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你是一种个别的人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车开来开去,上边装满了人,有好有坏,你都不是,你是一种个别的人。”、
  她让他的生命,多了爱情
  顾城是一个清澈而又变幻不尽的人。一双眼睛,单纯又丰富深邃。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性格:多变也始终不变。
  他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如果没有谢烨,他的一生也许就像他说的,和诗一起度过。是谢烨,让他在只有诗和写作的生命里,多了爱情。
  1979年7月,距离顾城23岁的生日还有两个月。在一列自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上帝带给了顾城这一生最珍贵的生日礼物——谢烨。
  谢烨是一个优雅的人,有着清亮的眸子。她站在顾城旁边,笑容婉转,轻灵,像极了春日,像极了软风。这样一个女子,满足了顾城对一个女人的所有想象。所以,一向孤僻,迟疑,眼睛永远直视前方,不看任何人的顾城,第一次目光倾斜了,轻轻地落在谢烨的身上。他感受到她,感受到她颈后飘动的柔软的发,感受到她的笑和光亮如星的眼睛。她的眼睛,又大又美,深深的,像是幻梦的鱼群。就连嘴角和鼻线,也有一种金属的光辉。
  顾城陷入了爱情,无法自拔。
  他给谢烨念他写过的诗,讲起电影和童年。谢烨认真地听着,好像那声音是出自她的心,是她无数个暗夜无数遍祈求想听到的声音。
  火车由黄昏进入暗夜,周围的人陆续睡去。他们望向窗外,看到满天闪着银辉的星星。顾城和她都没有说话,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有他们知道,一切都改变了。
  谢烨原是北京人,因父母离异,12岁时到了上海。顾城祖籍上海,长在北京。两人都曾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来去去,无数次的擦肩和转身,命运终于让他们相遇。那年,谢烨21岁,在顾城的心里,像一片清凉的树。
  遇见谢烨以前,顾城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那里有老婆婆深夜洗衣时唱起的安徽歌谣,有姑姑哄他睡午觉时讲过的战国故事,有姐姐制作的纸苹果和不倒翁,有父亲无论怎样奔跑,都放不起来的布风筝。但此刻,穿过薄薄的世界,他听到谢烨的声音,感受到她的目光,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她活着,生长着,和他一样真实。
  他害了相思,因为谢烨。因为谢烨,猛烈燃烧。
  火车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太阳从海河上明晃晃地升起来,黑夜逝去,进入了清晨。顾城好像突然惊醒了,他知道这一刻正在逝去,过了这一刻,谢烨对他来说,就会成为永远的幻觉。他感到恐惧,但天生的腼腆又让他无法开口向她索要地址。看到谢烨还在冲他笑着,他却愤怒起来。火车到站了,他掏出纸片,写下住址,把纸片塞到谢烨手里,样子礼貌又满含怒气。
  他不确定谢烨是不是真的会按他给的住址去找他。他应该说一句话的,告诉她:你一定要来找我,按照上面这个住址。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他想,他一定是被自己的懦弱惹恼了,以至于在她面前,也没办法装得高兴。但他又有着顽强的自信,相信谢烨会来找他。
  谢烨真的去找他了。一路上,她念着顾城给她念过的那首诗:
  “漫天的星星都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最美丽的不是星星。而是这个小小的蟋蟀的歌声。一个小虫子,拉着它的琴,在一个很小的土洞里,不是为了赢得观众,只是因为热爱。这个蟋蟀和我们的人一样有它的生命,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支歌曲。”
  谢烨轻轻念着,眼前浮现出顾城的影子。她只想快走几步,尽快穿过这片长满白杨树的小树林,尽快见到那个喜欢蟋蟀却不喜欢星星的顾城。
  她是如此想念他,就像大海里的小木片思念着陆地,就像受伤新愈的鸟儿思念着天空。
  她对于他,就像空气对大地
  第二次见面,开门的是顾城的母亲。她好像已经知道了谢烨会来,开口对她说:“呵,这就是顾城的维纳斯吧。”一向开朗的谢烨脸上不由得泛起了红晕,原来她并没有会错意,他是希望她能来找他的。
  为了排遣思念,他曾多少次在家人面前提起她啊!
