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袜子引发的战争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多特别认理,尤其是自以为正确的理。
  那个初夏,姑姑生了女儿,请满月那天,多多也去了。
  大家都围在姑姑周围问给女儿取了个什么名字,多多却只看小表妹,身上盖着白纱,显得白嫩、香甜,那么大的喧闹声,都没吵醒她;眉心有一个圆圆的胭脂红,像个小仙女,安静又美丽。
  终于,大家都去吃酒席了,多多还守在小表妹小床边,痴痴地看着她,姑姑见状,爽快地说:“这么喜欢,以后没事就来看她吧。”
  “嗯!”
  多多当真了。每天都很认真地跑到南街头,去看小表妹,姑姑也很开心,有人帮看一眼,毕竟也可以省点心。
  一个夏天过去了,秋收时节,姑姑很认真地邀请多多和多多的妹妹——细心的楠楠,每天没事的时候去帮她看护小表妹,楠楠很愉快地答应了。既然如此,多多就自觉地下岗了,跟别人争着看孩子,还不如跑着玩呢。但偶尔也会替换楠楠,去守护水灵灵的小表妹。
  深秋了,天越来越凉。多多不经意看见妹妹拿着一双新袜子,怪不得洗了半天脚!不对,妈妈添置任何衣物,都会每人都添置,不会顾此失彼,那这双袜子是谁给妹妹的?
  好奇心十足的多多一把抢过妹妹手中的新袜子。
  妹妹吓了一跳,“这是我的袜子,快给我!”
  “告诉我,这袜子是谁给你买的,我就给你。”
  “是姑姑。”妹妹一直是个诚实的孩子,“快给我吧,我等着穿呢。”
  多多一下子明白了,“因为你帮她看小表妹?”
  “嗯,姑姑本来不让我告诉你的。”妹妹有些做错事的样子,脸都通红了。
  “哼,偏心!”多多一下子把袜子丢给妹妹,“我没帮她看吗?为啥不给我买?”
  见妹妹不吭声,多多径直向大门口走去,正好几个邻居在那里闲聊。
  “李兰芝,你偏心,以后再也别进李家的门了,我不认你这样的姑姑!”多多大声大气地放话,把闲聊的邻居震得一惊一乍的,这小妮子,不得了啊,都敢提名道姓地说长辈了!
  多多为了讨公道,大声地补充着,“我跟妹妹都给她看孩子,她偏心,给我妹妹买袜子,不给我买,你们跟她说,以后别回娘家了,我没这样的姑姑!”
  邻居听完,哈哈大笑起来,多多有些不好意思,没趣地回屋了。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抹起了眼泪,总觉得姑姑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伤了自己的心。
  至于后来姑姑有没有补给多多一双袜子,多多不记得了,但姑姑找她谈话她却记得一清二楚。
  “妮儿啊,你在街上说我偏心,让我都抬不起头了。”
  多多也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了,但是,姑姑知道错了,效果还不错。
  多多是我,小时候的我,小时候敏感的我,小时候渴求被呵护的我。这样的事,于现在的我,当然不足一提,而小小的我,却忧伤了一个童年。
  也许体会过被忽略的滋味,才对那些容易被疏忽的孩子有了更多关注。
  当今,看到很多父母兴冲冲为二胎做一些事情,而忽略了老大时,我总有一种同心的忧伤。我们自然不可能同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但对孩子,还是不要那么明显地顾此失彼吧。
  看了龙应台的《葛格和底迪》,便推荐更多的人去读读,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别人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一个朋友说,要给同学的第二个孩子买身衣服时,我便建议最好能买都买,要不都别买,随份子就好了。当姐姐家的大孩子提出读书的需求时,小的我也会顾及。
  尽我微薄之力,不让孩子从我这里得到人生的阴影,也算是我对那个曾经伤心落泪的多多的呵护。
其他文献
我对女友琳达说,巴克莱公司来电话了,叫我下周去上班。琳达欣喜若狂地吻了我一下,叫我一定要努力。我嘴上答应,心里却跟打翻五味瓶一样。  在我们营销系同学眼里,巴克莱就是一块光鲜的鸡肋。说它光鲜,是因为它早巳名扬四海,实力没的说,可有经验的师兄告诉我,巴克莱派头很大,别的公司试用期最多一个月,它则是半年。如果不合格,六个月后便要卷铺盖滚蛋了。所以,系里同学戏称巴克莱为鸡肋,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抛弃。  
期刊
01  小周鬼迷心窍。结婚8年,忽然被一个新同事吸引。比她小7岁,浑身上下散发着荷尔蒙,会唱很多陈奕迅的歌,会在电梯里盯着她的脸说,你怎么可以这么美。  终于,丈夫小赵出差的时候,他来了她家。他那么慌乱,而她也没有经验。走的时候,他的外套挂在衣帽勾上忘了拿,第二天上班才想起来。小周慌慌张张地奔回家,发现丈夫已经回来了,沙发上放着那件衣服。  “是我同事的。昨天他放办公室忘带回家,我帮他拿回来……”
期刊
