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恶性神经鞘瘤MRI表现一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iorm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8岁.1d前出现腰部疼痛并向双下肢放射,活动及卧床后无缓解.MRI:左侧大腿上方外侧肌间隙内、血管神经鞘区域见一纺锤形异常信号灶T1WI病灶呈混杂信号且高于肌肉信号政变,中心为低信号(图1);T2W1呈不均匀高信号、中心可见低信号(图2);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其中心区见散在无明显强化改变,边缘见环形强化,旱"靶征"表现(图3);MRI诊断:左大腿上段肌问软组织肿块,腰骶尾部多发转移,神经鞘瘤可能性大.病理检查:肉眼见送检组织长10 cm,最大直径3 cm(图4).镜下所见,

其他文献
据尸检资料,约25%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rnphoma,NHL)可以出现肾上腺受累,为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1];而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却很少见,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报道80余例[2] 。
期刊
目的 评价ADC值在神经上皮肿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分类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级别组40例(WHO Ⅰ或Ⅱ级)和高级别组30例(WHOⅢ或Ⅳ级).患者术前均行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组织的最小ADC值,术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确定Ki-67指数.两组间最小ADC值的比较采用成
目的 探讨眶骨内溶骨性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2月期间经组织学证实的眶骨内溶骨性脑膜瘤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8例均为良性病变,其中上皮型5例,纤维型2例,过渡型1例.病变位于眼眶外上壁4例,外壁3例,眶尖区蝶骨小翼1例.6例呈卵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楚,病灶最大径18~47 mm,平均29 mm.CT表现:6例骨质破坏,边缘毛糙,2例骨质呈囊
我国著名的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医学影像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吴恩惠教授于2009年6月20日不幸在天津浙世,享年84岁。
期刊
血脂是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储存和运输形式,而脂肪组织是甘油三酯最重要的储存器官,无论是血中的脂蛋白复合物还是脂肪组织内的甘油三酯,其对生命的实质意义都是供应能量并减少能量供应的波动。
期刊
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顽固性产后大出血,采取经动脉介入栓塞术可以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而且能保留子宫.出血常由髂内动脉的属支子宫动脉引起,有时卵巢动脉亦参与.本组3例髂外动脉参与产后子宫大出血,现将其影像特征回顾性分析如下。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专业学组、神经专业学组、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主办,宁夏医学会承办,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骨关节肌肉、神经系统影像学术会议于2009年7月3日至5日在银川市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戴建平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副主任委员孟悛非教授、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高宏主任、神经专业学组和骨关节专业学组组长高培毅和徐文坚教
期刊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定于2009年7月下旬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医学影像学新进展高级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09-09-01—088)。欢迎各医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为满足临床一线医师对消化性病变介入新技术研究、探讨和交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国内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治的技术水平,上海同仁医院联合河南省人民医院以及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定于2009年11月6至11日在河南省新乡市主办第九届伞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内镜/介入新技术论坛。本次会议由河南省抗癌协会、河南省消化内镜学会、
目的 探讨MRI及对比剂延迟强化在限制性心肌病(RC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RCM 11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并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等进行综合判断.55名正常人被纳入对照组.116例RCM按有无对比剂延迟强化分成强化组(35例)和非强化组(81例).MRI定性分析包括观察室壁运动、房室瓣反流以及对比剂延迟强化等;定量分析包括测定双侧心房和心室大小、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