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追寻人生美丽的蜕变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kui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和具体的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智慧去灵活应对,以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刘洁贞老师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凝聚自己的教育智慧,实现了从勤奋型班主任到技巧型班主任,再到创新型班主任的成长。在教学路上,她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快乐成长、自主发展,坚持用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照亮学生的前程。与此同时,她注重发挥名师效应,带领更多的班主任一起实现专业化成长。在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中,刘洁贞老师实现了人生美丽的蜕变。
  刘洁贞,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省、市两级名班主任。任教于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4年4月成立“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力;带领团队开展班级发展、学生发展、学生生涯规划、家校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承担班主任培训工作,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班主任。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学系列主题班会课的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区的教育教学刊物上;《Writing——Description of a city》《跨越高三》等多个教学案例荣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主持《系列主题班会课——民主班集体的建设途径》等两个省级课题研究。
  不知不觉,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刘洁贞老师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有着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老师。十几年来,刘老师怀着一个教书育人之梦,捧着一颗关爱学生之心,经历了许多磨练,不断成长。忙碌而富有挑战性的班主任工作让她尝到了为师之惑,也让她体验到了为师之乐,更激发了她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执着追求。在许多人眼里,刘老师总是忙碌的。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班级的发展,为了追求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她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勤奋耕耘,奠定专业成长的基础
  谈起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刘老师说,她和许多班主任一样,一开始就是一个勤奋型班主任:起早摸黑,以校为家,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事无大小,一一为之操劳。这就是刘老师早期当班主任的写照。三年下来,刘老师有了许多快乐、幸福的记忆,有了可喜的教育教学成绩,有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教育故事。
  那时,为了让学生拥有课间活动场地,刘老师和学生一起拿起锄头开拓课室后面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为了让学生能有篮球场打篮球,刘老师顶着烈日提前半小时去占篮球场。她曾带着学生一起在风雨中奔跑,也曾和学生坐在草地上,对着星星和月亮说悄悄話……
  这样的日子是幸福的、快乐的,但也是劳累的。有一次,学生集体感染了流行感冒,为了让他们早点康复,刘老师整日奔波忙碌:早上,在学生到来之前打开教室的门窗通风换气;白天,忙着送学生到医院检查、治疗;晚上,等学生离开后对课室进行消毒。经过两个星期的战斗,学生终于完全康复,他们整齐地出现在课室里,可刘老师却不堪疲惫,病倒了。又有一次,为了帮助一个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刘老师熬了无数个日夜,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仅有的心理知识耐心地给他做辅导。曾在操场上留下无数脚印,在辅导室谈过无数次心,在放学后通过无数次电话……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减少忧虑,放松自己,克服心理问题。
  因为早年的勤奋,刘老师累积了许多工作经验。这丰富了她的人生经历,为她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善用技巧,向技巧型班主任转变
  勤奋地工作让人有许多收获,然而,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于是,刘老师开始思索如何解放自己。她开始博览群书,认真学习。慢慢地,她懂得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巧能够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她逐渐学着向技巧型班主任转变。于是,她继续研究教育心理学和学生的成长心理,阅读有关书籍,听有关报告,让自己有了更加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巧”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让她的班主任工作更加自如、有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刘老师会为他们定期策划团体心理活动。在初建班级时,刘老师和其他老师曾组织过一个活动:让全班同学围成一圈,每个同学都半蹲着,形成椅子形状,一个坐在另一个的膝盖上。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了互助和信任,对初建班级形成凝聚力有很好的作用。在高考前夕,刘老师会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减压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迎接高考。
  “巧”进学生心里,让学生敞开心扉,把心理咨询技能应用到与学生的谈话中,这是刘老师的第二个法宝。倾听、具体、淡化、通情、达理是她做学生个体工作的常用技巧。
