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信号智能语音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铁道通信信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地铁信号HMI报警方式的不足,开发了一套信号智能语音报警系统,可自动识别报警信息,并触发语音报警及弹窗,自动推送报警信息,提高故障信息通报效率。
其他文献
为满足新的调车作业管控需求,针对新的运输组织指挥架构,设计了适用于车务段集中管理的STP车务终端,在满足STP车务终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调车作业分析系统的部分功能。本文从技术需求、功能实现等方面对该终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网络架构、功能模块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的分析我国三级妇幼医院的患者满意度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6年至2021年5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的妇幼医院患者调查结果,对满意度指标进行描述性趋势分析,并基于第5次评估结果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2021年第5次评估妇幼医院患者总体满意度(门诊94.9%,住院98.0%)较2016年第1次评估(门诊87.8%,住院95.7%)有较大提升。医院属地类别、患者性
为了解决现有铁路专用通信网管中由于资源严重不足、设备多样导致的运维复杂、端口暴露等安全问题,研究了基于私有云的铁路专用通信网管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在武汉铁路局集团公司网管中心实施,推动了铁路专用通信领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私有云在铁路行业的落地,初步构建了智能铁路新型基础设施框架,对提高铁路装备水平,实现铁路智能养护维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的对中央气道肿瘤患者给予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圈套联合APC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中央气道肿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圈套联合APC治疗,治疗后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全部将气道阻塞解除,呼吸困难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气道腔径、FEV1明显提高,气促指数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PaO2值明显提高,PaCO2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并发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到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剖宫产足月分娩的231例女性的临床资料。统计全部研究对象并发下肢DVT的发生率,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231例剖宫产产妇中,有32例并发DVT,即本研究剖宫产产妇并发DVT率为13.8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OR=2.612)、妊娠期糖尿病(OR=3.479)、产褥期卧床时间≥72小时(OR=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结果。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手术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血肿量及双侧血肿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内硬膜下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1~
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电子联锁系统道岔模块死机故障导致道岔无法正常操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道岔模块复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当道岔模块死机时,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远程控制道岔模块进行快速复位,以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列车运行准点率。
目的脑血管淀粉样病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目前无有效的一级预防方法,一般依赖CAA导致脑出血手术时常规病理检查,或者尸解病例的方法来确诊CAA。即在目前临床诊疗过程中CAA进展为自发性脑出血(ICH)的不良转归不能有效的中断,促使医务工作者寻求特异性指标指导CAA患者的临床决策并改善预后。方法脑皮质浅表铁质沉着症(cortical superficial siderosis,CSS)及其在MRI检查中的特异性表现在CAA发生和发展中
随着地铁无线通信系统越来越多地使用LTE移动通信技术,其承载CBTC系统的可靠性也成为关注焦点。结合LTE承载CBTC系统的具体项目应用,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明确给出采用LTE技术组网的可靠性指标,用以指导实际工程设计。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TE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的观察前侧入路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1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行前侧入路MIPO,比较两组手术及康复指标差异,评价术后疼痛反应、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7天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手术创口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肘关节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