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深情温暖地震灾区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30日,寒风扑面,冬雨飘零,江西九江人民的心中却充满着暖意。因为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前来看望九江地震灾区的人民。
  
  一
  
  30日上午,总理专机抵达南昌昌北机场。刚开完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温家宝总理,脸上看不出一丝倦意。他一下飞机,就与早已在机场迎候的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副省长、中共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市长蔡晓明等一起乘车前往地震灾区。
  总理的心一直牵挂着灾区人民。早在11月26日地震发生的当晚,温家宝总理就分别与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和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通电话,详细询问了灾情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伤亡人员救助的情况,并做了四条批示:一、要竭尽全力安置好地震灾区人民的生活,尤其要精心照顾好老人、妇女、儿童和病人,确保受灾群众不挨饿、不受冻;二、要对地震造成的危房全面检查,加紧修复、加固,确保不发生新的人员伤亡;三、广大干部要深入灾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做好思想工作,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四、地震部门要加强对震情的监测和预报,做好地震趋势判定,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和社会稳定等工作。
  总理的批示细致而周密,充满了对灾区群众的殷殷关切之情。地质专家出身的温总理知道,江西历来不是地震活跃的地区,当地的房屋一般都缺乏足够的抗震能力。这次九江发生的虽然是中等强度的地震,但由于震源浅,又处于长江、鄱阳湖流域,这里的地质构造不是坚固的岩石,而是以河流、湖泊沉积为主的松散沙土。地震来临时,这种地质状况会使地壳震动的幅度增加,给本来就缺乏抗震能力的房屋造成极大的损害。
  在温家宝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国家地震局应急工作组当晚就到了九江。第二天,国家地震局新设立的三个流动观测台和监测预报、灾情评估、科学考察等方面的专家就在九江县、瑞昌市开始了工作。
  地震发生五天后,江南的天气骤然变冷。12月1日至2日,受温家宝总理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回良玉率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九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了灾区人民。
  12月23日,根据温总理的批示,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又率领国家部委工作组到达九江地震灾区,检查、指导救灾工作。
  为了让受灾群众尽快住进新房,中央财政已先期拨款1亿元,帮助九江人民重建家园。
  此时,气候已由秋入冬,九江地震灾区的群众能否吃得饱、穿得暖、有没有干净水喝、重建的房屋进展怎么样了?日理万机的总理在新年前夕又亲自来到了灾区。
  
  二
  
  新合镇是地震的重灾区,址坊村全村823栋房屋全部受损,其中需拆除重建的房屋在一半以上。温总理发现路旁有栋标明了“拆”字的房屋,抬脚就要进去,乡村干部连忙阻拦:“总理,这是一类危房,进去危险,就在外边看看吧。”温总理摆摆手,连声说:“不要紧,不要紧。”说话间就走了进去。这是一栋两层楼房,室内已空无一人,墙体损坏得厉害,承重墙上有巨大的X型裂缝。房子已经震成这个样子,是非拆掉重建不可的,总理默默地察看着,心情显得格外沉重。
  址坊村的集中重建点与新合镇相连,紧邻公路,视野开阔。温总理来到重建点,放眼望去,对面是一排排整齐的蓝色救灾帐篷,这边是忙碌的重建工地。温总理仔细看了看路旁的重建规划图,图上是一栋栋漂亮的分户型二、三层新楼房。九江县负责人告诉总理,址坊村重建点的规模算是比较大的,规划建房204户,县委县政府确定帮助灾民重建的方针是:统一规划,坚持标准,规费减免,酌情补助。总理听后颔首微笑。
  看完集中重建点,温总理又踏着田间小路走进了灾民李昌新与人合住的帐篷。掀开门帘,总理用询问的口气问坐在篷内的王章平老人:“可以叫你老表吗?”
  “可以叫啊。”意外见到总理的王章平连忙起身回答。
  “老表好!”总理一声亲切的呼唤,篷内所有的人都欢笑起来。温总理掀起被褥看了看厚薄,抚摸了李昌新小侄子因地震受伤后头上留下的伤疤,提醒大伙儿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防火。他坐在床沿上,对周围的干部和群众说:党和群众要一起抗击灾害,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件大事,一是安全过冬,二是规划建房,三是不放松农业生产。
  下午,温总理来到了瑞昌市第二小学,看望了正在帐篷里上课的孩子们。当温总理走进一(3)班的帐篷课堂时,兴奋的孩子们把小手都拍红了。温总理对正在上音乐课的年轻的女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接着,他走上金黄色的讲台,帐篷里比较挤,第一排课桌紧挨着讲台,系着红领巾穿着各色冬衣的孩子们,一齐扬着小脸看着他。温总理问:“孩子们,你们住在哪里?”
  “帐—篷—里。”孩子们稚声稚气地齐声回答。
  “暖不暖?”温总理一脸慈祥的笑容。
  “暖。”在一片童声中,细心的总理发现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没有做声,他走下讲台,俯下身子轻声地问:
  “你住得暖吗?”小女孩迟疑了一下,然后害羞地点了点头。总理这才放心地直起了腰。接着他回到讲台又问孩子们:
  “地震后你们是第几天开的学?”看着一片举得高高的小手臂,总理点起一个小男孩:“你说。”
  “好像是五天。”小男孩有点拿不准。
  “你说。”温总理又点起一个正举着手的小女孩。
  “三天!”小女孩十分肯定地回答。
  温总理还点起了几个孩子,多数说三天,也有说四天的。这时女教师告诉总理,是第三天开的学,那天上面发下来了帐篷,八个班一起开了学。
  温总理告诉孩子们,政府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学校建设好,因为我们家乡的未来还要靠你们建设。他希望孩子们珍惜每一天,为了家乡和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
  温总理离开帐篷时,孩子们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拍着小手,唱起了祝福新年的歌,欢送温爷爷: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
  在九江地震灾区,温总理走进了一栋又一栋帐篷,慰问了灾区医疗点上的医生护士,还看望了腾出办公室安置灾民的机关干部。他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叮咛,那平易近人的风格、细致周密的作风、亲切热情的态度感染和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三
  
