,能够将三维的信息成果转化为传统的施工图纸,并且具备良好的数据兼容性。
   (二) BIM技术的价值
   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提高建筑的产出效率、预测施工的工期、节约建筑成本并排查建筑施工质量及其安全风险。BIM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三维渲染,宣传展示,能够给人真实感和非常直接的视觉冲击,极大的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效率;第二个方面是能够快速计算和测量,使得项目的精度提升,快速并准确的计算工程量,增加施工项目的预算精度;第三个方面是精确计划,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能够使相关管理部门快速准确的获得建筑项目工程的基础数据,便于为建筑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人才计划;第四个方面是多方面对比,有效管理和控制,对比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耗材量等数据,实现对建筑项目成分风险的管控;第五个方面是进行虚拟施工,有效协同,利用BIM技术与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的视频监控的结合,有效的避免了返工和整改的现象;第六个方面是碰撞检查,减少重整,采取优化工程的设计以及管线的排布方案,尽量避免在建筑施工阶段发生错误而导致财产的损失以及返工的现象,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施工质量;第七个方面是冲突调用,决策支持,利用BIM技术对数据管控的准确与及时,为管理者制订建筑项目工程成本管理、进度款项管理等方面计划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二、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设计管理方面的应用
   为了完善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企业可以引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不仅会涉及到各种专业问题,还会涉及到不同部门,这就要求设计者与各个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沟通,而BIM技术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它能够使不同工作人员共同进行数据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有效的简化了工程设计管理模式。利用BIM技术形成的建筑施工模型,能够方便设计者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完善设计方案,并及时反映给施工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在设计管理方面更加精细化,通过数据的实时共享,使得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过程不再繁琐,各部门之间更加协调,管理工作更容易进行。
  (二)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应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工程建设期间,应建立和完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施工中会存在各种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但随着BIM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BIM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对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的控制。利用BIM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创建一个有关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的信息模块,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模块,检查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的准备及储存情况,保证材料和设备的正确性,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材料不足、设备出现短缺等问题,确保机械设备在调用过程中能够得到保养和维护。施工人员利用移动设备来浏览模型,了解施工方案,对于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给每个用户,大大提高了管理速率,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到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科学化方向迈进了重大一步。
   (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在传统施工质量管理中,通常利用制作进度图表来表达施工进度,但这种方式并不严谨,不具备科学性,不能使工作人员直观了解施工进度。利用BIM技术加强对施工进程的管理,并制定准确的施工进度计划,使得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耽误施工进程,保证施工进度如期进行。BIM技术通过对施工模型添加时间维度,进行虚拟施工,将建筑施工进度与施工情况生动直观的展示出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施工方、监理方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沟通,得到一致的解决方案。BIM技术利用可视化的效果图,控制管理施工进度,使施工进度控制管理方案直观化,降低了不必要问题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减少了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人员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
   (四)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施工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时刻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安全事故的发生直接给自身家庭及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施工安全管理在施工中尤为重要。传统的施工管理只是管理人员通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通过一些实例向人员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对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详细讲解,避免施工时出现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大多数施工单位通过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如施工时有没有按照标准执行等,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建筑施工的整体施工流程包括一些细节性问题,都能通过精准的模拟来展示给工作人员。这样施工安全性就得到了保证,同时使施工人员明确了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施工地点,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利用三维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使施工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善了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缺陷。
  三、我国BIM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最近几年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BIM以数字信息模型为基础,根据需要的信息既可指导相应工作又能将相应工作的信息反馈到模型中。4D-BIM可以在早期设计阶段就发现后期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处理,用于施工阶段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以及碳排放测算。BIM技术应用就是从3D到nD的过程,nD的关键在于构建相应的管理模型以及应用方式。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BIM技术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为滞后,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不仅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国际市场的需求。BIM技术能够使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三维化、可视化、协同化,对建筑工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以便日后查阅;在BIM平台上,工程项目各参与方能够共享工程信息,使工程管理和沟通更为高效。在BIM技术推动下,建筑工程实现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指日可待,建筑业必将再次迎来高速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郑全强.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
  [2]王宇佳,王佳,于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6
  [3]宋跃荣.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
其他文献
为了保证当代多功能类型洗鞋机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应能认识到多功能类型洗鞋机的发展潜力以及研制工作重要性,并能结合多功能类型洗鞋机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本文就多功能类型
1993年2月,曾芝强来到厦门特区,成为福建省雄鹰铁路保安服务公司驻厦门火车站保安队员.7年来,他先后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13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870人,查获各类
摘要:可靠度通常指的是在保证建筑物各项性能良好运行的同时,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结构可靠度的设计还需要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能被修复的功能。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可靠性研究逐渐深入,对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可靠度的相关理论相比较,可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可靠度理论还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通过加强对可靠度理论的研究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不久前,我采访了姜昆,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台湾的。“今年两件事,事事关台湾” “说台湾之前,先要告诉你,我今年要做的两件事情。当然,这两件事儿都是由我们鲲鹏公司出面和有关
一、陕西果汁加工出口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果汁出口的经济效益下滑,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足由于看好市场前景和我省的低成本优势,加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扩大政绩的优惠
水银柱式血压计日常保养与维修,影响血压计准确度原因,分析水银泄漏、汞柱灵敏度过低、气密性差原因及解决办法.
期刊
铝合金机械设备的加工工业与传统的金属加工工业相比有很多的优点.作为一种合金的制品,铝合金机械设备加工制造更耐用,因为其组成部分有为铝等合金金属所以它的制造过程中需
封建社会,由于皇帝的宝座世袭,因此曾出现过许多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个。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 Feudal society,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