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早期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制定调查表,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统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早期中医四诊资料等,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析胃癌术后早期患者主要中医证候与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术后早期患者主要中医证候表现为脾气虚证、腑实证、血虚证、阴虚证、湿热证、血瘀证六种证候.六者相互兼夹出现,其中以脾气虚证及腑实证较多.中医证候的分布与患者性别,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没有相关
【机 构】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外科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早期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制定调查表,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统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早期中医四诊资料等,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析胃癌术后早期患者主要中医证候与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术后早期患者主要中医证候表现为脾气虚证、腑实证、血虚证、阴虚证、湿热证、血瘀证六种证候.六者相互兼夹出现,其中以脾气虚证及腑实证较多.中医证候的分布与患者性别,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没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为脾气虚证、腑实证、血虚证、阴虚证、湿热证、血瘀证六种证候.六者相互兼夹出现,其中以脾气虚证及腑实证较多.中医证候的分布与患者性别,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没有相关性,与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此类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的患者445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和中医证型信息收集,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中医证型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32.1%)>气阴两虚(21.6%)>痰瘀互结(15.3%)>气虚血瘀(12.4%)>痰浊内蕴(7.2%)>心
目的 探究揿针目前在肿瘤辅助治疗当中的应用特点,通过其取穴规律分析当前应用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展望.方法 通过检索近10年揿针在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中外临床研究文献,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其临床应用特点及取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检索的18篇文献中,揿针在改善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不适、改善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有所应用,其中39%(7/18)的研究针对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各项研究的穴位选取中,有12篇文献选取足三里作为主穴,约占67%(12/18);9篇选取内关穴作为主穴,约占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