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加强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探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文章简述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指出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与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从几个方面对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6-0024-0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下面简述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需遵循的原则,并从几个方面对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中学时期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了解我国国情提高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能让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更加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使得学生很少有思考与探究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难以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往往只注重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忽视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再次,切入不合时宜。有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管德育内容是否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生拉硬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进度,也使得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所灌输的思想道德观念。最后,部分教师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比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嘲笑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学生,使得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渐渐对数学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三、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需遵循的原则
   首先,长期性原则。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时要坚持长期性原则。要对学生充满耐心,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通过长期的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其次,适度性原则。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合理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这样既不耽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不影响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之前,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划分好数学知识与德育内容之间的比重。再次,递进式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智也会不断成熟。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递进式原则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然后细化每个目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最后,真诚原则。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情感之后,就会触动内心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真诚地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数学教师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教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穿着、仪态以及讲课时的文明用语,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和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良好的文明礼仪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平时,教师要和学生多多交流,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趣味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感。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利用趣味性教学有效地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比如,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几何图的动态图形,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图形的形状。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画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等学生画完几何图形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我国劳动人民在建造长城、石拱桥等方面的智慧,以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3.利用数学史进行德育渗透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为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很大的贡献。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学史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教学π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π取值的过程。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π的值,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又如,教学“勾股定理”这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一下关于这节内容的数学史,然后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分享。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更多的科学家,同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4.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比如,教学“圆的有关性质”这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中有圆?”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与探究时间。很多学生会说摩天轮、旋转木马等,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制造利用了圆的性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数学知识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讲到大题时,可以要求学生以规范的步骤进行答题,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习惯。又如,讲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教材上的内容,然后给学生出几道关于这节内容的计算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健康發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道德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幸梅.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8(28).
  [2]李朋.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04).
  [3]喻球.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4]彭宏辉.试探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导刊,2010(12).
其他文献
文章指出高校构建金融学课程思政体系遇到的问题,简述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并从“以学生为中心、培育高质量社会主义金融人才为导向,以教师及辅导员队伍为
兵团医院的眼科突然火了,媒体频频报道.rn有一条消息人们口口相传——兵团医院有一位援疆专家,专治眼底病,技术可棒了 !rn最近,记者去兵团医院一探究竟.rn“看到眼睛不好的人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融合发展上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性,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协同发展方面具有契合点。要推动两者从理念、课程、平台、环境上深度融合,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新理念,构建相互渗透发展新体系,打造知行合一实践新平台,创设内外兼顾协同新环境,实现两者协同发展,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摘 要:课本剧表演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很多学校把它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对外展示。文章简述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存在的误区,并从课本剧表演要回归课堂、课本剧表演要突出课本知识的教学目标、课本剧剧本的编写要突出课本内容等方面,探讨解决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的具体思路,希望对其他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本剧;教学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灼灼烈日、漫漫黄沙、阵阵犴风,当这几个词出现在眼前时,你能联想到什么?rn没错,就是沙漠!人们常常为昔日的文明被沙漠吞噬而感怀,但更被沙漠中孕育的生机和希望所感动.rn驾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章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关注”进行探讨,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境界。要关注学生主体,点燃热情兴致;关注教学方式,引进信息技术;关注生态教学,回归“真语文”;关注总结反思,结尾意味深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主体;教学方式;生态回归;讨论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3
听父亲母亲说,我小时候性格内向、胆小,喜欢黏人,尤其喜欢黏母亲,母亲去哪儿我都要在后面跟着.后来到镇上读初中,每周回家一次,到县里读高中,每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还是喜
期刊
多年来,以四十七团老兵为代表的第一批集体转业军人放弃个人安宁和幸福,扎根边疆,自觉承担起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职责,表现出了勇于担当、为国分忧、
期刊
摘 要:一些家庭已经进入二孩时代,怎样教育两个孩子成为一些家庭的难题。文章简述二孩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解决二孩家庭教育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作为父母要加强自我学习,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要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均衡好陪伴孩子的时间,要公平对待孩子,做到均爱勿偏,以便两个孩子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关键词:二孩家庭;家庭教育;教育策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美术教师要从成人视角转变为儿童视角,重视对孩子美术语言的收集和解读,从关注儿童技能的获得转变为关注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要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多元对话、融合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