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肉制品中食品添加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标准管理探讨

来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肉制品中食品添加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标准管理.方法 通过对国际食品法典以及美国、加拿大、欧盟、澳新、日本、韩国和中国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的分析,结合风险评估、监测结果和食品中毒事件数据分析的情况,探讨相关标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 从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终产品检测可操作性或进出口口岸检测便利性的角度出发,美国、加拿大、澳新选择制定最大添加量,日本和韩国选择制定最大残留量,欧盟则根据具体食品产品,选择制定最大添加量或最大残留量.我国在食品添加荆标准中采用了添加量和残留量兼顾策略的同时,在污染物限量标准中规定了食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限量.膳食暴露评估显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对膳食暴露贡献较低,对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结论 虽然目前标准中保留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最大添加量和残留量的做法符合过程控制原则和实际监管需求,但仍建议继续开展关于食品加工工艺改进和替代品的研究,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对消费者和餐饮业者食品安全教育,减少误食误用引起的食物中毒.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市售液态乳中营养元素及有害元素含量测定,分析我国居民通过饮用液态乳对多元素的摄入状况,评估成年消费人群中多元素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全国7个地理区域市售液态乳样品共计110份,以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镁、钙、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钼、镉和铅15种元素含量,分析地域性差异。对于营养元素采用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评价营养状况,对于污染元素采用暴露边界比(MOE)和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评价健康风险。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