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闯了交通道路中的“红线”,只要被发现,定罚无疑。可闯了农田、耕地保护中的“红线”,被罚、被扣的现象却十分鲜见。有谁听说过某某官儿是因为违反农田保护政策而被贬了职、罢了官儿的,这大概正是这条“红线”屡屡被闯的重要缘由。
  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1.2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降为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而且现有耕地总体质量不高,高产田仅占28%。闻听这一警钟,我想到了“红线”。
  说到“红线”,人们自然会想到城市交通管理。那里的“红线”确实是不可逾越的。我这里所说的“红线”则是指另外一种,即: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和实行的最严格的农田、耕地保护措施。温家宝总理多次讲:这条“红线”是万万不可逾越的。
  然而,你有“红线”,我有胆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敢闯这条“红线”的比比皆是,乱占耕地的情况随处可见。以开发区为例,全国有各类开发区3837个,经国务院和省级批准的只有1200余个。这些开发区土地面积已达3.6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要大,相当于台湾全岛的面积。而这些开发区,其中的43%是闲置的。再以近些年时髦的广场来说。市市建、区区建、县县建,甚至有的乡镇也要建,而且一建就很大,这是否都有必要?
  保护农田、耕地的“红线”屡屡被闯,已造成严重危害。有人测算,照此速度发展,到2050年,我们的子孙几乎就没有什么地可种了。无地可种,靠什么养育这十几亿人口?难道我们要向新加坡人那样,粮食、菜蔬等全靠进口?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屡屡被闯,那么我们要问:是什么人在闯、又为什么要闯?
  当我们细究根底时,就不难发现,敢闯这条“红线”的,都是某些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地方“父母官”。即使闯“红线”的属于他族另类,其背后也少不了有这样的“父母官”的支持。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地闯这条“红线”,除了其中不乏有靠土地寻租者外,多数在于失当的“政绩观”的驱使。在他们眼中,为官一任,总要留下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于是,各种各样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献礼工程”争相上马。开发区,哪管上级批不批,照样圈地;基建项目,哪管符合不符合规定,照上不误;广场绿地,哪管农民失去土地,照建不误。如此这般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急于树“政绩”,以在上司面前引起注意、讨得欢喜。其真正的目的还在于“为自己留名,为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
  闯了交通道路中的“红线”,只要被发现,定罚无疑。严重的,还要吊扣驾驶执照。可闯了农田、耕地保护中的“红线”,被罚、被扣的却十分鲜见。有谁听说过某某官儿是因为违反农田保护政策而被贬了职、罢了官儿的,这大概正是这条“红线”屡屡被闯的重要缘由。看来,对于闯这条“红线”的,也要用重典。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农田这条“红线”,比交通道路中的“红线”更重要。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占一点少一,其影响会延续到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凡是有责任心的人,都不能断子孙的路、摔子孙的碗啊!
其他文献
期刊
清洁能源、环保动力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向,是当今汽车业内一个敏感的话题。在现今燃料价格节节攀升,能源与环保危机临近的情况下,环保或相对环保汽车的研发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近几年高校以平均每年接近25%的速度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校团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实现工作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完成的“镍氢电池、电池组及相关材料中试与技术集成”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稀土在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的作用机理 1.提高载体/活性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在使用寿命期间,汽车尾气催化剂及载体不断受到汽车的颠簸震动、高温气流的冲刷及腐蚀等多种作用
由中国照明学会电光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T5(Φ16mm)荧光灯科技研讨会于1999年6月3~6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光源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0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共“八大”值得我们纪念,主要在于它的历史功绩。“八大”的主要功绩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把全党的主要精力放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上;二是提出了党外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和党内对发
中国老龄化的加快使得社会养老负担愈来愈重。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该不该实行延龄退休政策?“延龄退化”又会遇到怎样的窘况?这些复杂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由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一套灵活性燃料应用系统日前在西安宣告研发成功。这项技术的出现,将实现乙醇、甲醇等清洁新能源大规模、高纯度的使用。
职业倦怠是指社会从业人员因长期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从而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衰竭的症状,是一种消极的从业体验。这种消极的从业体验会导致个体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