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合理评价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抛开讲课本身来说,老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应该是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老师的引导方式很多,这其中老师的评价占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与文本、师生之间的一个对话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顺畅了,这堂课才有可能成为有效的一堂课。而教师的评价是实现这个对话过程流畅的一个条件,教师到位的评价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甚至是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问题是,怎样的评价才是到位的呢?当然,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抚慰学生心灵的春风;相反,教师消极的评价语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但是,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地表扬。有的教师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由,不计学生回答的正误,随意鼓励和表扬,这样会使学生是非不明,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因此,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地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到位的评价不应该是笼统的“好”或是“不好”,而应该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不同的课文内容和情境之下,评价的形式也应该不同。就如同戏剧有喜剧、正剧和悲剧之分一样,课文也可以分为严肃的、轻松的和平时的这几种,在不同的课文内容的支配下,评价的方式也不同。
  
  一、在授课内容相对较严肃下的评价方式
  
  大家都知道,愉悦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寻的目标,让学生学得开心是我们的夙愿。为了达到这个“愉悦”的目标以及课堂气氛活跃的效果,有些时候教师就会不顾内容的限制而随意调侃或插科打诨地施以表演。单就某些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来说,这种表演方式有时是不合适的,而老师给出的评价更是给了同学们一个误导,这与课文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用一种严肃的评价语言及时地具体地指出他们表演的不足之处,这样既能使表演的同学及时改正错误,又能在批评指正中引导学生体会诸如某些人物的苍凉与悲戚,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课堂的“愉悦”不能仅仅理解为“一团和气”,真正的情感的愉悦不仅包括欢笑,也包括泪水。
  
  二、在授课内容相对轻松或平实的情况下的评价方式
  
  课堂愉悦情绪的激发往往都依赖于一定的幽默因素。老师也不是非要板着脸,有时候讲一两句笑话、开一两句玩笑反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朱光潜先生曾在《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一文中指出:“幽默之中有一个极微妙的分寸,失去这个分寸就会沦落到下流轻薄。”因此,课堂幽默要讲究合适的契机和内容而不是硬扯进来。如果课文内容本身是轻松的,恰好此时遇到了一个可以“幽他一默”的情况,那么教师此时轻松愉快的评价会让课堂擦出火花。
  除了教师的评价与引导,同一课文内容与教学情境下,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我经常在课堂上为他们创造一些展示的机会。一次,在讲解试卷时,我请学困生王某读课文,不太长的一段课文被他读得七零八落。读完后他也非常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同学们也骚动起来。我灵机一动,用平和的语气问:“你做个自我评价吧!”他腼腆地说:“读得不流利,声音也太小了。”“再来一次,你有信心改掉这个不足、读得更好吗?”我问道。他迟疑地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次稍强点,但也不尽人意。我又让他作自我评价,他说:“声音挺大的了,就是还不流利。”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进步,又耐心为他分析是过度的紧张使他无法流利地朗读,希望他以后多加锻炼。不曾想此时他说:“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我一定会读好的。”这次,他流利地读完了课文,未等我开口,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除以上几种方式外,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也非常频繁。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又使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在别人身上学到经验或发现不足,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但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在互评中及时予以正确引导,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
  当然,课堂中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概括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情境的不同去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不能一概而“评”。相信在不同的内容和情境下及时、到位的评价会让课堂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说:“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因此,课堂上如果合理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力”。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期刊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平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书写,要上好写字课,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认识写字之乐,创设激励识字写字的条件。  1、使师生认识写字之乐。乐从何来?马卡连柯说:“人类生活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快乐。”为刺激师生练好字的积极性,首先应提高教师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而少年儿童阶段又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去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化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下我在
期刊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的传统教育,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培养,因此,我们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就现在的教学方式而言,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就学习方式而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独立思考辨析的机会太少。课堂上没有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没有精彩的争论和辨析。真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为了简单应付考试,不用心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认真研究儿童认读识字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实行“强输硬灌”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不但未能达到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习语文的内在潜力得不到发挥。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的识字
期刊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够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期刊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形象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感性认识,重视化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
期刊
语文课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在这里,我想把自己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四种方法写出来,与各位语文老师分享。    一、朗读    朗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好的朗读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那么教师怎样利用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做法:一是在朗读中将一些词、句进行夸张性的处理。如鲁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结合当今社会需求和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进行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自主学习研究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要坚持课堂民主、气氛活跃,注重微笑教育,使学生的尊严、创造、
期刊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 学生“惧怕”学习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    一、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