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语言环境 提高语言能力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人们对接受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接受教育的认识,似乎从“胎教”一下子就与“幼教”实现了全面接轨。我们该怎样应对这严峻的挑战呢?众所周知,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在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的,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为了能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我们首先把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作为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切入点, 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开阔视野,加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促进思维发展,使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语言得以发展。
  
   一、创设环境,激发语言兴趣
  
  细心的父母都能发现,婴幼儿学习语言,与周围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的听、看、触
  摸、尝、闻等等对环境直接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在咿咿呀呀间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听、看、说的语言环境。
  1、室内环境巧开发。为给幼儿拓宽语言交流的空间,我在班中开辟出一处场地,美其名曰“呱呱屋”。我们把“呱呱屋”安排在北阳台中,一来是有效利用了教室里的每一寸空间;还有一个意图是给孩子们创设出一个安静安全,相对自由的活动场所,便于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里面畅所欲言、夸夸其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一些语言表达良好的幼儿成为这片小天地的主人,还有一些比较腼腆的小朋友也在其他小朋友的带动下“呱呱”演讲,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语言环境勤创设。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多听、多看、多说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并在不断锤炼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进行细致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多采用直观形象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结合画册给幼儿讲“春天”一课之前,先启发幼儿描述一下他们眼中的“春天到了,大树、花草、人、天气、小动物都有一些变化”。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查找,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的内容,亲身体会,积极发言。在冬季的下雪天,可以带领幼儿实地观察雪花的形状,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一片“银妆素裹”,然后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播种季节可以带幼儿到校园花坛中去种植,让幼儿动手实践,细致观察,通过种植来丰富幼儿的知识,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直接感知中发展了语言。
  培养幼儿“听”的养成习惯,这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只有听得准、听得懂,然后才能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最终才能上升到随心所欲、自由表达的境界。
  另外,“谈话”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充分发挥“谈话”功效,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说” 的环境,让幼儿在“谈”中寻找“话”,在“话”中突出“说”,最终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游中有“戏”,激活语言行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源于思维且又促进思维。对幼儿来讲,往往表现为即使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但由于语言发展还没有跟上思维的发展,头脑中表象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清楚,由于当众表达没有把握,体现出胆小、羞怯的心态,从而导致“小嘴巴、不说话”的被动局面。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叽叽喳喳、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此时作为思维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伴随着游戏,可以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语言积累的绝佳机遇。因此,我们经常采用游戏方式来激活幼儿的语言行为,以期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比如在讲“小猫钓鱼”这个的故事之后,就设计成课本剧让幼儿分组表演,充当故事里角色的老猫、小猫、蝴蝶、蜻蜓等在表演中一展身手,将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形式不仅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促进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自言自语,巧挖语言源泉
  
  在幼儿身上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他们在玩耍或游戏活动时,我们不时可以听到自言自语。几年来我经过观察发现,幼儿自言自语类型有如下几种:一是以想象方式,借用所看过的动画片中的场景或者典型事件来构建自己游戏活动,满足内心深处需求的想象性自言自语;二是描述自己内心的想法、事物的认识和自己的动作,传递出正在进行的活动信息,使游戏的意义更加清晰的描述性自言自语;三是对于活动中所见事物、得意作品以及行为赋予新的名称的命名性自言自语等等。这些类型的自言自语,事实上就是幼儿的语言符号,都是幼儿用发自内心的言语总结自己活动、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方式,如果我们能对此语言“源泉”充分挖潜并加以开发,势必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采用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激发其参与意识,致力于提高幼儿语言能力,那么,幼儿的语言素养一定会得以有效提高。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自然课改成科学课了。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深深地体会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自然》改为《科学》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科学新
期刊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因此,古今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应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的外表,都应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精神面貌。  我
期刊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和途径,为新时期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一、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尤其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  一、巧妙设置导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精彩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迅速地
期刊
摘要:国防教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公民中进行灌输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提高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各种素质的活动。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结合华北科技学院军训工作的一些实际情况为高校军训工作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华北科技学院 大学生 国防教育 成绩 不足     国防教育,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公民中进行灌输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提
期刊
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数学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着力培养听说能力和兴趣,加强听力训练;改进教法,指导学生正确的学法。  关键词:提高 英语 课堂 教学 途径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优化课堂教学,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
期刊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加强朗读的训练。“读”与“朗读”有很大的区别,“朗读”是必须做到有感情地读。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主,到了中、高年级才以阅读为主。我觉得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应从识字阶段开始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把文章读通  这在朗读训练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朗读的基础。把文章读通,换句话说就
期刊
摘 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 教师地位 更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