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V.E.评分系统预测输尿管软镜术后结石清除率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S.O.L.V.E.评分系统,探讨其预测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结石清除率(SFR)的价值。

方法

建立S.O.L.V.E.评分系统,共纳入5个预测变量:结石表面积(stone surface area,S)、梗阻程度(obstruction,O)、肾盏漏斗部长度(length of calyces funnel,L)、累及肾盏数(visible number of calyces,V)、结石密度(essence of stone,E)。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2例行输尿管软镜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8例,女134例。年龄15~85岁,平均(49.5±12.6)岁。根据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分为无残留组292例,男197例,女95例;平均年龄(49.2±12.8)岁;既往有结石手术史37例;中位体重指数24.7 kg/m2(18.1~29.0 kg/m2);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2.5 μmol/L(48.9~84.8 μmol/L);结石位于左侧155例,右侧137例;结石位于输尿管19例,肾盂16例,肾下盏87例,肾下盏以外肾盏170例。结石残留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0.4±12.0)岁;中位体重指数25.0 kg/m2(18.5~28.8 kg/m2);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3.8 μmol/L(46.5~92.5 μmol/L);既往有结石手术史15例;结石位于左侧51例,右侧49例;结石位于输尿管7例,肾盂4例,肾下盏27例,肾下盏以外肾盏62例。基于392例术前泌尿系CT平扫+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对S.O.L.V.E.评分系统5个预测变量进行测量,并对患者结石特征进行评分。比较无残留组和残留组S.O.L.V.E.评分各项指标的差异。根据S.O.L.V.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4~5分)、中分组(6~8分)、高分组(9~11)。比较不同S.O.L.V.E.评分组间术后SFR、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测S.O.L.V.E.评分系统预测SFR的价值。

结果

本研究39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总体SFR为74.5%(292/3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残留组和残留组S.O.L.V.E.评分各项指标中,S分别为(82.6±69.8)mm2和(172.6±133.7)mm2,L分别为(12.7±15.8)mm和(23.9±15.3)mm,V分别为(0.6±0.7)个和(1.3±0.8)个,E分别为(817.1±285.5)HU和(902.4±256.1)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分别为(17.7±10.9)mm和(19.3±13.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392例术前S.O.L.V.E.评分平均为6.3分(4~11分),其中低分组139例,中分组217例,高分组36例。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6±10.9)、(42.3±18.3)、(58.0±19.2)min,术后SFR分别为93.5%(130/139)、70.5%(153/217)、37.5%(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P=0.185)、术后感染性发热例数(P=0.893)、术后住院时间(P=0.1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V与SFR呈显著相关(P<0.01),而O、E与SFR无相关性(P>0.05)。S.O.L.V.E.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高于评分中任何一个变量(S、O、L、V、E分别为0.738、0.535、0.698、0.735、0.593)。

结论

结石表面积、肾盏漏斗部长度、累及肾盏数与输尿管软镜术后SFR显著相关,S.O.L.V.E.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后的结石清除情况,有助于临床决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镜鞘比对肾盂内压的影响。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24个成年家猪离体肾脏模拟PCNL的穿刺、扩张操作。分别穿刺建立F12、F14、F16 3种大小通道,配合可视经皮肾镜(F8)和输尿管镜(F6/7.5、F8/9.8),共8组镜鞘组合(除外F8/9.8-F12组合),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的工作通道均置入200 μm钬激光光纤。分别在50、100、150、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骶神经调节术(SNM)一期体验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9例排尿障碍相关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4例,女25例。年龄15~86岁,平均54岁。其中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18例,特发性尿潴留5例,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神经源性膀胱6例,急迫性尿失禁2例。所有患者经过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至少1种推荐疗法治疗无效。39例均行SNM,根据一期
期刊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180W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75岁。前列腺体积42~93 ml。65例均采用180W绿激光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PVP)治疗。根据患者住院流程分为日间组29例和住院组36例。日间组于门诊完成各项检查,24 h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日间组和住院组
期刊
目的探讨男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9月我院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男性患者(肿瘤组)和同期健康男性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收集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资料。两组均采集清洁中段尿标本30~50 ml,离心留取沉淀物并进行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测序原始数据导入QIIME软件,进行质量过滤、操作分类单位聚类和物种分类注释,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重建在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例泌尿系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55岁(四分位距36~64岁)。其中肾肿瘤2例,肾上腺肿瘤1例,腹膜后肿瘤1例,肾癌术后转移1例,膀胱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脐尿管肿瘤1例。7例均行CT四期增强扫描,采集CT检查数据通过3D分析规划系统工作站重建成三维影像模型,以辅助手术方案规
目的研究湖北省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区域性尿路结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整群抽样法的原则,按湖北省行政区域划分,抽取当地三级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每个调查对象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住院的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结石部位、手术类型、治疗费用等数据。所有资料来源于各调查对象医院的病历管理部门。结果全省共抽取27家医院。27家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住院患者1
近年来我国尿路结石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如一大批前瞻性或多中心研究取得成果并转化、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器械的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一大批新技术在临床普及推广等,大大缩小了我国尿路结石治疗技术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在这百花齐放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今尿路结石治疗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现状,以及由这些不规范所带来的某些临床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技术的行为,本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PAE)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80 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且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PAE+TURP)18例,年龄60~88岁,平均(75.0±8.7)岁;前列腺体积83~145 ml,平均(111.0±23.3)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