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造林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科油料之一。油茶造林可以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基础上,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分析油茶造林的现状,找出影响油茶造林经济效益的原因,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提升对策,促进油茶种植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油茶造林;经济效益;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41
  油茶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大规模种植油茶达到造林的效果后,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产生生态价值,而且还能填补市场上高端食用油的缺口,提高当地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产生经济价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油茶造林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农民的积极性不高、育苗技术不达标、造林成活率低等制约着油茶造林的发展。
  1 油茶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1.1 苗木供应量短缺
  油茶造林要想大规模开展,则需要大量的油茶苗木。调查表明,大部分地区的苗木供应量不足。当地为解决苗木紧缺的问题,常常采用引种调苗的方式,从其他地区购买适量的苗木。林农将不同品种的油茶苗木混种在一起,没有明确划分区域,在种植前也没有对引进的苗木进行区域试验,忽略了种苗调配会面临的气候适应性问题。如果苗木不适宜当地的地理环境,则大面积种植的风险较大,苗木成活率低,获取到的油茶产品较少,经济效益下降。不同品种的油茶成熟期不同,同一地区种植的油茶因为成熟时间不同无法集中采摘,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不利于油茶造林的發展。
  1.2 无性系配置不合理
  油茶造林不同于普通树种的造林工作,油茶造林的技术要求较高。油茶的繁殖方式通过异花授粉实现,自花授粉的结果率较低,异花授粉一般由野生蜜蜂完成,但是有些地区为节省劳动力,大量使用农用机械,农用机械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野生蜜蜂群减少,导致油茶花期传粉受到干扰,油茶减产。油茶授粉的成功率关系到油茶的产量,各地农业技术人员在多个物候期开展无性系配置,力求提升油茶的结果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业种植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加之油茶造林的数目多、种类多,不同品种的油茶物候期不同,在无性系配置中面临各种情况,授粉效果差。无性系配置缺乏科学性会大大影响油茶结果,同时增大后期修剪和采摘的难度[1]。
  1.3 农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国家在油茶造林项目上很重视,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是,有些地区的执行工作不到位,没有将相应的政策落实到农业种植人员身上,导致农业种植人员的积极性低,油茶造林工作的进程缓慢。我国农村现行的政策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种植,采购与销售过程烦琐,价格争议大,油茶造林种植人员缺乏相应的社会服务。油茶加工工艺落后,作坊收购油茶后榨出油,茶饼直接被作坊用低廉的价格收购。林农大多自产自销,收入较低,严重打击了林农种植的积极性。政府的油茶造林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多群众对油茶造林的政策不了解,没有主动加入到造林事业中去,有的甚至对油茶造林有排斥心理,干扰油茶造林工作的进行。
  1.4 油茶种植技术落后
  大多数油茶造林种植者都是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年轻人一心去城市发展或者从事其他新型产业。油茶种植人员的文化水平低,种植技术落后,全凭自己的经验种植油茶。油茶造林的发展离不开林农的支持,林农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油茶造林事业的顺利发展。当地政府鼓励林农加大油茶种植,但是没有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与管理油茶造林工程,导致油茶产量与质量得不到提高。部分地区使用的油茶种植方式落后,如人工施肥或浇灌,往往因效率太低错过最佳时期,影响油茶树的生长。林农没有掌握系统、科学的油茶树种植知识,付出大量体力劳动,却没有增产。如过早施肥会造成油茶林杂草吸收养分快速生长;过晚施肥会错过油茶树的生长期,导致油茶树养分不足,生长缓慢;将不同品种的油茶种植在一起,使用同样的方式管理油茶,导致有些品种的油茶创收,有些品种的油茶亏损。因此,油茶的最佳施肥期、肥料选用、除虫和剪枝等技术都是林农应该学习和掌握的[2]。
  2 油茶造林提升经济效益的对策
  2.1 合理选用油茶品种
  油茶着果率主要影响因素有油茶品种、分枝情况和管理情况等,油茶品种的选取对着果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油茶依靠异花授粉结果,在实际种植中需要结合油茶品种,按照品种调整栽培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选取多种油茶品种进行划区域种植试验,观察每个品种苗木的长势,选出最适宜当地环境生长的油茶品种[3]。使用正反交授粉试验,选出着果率最高、质量最好的品种,按照试验标准规划油茶林密度,保证油茶林内养分、水分供给得当,以此来提高油茶林的产量,提高当地油茶林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解决油茶苗木的供给问题,根据试验得出的结果培育最适合当地生长的油茶苗木,解决油茶苗木紧缺问题。
  2.2 统筹规划种植地区
  相关部门应加大各地油茶造林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力度,对油茶林实施统一管控,标明林地的产权资料,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4]。合理划分种植区域,将不同品种的油茶苗木分开种植,同品种的油茶种植在同一片区,根据油茶品种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提高油茶坐果率,降低油茶采摘难度。政府应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在适宜种植油茶的区域让农户尽量不要种植其他瓜果蔬菜;做好油茶造林的宣传工作,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使社会各界关注到油茶的效用,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油茶造林事业中来,激发林农的种植热情。
  2.3 政府加大扶持政策
  为促进油茶造林大规模、可持续地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油茶造林的扶持力度,出台各种有利于林农的政策,完善油茶造林的制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县级政府可成立油茶造林专项扶助资金管理机构,监管补贴资金的去向,如种植面积的补贴,政府机构与银行配合完成该项工作,保证补贴款能够到达林农的账户,调动林农的种植热情,为林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5]。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油茶造林的扶持力度,另一面要大力宣传油茶造林工作,吸引更多的城市流动人口返回农村,让更多的年轻力量投入到油茶造林建设中去。此外,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油茶种植、管理的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如爱心助农、网销、直播卖货等)提升油茶造林的经济效益。
  2.4 加大技术研发与培训
