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外交新实践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为理论内核,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外交实践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立场对资本主义体系及其权力政治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彻底的批判,同时又回应了资本主义发展引发的重大危机,探索了新的发展模式.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联合国体系、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三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新的外交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都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产生冲击,无疑会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的阻力.中国应准确把握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审时度势,运用灵活的外交策略,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城镇化对农民家庭生计和就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中西部地区农民以家乡县城为空间场域的就业和城镇化实践的经验调研,从农民家庭生计转型及其分化视角,立足农民家庭及其主体能动性,考察农民县域城镇化实践对家庭生计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为离农户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空间,促进了城镇化目标的完成;缺乏产业支撑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没有为“半工半耕”农户提供稳定和充分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了进城农民就业和家庭消费负担,并没有改善农民家庭生活完整性;纯农户处于城
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开放发展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多维性特征建立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5—2019年南京市以及2019年苏州、广州、上海、深圳、杭州、武汉、成都等7市的实际数据进行测算,并开展纵向与横向实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南京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开放环境、开放规模、开放效益指标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差距较大,而且部分指标与苏州、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也存在一定差距.针对差距和不足,南京应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