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婴儿着想,进一步支持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激素异常,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在育龄期妇女中很常见,其很容易通过测定血清TSH来进行甄别.一旦发现,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足以安全地将其控制且花费甚微.但若未及时治疗,一些调查证实,将对妊娠和(或)胎儿产生有害影响.上述范例带来一个每年影响400万美国女性的热点话题,简单而又有争议:准备怀孕和刚刚怀孕的妇女是否需要筛查甲状腺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开展遗传代谢病筛查后婴儿胆汁淤积的病因谱变化及与之相关的遗传代谢病种类.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婴儿胆汁淤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前后婴儿胆汁淤积病因的年代变迁及与胆汁淤积相关的遗传代谢病种的构成.结果 421例婴儿胆汁淤积的主要病因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36.11%)、胆道发育异常疾患(31.59%)、遗传代谢病(8.08%)、其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4表达对人甲状腺滤泡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人甲状腺滤泡癌细胞系CGTHW-1(具有转移性能)为研究对象,利用肿瘤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能力的差异筛选出高、低转移潜能的甲状腺滤泡癌细胞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整合素β4在不同转移潜能甲状腺滤泡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转移潜能甲状腺滤泡癌细胞中整合素β4在mRNA
简要介绍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评估和处理的当前观点.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开展不够,缺乏专门甲状腺细胞病理医生及相关学科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我国甲状腺结节和肿瘤诊治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葡萄糖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呈双相分泌特性,即快速的1相分泌和持续缓慢的2相分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分泌缺乏1相,且2相分泌水平也显著降低。检测胰岛素分泌的方法很多。特别是用膜片钳结合膜电容技术检测单个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囊泡出胞的动态过程。每个β细胞含有约10000~13000个胰岛素囊泡,这些囊泡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功能池:易释放池(RRP)和储存池(RP)。约1% ~5%
期刊
报道一个以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为首发表现的von HippelLindau(VHL)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研究.  一、临床资料  1.先证者:男性,29岁,因阵发性头痛、心悸、出汗17年于2004年6月首次我院就诊.患者1987年(9岁时)出现阵发性头痛、心悸、大汗,测血压最高300/200 toni Hg(1 mm Hg=0.133kPa),CT示右肾上腺约3.5 cm占位,行保留肾上腺的肿瘤切除
期刊
论坛概况  2010年4月10日,第二届默克雪兰诺甲状腺·中国论坛在西子湖畔的杭州香格里拉酒店召开.默克雪兰诺甲状腺·中国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德国默克雪兰诺公司联合举办,旨在为国内外甲状腺学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国际性、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期刊
嗜铬细胞瘤(PHEO)和副神经节瘤(PGL)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于源自神经嵴的细胞或器官即副神经节,可位于有副神经节分布的任何部位,嗜铬粒蛋白A免疫染色呈阳性反应.因有功能的肿瘤能产生儿茶酚胺,后者经铬酸盐染色后氧化而呈棕黑色,故称为嗜铬细胞瘤。
期刊
女性先证者,14岁零10个月时因确诊甲状腺激素抵抗(RTH)而接受治疗.该患者为其母的第一胎,孕36周经阴道自然分娩,出生时母30岁,父35岁.拥有奥地利/德国血统,出生体重2.8 kg,身长59.7 cm.生后不久出现"腹绞痛"症状,频繁发作哭闹.6~14个月期间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耳部感染而接受抗生索治疗。
盐酸吡格列酮(艾可拓)和伏格列波糖(倍欣)在临床实践中已被证实为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口服降糖药。为促进艾可拓和倍欣的学术交流,进一步评估其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与武田药品(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将举办“盐酸吡格列酮和伏格列波糖有奖征文及病例收集”活动,有关事宜如下:
期刊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八次会议于2010年4月10日在苏州市举行,会议由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主题为"新技术,新视角,关注胰岛β细胞新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