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责任年龄下降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频发,沿用多年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难以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从社会基础来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充分利用了本土资源,适应时代发展。我们亦可以借鉴域外经验,软化相关规则,同时发挥刑法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功能。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本土资源;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一、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调整的历程
  197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刑法》,其中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刑法》几经修正,将“14岁”修改为“14周岁”,并修改了具体可追诉的罪行,但14周岁的阶段性划分一直没有改变。然而,在79刑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前,立法者在草案中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定几经推敲,分别有过将12、13周岁规定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草拟意见。
  二、国法制史上刑罚年龄的规定
  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在79年《刑法》颁布后才进入公共视野,但在古代中国,立法者已经具备了矜老恤幼的思想。在西周的《礼记》中写道:“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又如,汉景帝时期,曾下诏书曰:“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妇未乳,师,侏儒当鞠系者,颂系之。”历朝历代的律例中虽然对于老、幼的划分标准不同,但对老、幼宽以刑罚的中心思想是没有改变的。虽然有学者认为,封建社会的矜老恤幼只是因为老、幼人群并没有侵害王朝统治的可能,故而对其宽大处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规定在客观上确实将这类人排除在了刑罚适用范围之外。
  三、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基础
  1.理论基础
  刑法规制的是在意识控制下的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行为的能力。特定人群因其自身原因,难以辨认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其苛以刑法不利于对人权的保护,故此赋予其“豁免”,避免法律带来的不利后果。
  立法具有前瞻性,而法律卻具有滞后性。立法者在草拟法律时除了考虑现实状况之外,还会考虑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二者制定法律,亦通过法律向公民表达国家意志的价值导向。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法律往往落后于这个时代的发展,在保障法律稳定性的同时,也应当适时地修改法律,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规制作用。
  2.社会基础
  法律的制定对于立法的国家之实际价值的多寡,很大程度取决于法律与国家本土资源的联系紧密程度,有了充分的本土资源,就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适应本土的法律,更够实现法治的自发性与内生性。
  本土资源中,向前追溯,即是传统的历史资源与文化。如前文所述,中国古代便具有矜老恤幼的思想,尤其是战国之后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对尊老爱幼的行为模式有较高的认可。如《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体现了民间对老幼人群的特殊关怀。
  在当下,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问题引起舆论关注,舆论的倾向也为修改法律提供了可能性。最具影响力的案件,莫过于2019年,大连13岁男童杀害10岁女童案。该男童手段之残忍,伪装之冷静,与人们眼里的幼童形象成天然之别,引起了轩然大波,学术界的讨论更是空前高涨。
  基于我国的传统与现状,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是大势所趋,是法律对舆论的响应。
  四、刑事责任年龄下调的困境与出路
  1.“一刀切”是个“无底洞”
  制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初衷是为了避免刑法的不利后果侵害无法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能否辨认、控制自己的行为,还应当考虑个体的教育条件、智力能力、生活信息化程度等,不能仅依照年龄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同样存在,将12周岁制定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对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依然不具有约束力,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方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像个“无底洞”,难以充填。
  2.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软化硬性规定
  在英美法系国家,恶意补足年龄规则是比较普遍的规定。只要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未成年人对自己所实施行为具有明确认识,明知行为的错误性及会受到谴责而故意为之,那么行为人即具有“恶意”。推定未成年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控方必须评测行为人犯罪行为、教育水平、个人性格、心理状态等因素,充分证明其具有认知、控制能力,方可推翻上述推定。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考虑到了个体的差异性,相对于我国当下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更具有弹性,虽然扩大了刑法的适用范围,但对检察官的举证要求也更加严格,与我国目前司法改革中的慎刑、轻刑化目标相衔接。
  五、结论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社会需求,正向响应了舆论,具有稳固的社会基础,对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更高的威慑力,表达出国家坚决打击犯罪的决心。但也应当注意到,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依然缺少弹性,可以适当借鉴域外经验。
  法律并不是预防犯罪的唯一工具,无法独自撑起预防犯罪的大梁。增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保障经济落后地区青少年的基本生活条件,及时发现并疏导青少年的异常心理,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李金珂,刘婷婷.对下调法定最低刑责年龄的省思[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1,35(01):92-96.
  [2]孙燕,董曼.试述刑事责任年龄的历史演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4):38-39.
  [3]王启梁.法治的社会基础——兼对“本土资源论”的新阐释[J].学术月刊,2019,51(10):110-120.
  [4]马松建,潘照东.“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及其中国适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20-129.
  作者简介
  郭煌(2000.09—),男,汉族,福建省宁德市人,大学本科在读。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避免危险品物流中事故的发生,在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本文构建一个监控系统对危险品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通过系统可以实现危险品物流中的信息,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对于危险品物流的管理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危险品物流;监控系统  一、引言  危险品是指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有毒和放射性等物品的总称。危险品的特点使得危险品的物流运输成为了一大难题。危险品物流运输事
期刊
◆摘 要:舞蹈课程中的一门关键性许可就是舞蹈创编课程。舞蹈创编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舞蹈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意性思维,由此进行更多的舞蹈的创意编排。创意舞蹈比一般的舞蹈更具新意,因此,舞蹈创编课程与创意舞蹈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创意舞蹈和舞蹈创编课程的联系,然后分析了舞蹈创编课程对于创意舞蹈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培养学生创编舞蹈能力的具体措施,以
期刊
◆摘 要:生物是初中阶段重要基础学科,初中生物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加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不但可以唤醒初中生的探索热情,还能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效率。本文将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特点加以探讨,并提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标准下,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一种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中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新时期开展的教学,绝对不能延续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是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是更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这种教学理念更加实用,说理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依托这种教学理念提出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说”能力的培养,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学生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高考数学改革的大发展趋势下,高中数学的改革教与研科学要以高中学生群体为学习中心,各学科方面在文化继承和改革创新上都要有所突破,紧扣高考改革新政的要求,做一些改革策略上和方法上的重大调整。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考制度改革已在多国一省多地实行,是大势所趋,随着高考改革中一些突出问题的不断暴露,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将在结构调整中方向持续强力推进。甘肃省也将在202
期刊
◆摘 要: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发展与个人品质,还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如今,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衡量因素。本文对化学教师师德教育的创新模式展开探究,从教师的再教育、师德教育内容创新与发挥互联网作用三方面入手,为教师师德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师德;教育;创新;提升;教师  一、高中化学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以教师为本,而教师则以师德为本。师德是
期刊
◆摘 要:走进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不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更不会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开展的重点内容,而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红色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先进人物、事迹得到自身情感升华的教育,通
期刊
◆摘 要: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为了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积极融入到其中。本文从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资源开发不足,两个角度对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了整理。并从转变信息化教学观念、优化信息化教学形式、完善信息化教学平台,三个角度对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资源  现阶段高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之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出现。此种模式的出现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有效性合作,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将各种有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电子白板、互联网教学平台等教育信息化技术步入了教学的舞台,给小学数学课堂灌入了崭新的活力。信息化技术这一新型科技的应用,让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更加便利,让教学环境更加真实,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程中还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作用,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耐心研究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现代技术的有效运用,让数学教学可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