  有一次刚考完大考,学生小A一脸茫然地来找她,对她说:“老师,我这次考得很差,没有一科考得好!从考试到现在,我一直睡眠不好,有时还会失眠。我很害怕,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办呢?”说着说着,他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刘老师认真倾听着小A说的每个字,试图从里面读出他的真实感受。从小A的话中,她听出了他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忧虑,这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他失眠。接下来,刘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小A讲学习方法,而是先把他所说的“差”字具体化。经过她的了解,其实这次考试,小A只是英语考得不理想,而选考科由于审题错误丢了一些分,最终导致总成绩不高。了解到这点后,她马上肯定了小A的数学成绩和英语写作能力,让他对自己有信心,然后努力去淡化他所说的问题。她对小A说,现在发现问题是好事,因为现在多发现一个问题,高考就会少一个问题。对于小A的失眠问题,她也表现得非常冷静:“这几天我也没睡好,而且已经有好几个同学跟我讲没睡好了,可能是因为秋天比较干燥,人也有点烦躁。另外,你们现在复习到这个阶段,比较投入,精神比较紧张。晚上睡觉前喝点牛奶,失眠的情况就会好转的。”谈完话后,小A按照她所教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小A学会了自我发现和自我调节,最后他以良好的状态参加高考,并考取了广东工业大学。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成了刘老师班主任工作生涯的重要“财富”。
  转变理念,争做创新型班主任   在刘老师心中,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不仅要有应对问题的能力,更要有自己的特色。于是,她追寻着自己又一次的转变:成为一个创新型班主任。
  2008年的佛山市名班主任培训让刘老师逐渐有了“创新”意识,她逐渐认识到班级属于学生,成长属于学生,因此,班级管理要从班主任的“独裁”管理轉向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民主、公平。管理理念的转变让她有了创新的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刘老师的班级创新,从班干部的选举开始:竞选演讲,民主投票,公平竞争。2010年9月的那次班干部竞选,为了争当班长,选手们都精心准备自己的演讲词,从毛主席的诗词到奥巴马竞选总统时的英文版演讲词,一一被学生搬到了台上。刘老师的创新之举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支持,还吸引了一批学习者——其他班的班主任纷纷向她请教。
  创新的不仅仅是班干部的选举,系列主题班会课是刘老师的另一个尝试。每个学期开学初,她都会和班干部一起规划本学期每月主题班会课的主题,并每月召开一次综合型主题班会,每个活动月的其他三周围绕着这个主题,由学生分小组负责策划和主持小型的班会。学生参与主题班会课的积极性十分高,负责策划和主持的小组认真负责。这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另一方面,给予了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能力的机会。
  刘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对策划和主持主题班会课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们从接到任务开始就认真地准备,设计方案,收集资料,做访问调查,请嘉宾。漂亮的PPT、流利的台词、新颖的设计以及对教育主题的深入认识和评论,一一展示出学生的才能。精彩的小品、优美的诗歌朗诵、欢快的歌声、看似无序却有序的无领导小组论坛,学生用他们的才智将主题班会课“装点”得精彩纷呈。主题班会课上,学生们有时围着屏幕一起观看一部电影,感动得泪流满面;有时一起兴高采烈地做游戏,把学习的烦恼抛于脑后;有时热烈地讨论一个问题,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在刘老师看来,教育应从学生的真实感受开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深化,最后回归到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进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有效的。
  刘老师认为,创新并不是要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进行伟大的改革,而是在原有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方式上进行改进。有时多一点思索,多一分心思,多一些与学生的接触,就会让班主任多一分灵感。同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让我们看得更远。因此,阅读名师的著作,聆听优秀教师的报告,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都成了刘老师创新工作灵感的源泉。
  当然,刘老师也曾感到迷茫与困惑。谈到那些迷茫与困惑时,她说,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教授们,专家的引领让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得到了指引,让她能够勇敢地走向远方。
  示范引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从区级名班主任的培训到市级、省级名班主任的培训,从班主任能力大赛参赛者到大赛辅导员再到大赛评委,一路走来,刘老师有许多感悟、许多收获、许多发现。从勤奋型班主任到创新型班主任,更多的是意识和工作方法的改变。然而,一个教育者如何才能走得更远?刘老师再次进行了思考。常言道:“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为了走得更远,刘老师开始了另一番探索:让更多的班主任与她一起实现专业化成长。为此,刘老师在2014年申请并成立了“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带领着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一线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开展研究,以研究引领工作。四年多来,刘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坚守在班主任这块阵地上,以班级发展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以系列主题班会课的研究为主线,以培训学习、观摩交流、小组互助为学习途径,让每个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悟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让每个成员、学员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特色。
  定期的网上研讨,成了工作室成员智慧碰撞的平台。在那里,老师们轮流抛出话题,如“如何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手机”“让孩子心中有颗星星”“留守儿童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等等。每一次的话题讨论,都热闹非凡,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从一开始的就事论事、各出奇招到现在大家学会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系列主题班会课的研究,已经从为开展班会课而研究主题走向了为学生三年的成长设计班会课课程的研究。从起始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友好交往到毕业班学生的价值引领,一系列的研究,以教育部发布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为指导,根据学生发展心理特点和需求,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来开展。老师们从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方法,不断进步。在为教师搭建学习、研究、展示平台的过程中,刘老师也收获了许多掌声,并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一直以来,刘老师努力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感染学生,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用高尚的思想去引领学生。同时,她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方法引领班主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走专业化成长道路。她希望能用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照亮他们的前程;她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成员、学员一起,不忘初心,并肩前行。
