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3
  摘 要 从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运用教育评价、体育评价等基本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系统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法)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以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课外体育俱乐部 普通高校


  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而备受关注和欢迎。课外俱乐部在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种运作模式,形成一些好的运作方式。然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组织管理制度失疏、学生参与度下降、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行研究,运用教育评价、体育评价等基本理论,通过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协调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选取江西省五所(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科技学院)高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和整理了有关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评价体系方面的文章、书籍,为本文的撰写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要求,采用二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初步建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再次请专家进行指标的两两比较的评判,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分别请专家和教授进行调研,获得第一手宝贵资料。
  3.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对江西省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计量。
  4.数理统计法。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所调查的指标权重进行统计处理,获取相关统计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构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原则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要科学地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必须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及综合能力做出正确的识别,其中,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最主要的。在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上,要遵循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力求做到客观、公正的全面反映高校体育的发展状况,从而通过评价的结果挖掘高校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潜力,为高校长期、有效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服务。为此,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2.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拟指标的筛选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影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因素进行梳理,认为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评价就应从其发展的现状和运行管理情况入手。我们以其发展现状为依据,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社团,对它的评价应从组织管理、会员满意度、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通过对现有政策文件梳理,以及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访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组织管理等四个一级指标和机构设置等十四个二级指标,从而建立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体系。

(二)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内涵


  1.组织管理
  主要通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和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反映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机构设置是否成立俱乐部组织管理机构,是否明确俱乐部内部各部分的各自职责,主要反映各俱乐部运行能力水平。
  制度建设是指每一学年或学期,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完善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方案,制度可行性措施保障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顺利开展。
  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是指俱乐部每次活动要做好相关考勤登记情况。
  2.条件保障
  主要通过体育器材设施、俱乐部活动经费、教学情况、会员参与情况这几个方面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提供保障。
  体育器材设施这是保障课外体育俱乐部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指标,主要观测能否能满足会员场地活动需要。
  俱乐部活动经费管理是指俱乐部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学校拨款、会员会费、社会机构提供赞助费以及俱乐部账目清楚、支出合理。
  教学情况是指俱乐部教学大纲和教案是否完备;会员对俱乐部每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满意;俱乐部管理者和会员对俱乐部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情况。
  会员参与情况主要通过固定会员每周活动次数和活动情况来反应会员活动情况。
  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包括成了专门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制度、对俱乐部、会员、指导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
  4.工作成效
  由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体育竞赛、社会影响力几方面来体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成效。   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俱乐部根据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建立并形成校园体育品牌项目,在校园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体育竞赛是指俱乐部会员参与省内外比赛获得的成绩,以秩序册和成绩册为依据。

(三)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立


  基于上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内容,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邀请专家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对比,建立起对比矩阵。在建立对比矩阵时,对于重要性的判断采用1-9的等级,“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比较重要、十分重要、绝对重要”分别对应“1、3、5、7、9”的数值,介于相邻两个等级之间分别用数值“2、4、6、8”表示,如果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则用以上对应数值的倒数表示。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处理,在各层次对比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表(表1)。
  数据处理结果为:
  A层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WA=(A1,A2,A3,A4)=(0.2345,0.3065,0.2645,0.1945),
  CR=0.0081<0.1,通过一致性检验。
  B层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WA1=(B1,B2,B3,B4,)=(0.2500,0.2600,0.2700,0.2200),CR=0.0072<0.1;
  WA2=(B5,B6,B7,B8)=(0.1962,0.2928,0.2802,0.2308),CR=0.0053<0.1;
  WA3=(B9,B10,B11)=(0.2148,0.3430,0.4422),CR=0.0053<0.1;
  WA4=(B12,B13,B14)=(0.2404,0.5253,0.2343),CR=0.0064<0.1。
  归一化后层次总排序结果为:
  WB=(0.0586,0.0609,0.0517,0.0515,0.0601,0.0897,0.0858,0.0707,0.0568,0.0907,0.1169,0.0467,0.1021,0.0455),CR=0.0076<0.1。
  因此,可以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构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1.建立评语集模型
  评语是对评价对象的定性描述,评语集对各层次指标都是一致的。对于前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应地采用以下评语集合:K={K1、K2、K3、K4}={好、较好、一般、差}。其中K1=(90,100)、K2=(70,89)、K3=(50,69)、K4=(0,49)。设G为评价等级各级别的分值向量,既GT=(95、79.5、59.5、24.5)。
  2.对准则层各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和各级模糊评价
  对上述指标体系研究确立的前提下,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聘请10位专家组成单因素评价小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该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水平。分别对该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评价指标层的各指标,以“好”、“较好”、“一般”、“差”的评价方式给予一个评级等级,从而建立模糊评价矩阵Xi(表2)。对表2中每一数值都除以10,则求得指标层各子集的单因素的模糊矩阵Xi(X1,X2,X3,X4).
  指标层的模糊评价:Yi=Wj Xi(其中Wj为第j个一级指标的所有二级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所有二级指标的模糊矩阵)。
  目标层的综合评分集:Ei=AiYi(其中Ai为所有一级指标的权重;Yi为所有指标层评分分值矩阵集)。
  评价单位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综合评价分值:V=EiGT(Ei所有目标层评分分值矩阵集;GT=(95、79.5、59.5、24.5))。

三、结论


  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细化各项评估指标,有利于对高校课外俱乐部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高校对开展课外俱乐部改革的积极性,有利于检验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成效,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行政管理、条件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和工作成效构成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评价的主体指标。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发展规划、落实每周活动次数情况、体育器材设施、俱乐部活动经费、俱乐部教学情况、会员情况、专门的考核小组、制定考核制度、对俱乐部、会员、指导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俱乐部自我运行程度、体育竞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列指标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状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尚属探索性研究,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充实、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红霞.“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制约因素及其保障体系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5):159-160.
  [2] 董丽丽.“阳光体育”监督机制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18.
  [3] 孙涛.对建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长效机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4):184.
  [4] 胡庆山,孙岩.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及本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74-79.
  [5] 姚旭霞,赵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79-83.
其他文献
羽毛球运动在高校以及社会上广泛流行,因其运动开展简便性、娱乐性以及锻炼性等方面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分析了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当前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和城市化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日益强烈,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户外拓展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
拓展训练作为一门新兴开发型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拓展训练凭借其“先行后知”的体验式优势,成
跳绳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开展已有多年,但至今普及的速度较慢,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更好的普及跳绳运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崇明县登瀛中学的
健美操是一项大众化的体育项目,不仅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同时也被企业、社会活动热点追捧,对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意义.本文从社会体育角度分析了当
队列训练是公安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预备警官的职业素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公安院校学生在入学阶段要深刻认识队列训练的目的、意义,全面了解队列训练科目要求
结合当前国内、外针对柔道运动项目的一致性研究,我们认为基础柔道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指的是具备一定柔道运动天赋,能够坚持对整个柔道运动训练的相关人才.因此,在基础柔道后备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思想也有了改变,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终身体育视域下,如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文章对
针对我国短跑成绩与国际短跑水平的差距,近年来,我国短距离跑的研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分析和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训练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几个方面构成,它不仅是落实全面育人目标的手段,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组织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