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表面载基因纳米囊泡自组装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体外矿化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钛表面构建载基因脂多糖胺纳米囊泡-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多层膜(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films,PEM)的体外矿化能力,为钛种植体表面聚电解质膜改性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利用含骨形成蛋白2基因质粒(plasmid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pBMP-2)的脂多糖胺纳米囊泡(lipopolysaccharide-amine nanopolymersomes, LNP)(简称pLNP)作为阳离子聚电解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作为阴离子聚电解质,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钛表面构建PEM,记为Ti-pLNP-(HA-pLNP)n,其中HA和pLNP在钛表面依次组装1次为1个组装循环,n为组装循环数。采用模拟体外矿化实验,检测光滑钛组(Ti)、碱热处理组(Ti-OH)、层层自组装Ti-pLNP-(HA-pLNP)4组(最外层为pLNP,简称Ti-C4)和Ti-pLNP-(HA-pLNP)4.5组(最外层为HA,简称Ti-C4.5)表面矿化物的性质、形貌和化学成分,评价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体外矿化能力。

结果

X射线衍射光谱显示Ti、Ti-OH、Ti-C4和Ti-C4.5组表面在25.82°、31.90°和32.90°位置均出现了羟基磷灰石的特征衍射峰。其中Ti-OH和Ti-C4组衍射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场发射扫描电镜可见Ti-C4和Ti-C4.5组膜表面均匀沉积一层尺寸较大的颗粒状物,部分聚集成团片状,但钛基底仍然可见;X射线能谱显示Ti-C4和Ti-C4.5组膜表面晶状物Ca、P元素含量较接近,占总量的77.24%和64.23%,明显高于Ti组表面。

结论

钛表面载基因纳米囊泡自组装聚电解质多层膜具有促进体外矿化的能力。

其他文献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是当今人类社会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我国山西省突出的生态问题,本文从大气、水体、土壤等角度出发,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环境退化成本;通过山西省环境
期刊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为制定有效的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门诊和住院焦虑障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调查问卷,回顾性收集北京市城区焦虑障碍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资料,测算其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1)焦虑障碍患者的年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16 509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占63.5%(10 490元),间接经济负担占36.5%(6019元);(
期刊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粘接修复已成为重要的口腔临床技术。因具有操作方便、能最大限度保存牙体组织等优点,粘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最新出现的通用型粘接剂给口腔粘接修复带来了新的技术进步,现从定义、发展改进、使用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通用型粘接剂进行综述。
期刊
@@
综述英文文献中关于双叉下颌管的临床解剖与影像学研究进展,以加深对双叉下颌管的认识。双叉下颌管是下颌管的解剖变异,其成因可能是出生前下颌管的不全融合所致。按照其发生的解剖部位与形态,双叉下颌管可分为4种亚型。详细描述了双叉下颌管在曲面体层X线片、锥形束CT片上的形态特征与识别方法,比较了双叉下颌管在曲面体层X线片与锥形束CT片上的可视性,讨论了识别双叉下颌管在施行下颌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
在当前社会中,智能家居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市场,如何利用智能家居为住宅添加更多的便利,成为了当前很多家居市场中的企业所思考的问题之一.如何利用好智能家居系统来保障智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