  毛毛虫之所以能破茧而出,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是因为它有着执着的追求。刘老师说,她愿用这样的执着追求,去追寻人生美丽的蜕变。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是学习的灵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积极主动地自我加工、自我分类,才能提升自我思维,将知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真实的学习语境,在这个宽松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思维空间,同时通过真实的语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与沟通中达到实际运用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案例;思维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下热门的领域,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动物园探秘一“曲线”工具》这一课的教学案例,对如何将人工智能带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相关探讨,从而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如破竹,对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实施全民智能教
期刊
摘要:高三的专题复习,不是简单地对高一、高二新课的知识性重复,而是在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把知识作为一种解决具体情境问题的一种工具。虽然高三的学生对对比研究的解题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只局限于两种同类物质的对比研究,对比主体非常有限,难以达到有效解题的目的。因此,笔者以实验专题复习教学为例,就如何在高三化学无机综合题解题中应用对比研究法进行了相关探究,以期提出一种比较科
期刊
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踏上讲台足有21个春夏秋冬了。我依然坚守在这儿,守着我们的乐土,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今天我再一次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因为……  小仁妈妈(26天打卡)日记:坚持早读,加油,奋斗!百校联考,努力再创奇迹!考出理想的成绩!  班主任评论:你的努力赢得了你的未来,真的!你的孩子很争气,一直努力着,奋斗着,也就一直进步中!  小仁妈妈:谢
期刊
摘要:儿童诗具有情感饱满、想象丰富、语言童趣、意境优美的特点,以“诵读一赏析一仿写一创作”渐进的四种教学模式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并将儿童诗校本课程教学与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有机地融合,能使各学科达到优势互补、动静结合、和谐共生。以儿童诗为基点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自身的想象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达到以美辅德
期刊
摘要:经典话剧《雷雨》有永恒的生命力,总是动态的,常读常新。《雷雨》直面现实、人生的问题和困境,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反思,鼓励年轻人基于自己的热情、欲望、追求、冲动和执着去创作时代经典。笔者从对《雷雨》的情感与认知的变化入手,论述学习经典话剧《雷雨》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话剧;《雷雨》;经典阅读  笔者执教《雷雨》多次,教学形式也发生过多次变化,由最初主导解读剧本,到一边讲剧本一边找学生分
期刊
摘要:家校共育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家长与教师搭建起“沟通、交流、协作”的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大力倡导家校共育,在学校的指导下,我们尚学班在一年级从以下方面对本班的家校共育策略进行探究:组建家委,共育基础;多维沟通、共育共乐;班级舆论、共育营造;班本课程、共育共享,为学生
期刊
摘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扎根于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加以落实。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家校共育,我校探索出以“兴和文化”引领的文化德育发展方向,打造“家校一家亲,你我一生和”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家庭教育;“兴和家长学堂”;德育教育  一、“兴和家长学堂”的实施背景及意义  (一)
期刊
编者按:教育研究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教育实践和教育调研的沉淀。张玉彬老师从业以来,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从未停止思考和研究,始终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攻克教育难题,倡導以发展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玉彬老师如今已成广东省教育科研的领跑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  张玉彬,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课程与教学部部长,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美国
期刊
赖冬美,河源市龙川县通衢中学教师,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河源市初中语文首席教师,广东省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广东省李杏芳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河源市第七届政协委员,龙川县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曾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之子课题研究工作并获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曾获教育部优质课件评选一等奖,全国教学论文一等奖、河源市教学论文一等奖、龙川县教学论文一等奖,河源市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河源市班主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