  顾城出来,还没睡醒的样子,黑钢笔插在口袋里。他给她讲哲学,讲灵魂和虚无,讲最初的自我,讲存在……可他真的不该给她讲哲学,因为他衣服上的墨迹惹人发笑,她没办法做到严肃。
  离开时,顾城送谢烨。她问他,会给她写信么?顾城说会。写多少呢?顾城用手比了比,那厚度至少相当于两部长篇小说。
  书信频繁地流转在北京和上海。但很快,再频繁的书信也难以慰藉他们的相思之苦。由于谢烨每周有几个晚上都要到徐汇区的业余大学读书,为了不耽误谢烨的学业,顾城说服家里人,在上海武夷路买下一套房子。这里离谢烨在遵义路的家很近,顾城总会在她快放学的时候,去学校门口接她。在一片星光中,并肩送她回家。
  顾城给谢烨讲安徒生,讲法布尔,告诉她路边的草怎么结出果子,瓢虫有多少斑点。他的表情那样神气,在别人看来,那是属于一个贫寒诗人的清高,只有谢烨了解,那是他全部的内心世界。
  1983年8月8日,顾城和谢烨的爱情终成正果。他们在北京安了家,开始了真正形影不离的生活。一起买菜,一起逛街,一起去街上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顾城常常对他的朋友顾晓阳说:“谢烨对我,就像空气对大地,一分一秒都离不开。”即使创作,也是顾城口述,谢烨记录。出国后,顾城固执地不学英语,不学开车,因为谢烨学了,他再学,就是浪费生命。
  她不像在过日子,而是在过小说
  如果没有李英,顾城和谢烨会一直幸福下去。在地球的另一端,新西兰那个只有两千人的激流岛上,他们会一直相依相伴。就像顾城说的,用一生默默地注视她,一起在爱的光波中,战胜死亡。
  可李英的出现,成为顾城和谢烨感情最深重的裂痕。
  顾城和李英在1986年的昌平诗会上认识。当时以顾城为首的朦胧诗很受打压,有个老批评家批评顾城,李英不仅力挺顾城,为顾城辩护,甚至在会场上情绪激动,为顾城失声痛哭。
  次年,在顾城和谢烨出国前,李英当着谢烨的面,与顾城互诉衷肠。顾城也如实告诉谢烨自己喜欢这个女孩。
  谢烨是宽容的。就像她说的,她中了儒家的毒。真心想让每个人都快乐,她用卖鸡蛋的钱给李英买了去新西兰的机票,三个人开始在激流岛上共同生活。她笑着告诉李英关于顾城的很多事,他的脾气,他的爱好,他最喜欢的颜色,他最得意的诗……
  从谢烨那里了解顾城后,李英很会投其所好。以致后来顾城对李英说:“我们两个天生是一样的,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谢烨正好经过窗外。
  谢烨无数次想过离开,给他们最好的成全。但她知道,没有她,顾城是活不下去的。只是,她的每一天,都不像是在过日子,而是像在过小说或者过喜剧。每一分钟都在演戏,观众就是自己曾经最爱的顾城和夺走了自己挚爱的李英。
  她累了,需要一个依靠,连上帝也开始可怜她了,特地给她派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大鱼。大鱼明白谢烨挣扎于顾城和李英之间的纠结与痛苦,他说:“你是这般大度宽容、优雅知性的女子,这样的你,不该受这样的委屈。”谢烨心动了。
  对谢烨来说,顾城和自由就像鱼和熊掌之势,永难周全。她选择了大鱼,决意离开顾城,带着不能被顾城容下的儿子小木耳,重新开始生活,重新找回自由。
  但谢烨容得下李英,顾城却难容大鱼。容忍李英是谢烨对顾城的成全。而谢烨追随大鱼,对顾城来说,却是背叛。
  他们开始争吵。1993年10月8日, 激流岛上,顾城用一把斧子砍死了谢烨,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年仅5岁的儿子。
  顾城曾问谢烨:“我们在火车上相识,你妈妈会说我是坏人吗?”
