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别茨基与国际编目原则会议和著录理论建设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西摩·柳别茨基(Seymour lubetzky 1898—柳别茨基1898年生于波兰。同卡特·帕尼茲一样,他的著作是根据自己在整理一个大机关的图书中积累的经验写成的。柳别茨基从1943—1960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中起主要作用。在此期间,他撰写了《编目规则与原理》(Cataloging Rules andPrinciples,1953年),这是本世纪中一部
其他文献
北京图书馆中文图书统一编目铅印卡片,将依据大型综合性《汉语主题词表》和《主题标引工作条例》标引图书主题。1985年1月开始发行带主题的款目卡片。
<正>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西人称为我国的三大发明。英国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在十七世纪曾说:"这三种发明,将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都改变了。又从而产生无数的变化。印刷术在文学,火药在战争,指南针在航海,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
<正> 目录学作为书目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应当与书目工作实践紧密联系,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书目工作的需要.为使我们的目录学研究做到这一点,花点气力去考察、检验、总结目录学研究的状况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对所统计到的342篇国内研究目录学的文章按所研究的内容分成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书目方法、书目工作、书目评介、专科目录学及外国目录学等七大部分,试图从这个统计中找出我国目录学研究中的不足,以期能对今后目录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在所收的342篇文章中可能
<正> 在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首都文教战线上的各路英雄跻跻一堂,举行了盛大的群英会,检阅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首都文教工作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伟大胜利.文教战线的各项事业的大跃进,是在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巨大胜利的基
<正> 导言本文分五个部分,通过对文摘历史发展的简略回顾,阐述文摘在当代新技术革命中的特点与功能,针对我国二次文献现状,对比分析国外的相关因素,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健全以文摘为核心的文献检索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从事文摘领域的新研究,拟出文摘工作的近期目标和初步设想,以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状态,促进情报工作的发展。
1940年5月,北社在沦陷后的上海出版了丁宗恩编译的《论弱小民族》一书。在这本书的《论印度》的标题下收入了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
<正> 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由北京地区的若干最有基础的图书馆组成,为了统一步调,加强协作,紧密地配合科学研究工作,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目前应即着手作好下列几项工作:
~~
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副馆长w·J·韦尔什、助理馆长H·D·艾夫拉姆和J·C·布罗德里克等一行五人组成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代表团,应北京图书馆邀请,于5,月27日开始对我国进行为期15天的访问。
<正> 我们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正在由图书馆的层次向社会的层次发展,由文献的层次向知识的层次发展。在目前的时代,我们研究图书馆学已经不能不考虑社会和知识的因素了。本文想从知识和社会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