  基层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栽培模式是决定油茶造林经济效益的根本因素,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林农科普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派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提高林农的技术水平。此外,林农可去良种繁育基地学习和参观,掌握先进的油茶栽培管理模式,使良种良法配套,达到油茶造林的预期效果。对于那些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林农,政府应给予技术支持与资金奖励,在林农中树立榜样的力量,鼓励其他林农向优秀代表学习。优秀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传授自己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让零散独立的林农凝聚在一起,共同进步,实现油茶林的增长与顺利造林[6]。
  3 结语
  油茶造林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如油茶苗木紧缺、油茶品种繁多、林农种植技术落后等,对此,应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油茶种植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我国油茶造林的经济效益。在新阶段的油茶造林中,应加大新技术的研发与投入,解决苗木供应量不足和成活率低等问题。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转变林农的种植观念,制定合理、可行性高的油茶造林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策,使油茶造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推动油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天潭.油茶造林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9(3):224-225.
  [2] 詹化宇.太湖县油茶良种造林技术推广与应用初探[J].农家科技,2020(9):25.
  [3] 齐青松.间作对油茶幼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4):118-119.
  [4] 韦勤政.油茶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7(11):209-210.
  [5] 鄢振武,高智慧,王宗星,等.浙江省油茶良种造林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6,36(5):20-24.
  [6] 肖秀平.油茶造林成活率提高及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2018(6):266.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农产品品牌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标签。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当前,应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以农业品牌化助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乡村振兴。基于此,分析元谋县推进农业品牌化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是林业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注重森林资源的培育,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的运营和管护水平,才能改善自然环境,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林业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愈加注重森林运营及管护,不断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森林运营和管护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重视森林的管理和保护,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基于此,分析探讨提高森林管护能力健全生态保护体系的路径。
摘 要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从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及设计手段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乡村景观设计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活动特征,打造具有地方精神的乡村特色景观,同时要加强后期维护,突出农村的“乡土”新内涵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摘 要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必须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管理质量。因此,结合广西国有七坡林场调查规划设计实际,分析了影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28  林业资源
松材线虫病害对于松树的健康生长影响极大,且其扩散速度较快,防治十分困难。松材线虫病害最为主要的传播载体是松墨天牛,因此,阻断传播途径是整个松材线虫病控制的关键所在。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对松材线虫病发病特征进行总结,并从强化病情监测力度、防控除治技术、借助于无公害手段开展松墨天牛防治工作、加强检疫工作、采伐与检疫执法管理5方面,论述了松材线虫病害防控及治理策略。
摘 要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因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而深受青睐。近年来,菊花穴盘扦插育苗迅速发展,且取得良好成效,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详细阐述了菊花穴盘扦插育苗生产过程中的母株培育、场地选择、扦插时间、扦插前准备、扦插方法、扦插后管理、生根后管理及起苗等环节,旨在促进菊花穴盘扦插育苗技术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 菊花;穴盘;扦插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 从重庆市秀山县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类型、从业人员、装备水平、作业能力、经营范围、基地规模等方面,调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实际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和促进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专业化防治组织;病虫防治;能力与水平;调查分析;重庆市秀山县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6.013  
在林业粗放型管理模式下,森林产业目标通常以砍伐木材为主,乱砍滥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国家积极开展林业保护工作,从各方面落实林业抚育制度,重视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切实有效提高了林业生态效益。以子午岭林区为例,分析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价值与成效,希望能提高林业生产管理水平。
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因其适应性强,耐贫瘠,抗干旱,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油茶认识的提高,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由此,针对油茶幼林主要生态经营模式进行分析,促使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7月有“小暑”和“大暑”2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7月日平均气温26.8~28.1℃,雨量150~205 mm。重庆市农事重点是抓好大春作物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