  谢烨说:“没人说你是坏人,火车开来开去,上边装满了人,有好有坏,你都不是,你是一种个别的人。”自始至终,谢烨给顾城的爱都是温暖的,只是那温暖里,被顾城硬生生地牵扯进哀愁。
  还记得电视剧《步步惊心》里,若曦对四爷说的那句话:“由爱生忧患,由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只是,普天之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呢?顾城不能,谢烨不能。为一个情字,他们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伤口,再也无法完整。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其他文献
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IT潮男宋杨打造了一个名为“淘花运”的自媒体交友平台,在邂逅爱情的同时开启了创业之旅……  私人订制恋爱平台  1984年出生的杭州大男孩宋杨是阿里巴巴的一位数据分析员。像大多数IT从业人员一样,他的性格不算外向,交友圈子也不大。因此毕业四五年,他一直没有找到女朋友。随着父母催婚频率的增加,宋杨越来越苦恼。  周围的许多人都加入了相亲的队伍,但宋杨对传统的相亲模式不感冒;而大
期刊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陈大咖,原名陈盼,别号“陈鸭”,80后,专栏作家,美食旅游、生活方式撰稿人。被称“大咖”,是因为一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可就是个“大角色”——  她是微博意见领袖,文字嬉笑怒骂天马行空,点评犀利尖刻一针见血,既招人恨又惹人爱,被冠名以“柔软的毒舌”。  她是个爱吃的瘦子,经常肆无忌惮地放言: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她被归进
期刊
2014年2月16日,中国电影《白日焰火》成为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大赢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金熊奖与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擒获了柏林“金熊”的该片导演刁亦男,一时间备受瞩目。  西影厂熏陶出的最帅文青  刁亦男是地道的西安人,父亲曾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工作。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迎来复苏、全面开花的日子,当时几乎中国所有的优秀导演都在西影,每天听下班回家的父亲讲厂里的事情,刁亦男耳濡目染地对
期刊
和时间签署一份美丽的契约,让从容、自由、幸福永驻心田。生活和时间让我们失去很多,但永远不能失去自己,经历才会懂得。  2014年春晚,观众没有盼来宋丹丹的出场,对此,她公开表示自己已告别春晚舞台:“我已经没能力出新意了,明知道自己不行,干嘛还在台上。我不想被观众赶下来。”而与此同时,由她和范明主演的电视剧、中年版浪漫满屋《美丽的契约》引发收视狂潮。经历过婚姻的起起落落,事业的起起伏伏,现在的她,愈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中国式家庭里那些大嗓门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舞台。一段关系,就是一出剧本。人人都爱皆大欢喜、其乐融融的和谐剧情,可惜,在这个小舞台上,常常上演的却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抑或西风压倒了东风”。  总有些角色特别张扬,滔滔不绝“我的感受”、“我的期待”、“我的想法”,声音充塞家庭的角角落落。膨胀着,膨胀着,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离亲爱的人越来越远,离满足与幸福也越来越远。另
期刊
乔治是个精明的小伙子,从大学商学院毕业后,便跃跃欲试,想在商界有一番作为。乔治当时很看好化妆品行业,他先拜访了本地几位重要投资人,说服他们相信化妆品行业可以赚大钱。最终,乔治获得了一笔启动资金,他的化妆品公司也就此开张。  三个月后,第一代护肤产品问世。然而,产品销售问题让乔治愁上心头。助理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让顾客先试用再付款,另一种是利用广告大肆宣传。两种方案都遭到乔治否决。他觉得,自己此时是
期刊
一对小夫妻,新婚不久,丈夫便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新婚夫妇聚少离多真是让家里的小媳妇各种不高兴。终于,某天小媳妇爆发,两人大吵一架,起因是丈夫好不容易出差回来,晚上却要陪领导去应酬,而第二天要坐早班飞机赶去另外的城市开会。  丈夫应酬结束回家已是深夜两点,战战兢兢打开门,并没有发现预想中的暴风骤雨;他蹑手蹑脚走进客厅,看到怒气未消的小媳妇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身边放着第二天他出差要用的东西,衣服
期刊
2013年12月15日中午,重庆职工医学院退休教师夏朝渠和妻子谢玲正吃午饭,突然接到中国驻德大使馆的电话:“抱歉地通知您,夏劲同学在德国自杀了。”夏朝渠顿时愣住,妻子手中的饭碗滑落,撒落一地的碎片如他们破碎了的希望和生命。  噩耗突至,懂事的儿子自杀了  2007年9月3日,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过境安检口,夏劲微笑着向父母挥手,他即将飞往德国留学。在他身后,一直目送他的父亲夏朝渠和母亲谢玲已泪流
期刊
什么叫生活?生下来,活下去。让孩子掌握这个本事,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龚琳娜在《全能星战》节目中的惊艳表演,使人们对这个神曲女王除了搞怪外,有了更多的欣赏与认同。很多人都知道,她和德国老公老锣是一对事业上的好搭档,却不知他们还是一对在育儿上颇具心得的好父母。他们在慕尼黑乡间的教子故事非常精彩……  从单身文艺青年到德国式老爹  十年前,龚琳娜与老锣在贵州老家举行了婚礼后,便跟着老锣前往德国慕尼黑定
期刊
一个秦淮河畔工人家庭出生的女孩子,一个初二便辍学的贫困少女,扼住命运的咽喉,自强自立,艰苦奋斗,三十多年后创办了一所民办高校,演绎了一个中国当代女性的传奇。  矢志不渝求学梦  20世纪40年代末,鲍莉萍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工人家庭,全家九口人只靠父亲每月45元的工资维持生活。每天早上4点,她就起床陪妈妈去批发蔬菜,晚上还带弟妹帮父亲糊火柴盒、信封等。鲍莉萍学习十分优秀,但在初二那一年,因无力交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