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马鸡圈养种群的mtDNA控制区多态性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褐马鸡的种质资源,从分子水平上评价褐马鸡的遗传多样性,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太原市动物园的褐马鸡种群20个个体,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定,使用Clustal X、DnaSP4.0、Mega3.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部20条序列开展了比对分析,确定了多态位点与单倍型数目,计算了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比较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变异,初步探讨了褐马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20条褐马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在1236 1237bp之间,其中A、T、G和C 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0%、26.8%、27.5%和14.8%,A+T含量(57.8%)高于G+C含量(42.3%)。排除1处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后,共检测出26个突变位点,占分析序列总长度的2.1%,其中包括25处单一多态位点和1处简约信息位点。20个个体检测出13个单倍型,其中11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单倍型,2个共享单倍型。褐马鸡两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为0.911 0.933,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 0.003,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 0.002。根据单倍型构建了褐马鸡两个种群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2个种群的个体并没有按相应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揭示褐马鸡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种群的遗传变异较低;两个种群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多样性参数接近,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两个种群尚未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且两个种群间有基因流存在。
其他文献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职高专院校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即将毕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学习过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现状存在着诸如写作态度不端正,选题
随着深部采矿工程、地下结构工程的发展,我国将建造更多的深部采矿隧道、永久性地下结构硐室等;但是另一方面一些重大工程灾害如地下硐室的岩爆、采矿工程中的冲击地压等时有
各种关系找到雷军,比如各种券商都愿意做小米的承销商.一旦成交.这是券商多么一笔巨大的生意,穿梭其中的.还有各路投资机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对于固结,这一个岩土工程中的基本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完成了固结有限层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将有限层法运用于固结问题,推导了三维横观各向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 70年代美国宇航局成功地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2),从910公里太空获得了大量地球卫星象片资料,为世界各国宏观研究地学,提供了条件。一张比例尺1:100万的卫
<正> 加快铁路两个根本性转变,重点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扩展市场,推进集约经营。努力抓好深化改革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生产与经营相结合,改革外部环境与挖潜提效相结合,确立
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新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它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和面矩阵测量等优点,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SAR采用侧视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