父亲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了,却还是舍不得放下那点田地。  我家在圩区有块田,颇大,约有一亩上下。圩田有个好处,水来埂挡,旱来开闸,可以说是旱涝保收。所以这片圩不大,但家家都有,它是乡邻们的粮仓。圩区离家要远一些,耕作收割都不方便,但他们却都种两季稻,即早稻和晚稻。  晚稻对立秋是很敏感的,秋后插秧,收成明显下降,所以要抢种;但早稻还在田里所以要抢收。这段时间暴雨、雷阵雨频仍,收回来的稻子必须要快速脱
期刊
那年,她刚从哈尔滨一所大学毕业,因为专业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好不容易,才在一家小公司里谋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公司小,不能提供住宿,她就在附近城中村的民房里租了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她和他经常碰面。两人就住在一栋楼里,而且都靠近楼梯道,不同的是,他住在四楼,她在三楼。有时,是她洗完衣服去楼顶晾晒,途径他的房间,看见他正在里面聚精会神地看书;有时,是他下楼倒垃圾,从她的门前过,发现她正
期刊
事物是相对的,“中彩”也一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中国历史上十大昏豪之一的邓通就是“中彩”之后,稀里糊涂地一步登天,又稀里糊涂地跌人地狱。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夜里,汉文帝做梦,梦见自己被玉帝召唤,放下梯子让他向上爬。文帝身子发软,想上天上不去。正焦灼间,忽见一个黄头郎,托住他肥硕的臀部,使劲一推,他终于升天成功。  文帝醒后,记得推他的人有两个特征:一是
期刊
浪漫是最好的春药。  茉莉的男友向她求婚时,给了她一个加大号的浪漫,花了5.5万,在报纸上买下半版广告,写下爱的誓言: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只是,半年之后,茉莉额头上顶着一块纱布去上班,新婚的丈夫偷情,她捉奸在床,对方恼羞成怒揍了她。  这,这男人的“永远”也太短了点吧。  认识一青年才俊,是圈内公认的情圣。上中学的时候,为了追到班花,他把情书做成手绘本,做工之精美,用心之诚恳,直接PK掉
期刊
亲爱的君君:  最近天气开始变冷了,你还好吗?  这段时间,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不能经常陪伴在你身边,但无时无刻不关注着你思念着你牵挂着你。看到或从妈妈口中听到你身上发生的这些可喜的变化,爸爸感到非常高兴与欣慰。  儿子,虽然你现在还小,还不识字,但爸爸相信,只要再长大一点你会明白的。经过再三考虑,爸爸对你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首先,要热爱家庭。家庭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家人是你最亲最
期刊
有一天,宋徽宗在宫里吃着饭,突然拿出几件玉壶、玉盏来,纠结地说:“我想用这个啊,就怕别人说太奢华了。”  皇上有压力,权相蔡京赶紧帮着解脱:“陛下应该享用天下的供奉,区区玉器,又算得了什么?”  宋徽宗本来就是一个向往奢华的人,听了这话,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后来他还搞出了花石纲,最后亡国,身囚异邦。明朝的于慎行评价此事说:“蔡京的话,不是降君之恶,而是遏君之善,罪不容诛。”不过他又分析,从这个故事
期刊
清代学者毛奇龄,是清初的文学家和经学家,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  毛奇龄年轻时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他的作品多以美人香草写激越的牢骚之情,缠绵绮丽;歌唱起来,十分感人,受到时人的追捧。他还擅长吹箫作曲,给人一种风流才子的印象。有一次他客居清江一家旅馆,馆里的冯氏少妇惜才怜人,要与他寻片刻欢愉。毛奇龄愤然而去,他后来放话说:“难道我是一个放荡的男人吗?”一时传为佳话。  然而毛奇
期刊
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微软做心理培训,微软的一个老板问他,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说谎?因为他所有的下属永远都对他说Yes,没有人说No,但做起事来全按No的一套办。李子勋就建议,让他设一个奖励制度,给讲No的人来点物质奖励——你来点“礼仪”,中国人才知道你是真心想他说No。  老舍曾在1936年发表在《益世报》的小说中杜撰“说谎会”的邀请信,讽刺中国人说谎的理由:“没有谎就没有文化。我们怀疑一切,只是不疑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