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辅酶Q10海洋酵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50株海洋酵母中选取11株辅酶Q10产量相对高的菌株,经过复筛得到辅酶Q10高产菌株FH-08,经过对氮源、碳源、初始pH值、培养温度等条件的研究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通过优化实验,确定培养基的碳源为葡萄糖3%,氮源为酵母粉2%:pH6.5、温度30℃、接种量4%,300ml三角瓶中的装液量为50ml,摇床转速为200r/min。按此条件进行培养,发酵液中菌体生长量为2.34g/200ml,辅酶Q10的产量为28.6mg/L。
其他文献
新疆拥有丰富的农产品优势,农产品贸易和产业发展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成为推进新疆地区尤其是沿边城市贸易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但农产品产业在面向中亚国家贸易
报纸
本文对一株乳酸菌所产谷氨酸脱羧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温度、pH和一些化学物质对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酶的最适温度为52℃,最
目的:总结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行眼球摘除术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行眼球摘除术的1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其家长实施全
本实验对红曲霉Monascus菌株-ZZ产麦角固醇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子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接种量为10%,最佳pH值为自然pH,最佳转速为220r/min,最佳培养温度为30℃。
本文综述了热处理对采后水果病害控制的应用,包括热处理的方法、热处理对采后水果病害控制的效果、热处理的防腐机制、提高热处理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治能力的方法等。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全国高校的热点和重点。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民办高校存在的创新创
通常是利用不同类型溶剂的不同溶解性实现选择性浸取.而不同性质的成分在不同超声场中受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导致以不同的速率运动.研究不同成分在不同超声场中的浸取速率,可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故障。10 kV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特别是在雨季、大风和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单相接地故障更是频繁发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