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环保教育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不仅是科学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养育人性的圣殿,因此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同,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人品养成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关键词】环境保护;教育;环保意识;渗透
  
  课堂不仅是科学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养育人性的圣殿.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环境污染已有日益加剧的趋势,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肩负着建设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任务,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保问题,让学生从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环保教育,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一、教师以身作则践行环保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好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不抽烟,不随地吐痰,将粉笔头放在一个专用的盒子里,而不是随意乱抛。当看到学生乱扔纸张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在必要时还可以替他们将废弃物捡至纸篓,以起到表率作用。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好实验器材外,实验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是相当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另外,在课堂外的活动课中或野外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例如:要准备好专门的垃圾袋,用来清理个人的包括废纸、矿泉水瓶之类的生活垃圾。若我们能从自身的日常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下多少会形成一些环保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可能成为环保者。 
  
  二、充分挖掘教材讲解环保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会解释物理现象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环保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污染: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空气污染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在学习《声》这一章时,使学生认识到噪声讨污染是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之一,人的理想环境15-40分贝,噪声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声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声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声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声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但不能人为制造噪声源,更要有主人翁意识,为控制和消除噪声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学习“光”这一章时,同学们都知道光的重要性,倘若世界没有光,将是一片黑暗。但世上的事总是辩证的、量变会引起质变。如: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太阳光太强,长期野外日照会引发皮肤病。现代歌舞厅是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而歌舞厅闪烁旋转的彩光、低能彩色激光、黑光灯;夜晚装饰城市的探照灯、各种霓虹灯等会造成光污染。什么是光污染?人类活动对光环境造成危害,使人的视觉和健康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光污染有可见光污染、红外线污染、紫外线污染等。为防治光污染,须针对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控制玻璃幕墙),改善工厂照明条件,减少光污染来源。二,采用个人防护措施:防护镜、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在电磁学一章中, 我们知道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是指天然的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由于广播、电视、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目前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在学习电能时,我们向同学们介绍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也是环境污染大户。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环保形势非常严峻。火力发电厂的大气污染控制、废水回用和输变电工程中电磁辐射的影响,亦涉及电力工业的其他环保问题,如火电厂粉煤灰的利用、水力发电站的环境保护、核电站的环境保护、电力工业噪声污染控制及节能减排等。
  
  三、借助实验平台渗透环保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乐于进行的一部分,学生对它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如何把实验课这块“阵地”利用起来便尤为重要。平时的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在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学生不仅完成了任务,启发了思维,而且懂得了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利用的。又如在做碘升华、凝华实验时,课本要求将碘放在敞口的烧杯里进行,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外溢,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
  
  四、利用课外活动拓展环保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相对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容易给学生以新鲜刺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享受。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 4.1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每年农忙时节,农民焚烧秸秆,整个乡镇浓烟弥漫,很多行人在路上被熏得睁不开眼,甚至眼睛发红、眼泪直流。我们可以查找有关针对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的资料,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机械化秸秆还田、培育食用菌、制取沼气等,打印成宣传单,让学生回家向家人和邻居进行宣传,达到推而广之的效果。 
  4.2 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如:组织学生参加以保护地球环境为主题的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太阳能花车等,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想象的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 
  总之,物理教材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不能视之为可讲可不讲的内容,更不能认为是政治课或其他学科的事,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延伸,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环境保护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目标去实施,使得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和自然,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我们的心目中深深地扎根。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 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
期刊
小学校长“官不大,但管得事不少”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小学校长,更是如此!那么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校长,要怎样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从而搞好学校管理工作呢?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做好一名小学校长,在治校中应当 从以下方面进行;     一、校长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领导班子一定的活动空间    一个学校,校长的领导力是最为重要和关键,但如果一个校长事无巨细,事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每一所学校进行本课程的开发,薄弱学校也不例外。薄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在薄弱学校中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有助于其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校形象的改善,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提高。   【关键词】薄弱学校;校本课程;意义    在教育日益注重多元化的今天,在开设国家统一课程的基础上,不同的学校,应该有适合于自己、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一所
期刊
作者简介:谢银峰(1961—)男,陕西宜川人,西安外事学院教授。   【摘要】茹志娟的《百合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人们常常被它巧妙的情节和任我形象的个性化所感染,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该小说中“我”的感情发展变化这一暗线在全文中的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认真研读作品,可以更深入地探测到小说感人的奥秘。  【关键词】感情暗线;细节描写  【Abstract】 Ru Zhijuan the “lily
期刊
【摘要】教师应该是快乐的制造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带来快乐,使学  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才会在学习中有所创  新。这正是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的新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新理念;享受历史学习    历史课历来被许多老师和学生视为最乏味的课,在历史课堂上,学生一部分是受罪,一部分是昏昏欲睡,只有一小部分听老师的教导死记硬背。这种状况使我们的历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以课件的形式出现。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搞好数学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多媒体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可以巧设情景、激发兴趣兴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减缓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直观
期刊
【摘要】当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膨胀,人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去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学习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识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
期刊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说到玩,小朋友是特别的起劲,高兴得是手舞足蹈。可一听说要上语文数学课时,小朋友就显得有点无精打采的了。如此大的反差,也正说明了一点: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喜好。既然知道了孩子的天性,我们何不在课堂教学上好好的利用它呢?只要我们抓住契机,发挥创造精神,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就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上如何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