  晚上,在九江宾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了九江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汇报会。
  会场呈矩形,温家宝总理坐在主座的正中,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等分坐左右。
  江西方面参加汇报会的省市有关领导有40余人。坐在汇报席第一排中间的是省委书记孟建柱,省委副书记、省长黄智权,省委副书记王君、傅克诚、吴新雄、彭宏松,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九江市市长蔡晓明,瑞昌市委书记刘韵和,九江县委书记温浙兴等均坐在汇报席的第一排。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先后汇报了九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有关情况。孟建柱在汇报中说:在这次地震中,我省死亡12人,重伤67人,倒塌房屋200余间,造成房屋结构性损坏、不能入住的有6万多户,一些水利设施、学校、医院、道路、桥梁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江西省地震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黄智权说,由于这次地震灾害损失大,江西财力相对薄弱,灾区群众自救能力有限,恳请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给予支持。
  听完了江西汇报后,温家宝总理讲话。他的开头充满感慨:“98年8月7日,我在九江也住在这里,那天晚上几乎彻夜未眠,至今历历在目。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七年过去了,七年多没有来看望九江的干部群众。”
  温总理说:“今天所到之处,看到灾区的干部群众在地震灾害面前,仍然保持一种饱满的、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非常受感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八个字份量非常重。”
  总理对江西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现在已进入严冬了,救灾的任务更加紧迫,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继续做好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温总理在讲话中说:考虑到江西是革命老区,地方财政相对困难,灾区老百姓的生活整体还不富裕,国务院决定从预备费中再支持江西2亿元,加上已按救灾标准补助的近1亿元,共计3亿元,全部交由省里统筹安排。至于汇报中提到的学校、医院和“三院”的建设,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复问题,再请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进行具体研究。
  汇报会结束,已是晚上9点,温总理走出宾馆散步,天空中细雨纷飞。伫足李公堤上,看着浔城美丽的夜景,总理感叹地说:“九江真漂亮!”
  看着忙碌了一天的总理,陪同散步的江西省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忍不住说:“总理,今天我带您看的都是些较好的情况,事实上有些地方还要困难得多。”
  温总理十分通达地微笑着,说:“不容易啊,这么大的灾害,你们已经很努力了。”○
  
  责任编辑 刘金旭
其他文献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事后查明,这天,不法分子纵火300余处,拉萨908户商铺、7所学校、120间民房、5座医院受损,砸毁金融网点10个,至少20处建筑物被烧成废墟,84辆汽车被毁。有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
期刊
[摘 要]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的文化问题乃至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就2001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作一简要概括,并力争反应其概貌。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文化理论 研究综述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近现代史、
期刊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农村又一次重大改革实践。  2007年4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西省武宁县调研时深刻指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它的意义不亚于当年小岗村的分田到户。”  江西林改起步较早,其经验与成果曾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我作为当时分管农业的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有幸参与了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从酝酿到基本完成的全过程,记述这一经历
期刊
[摘 要]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随着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渐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却是暂时的,随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以及对“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克服,人类会在新的更高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人类社会 自然 对象化 异化 扬
期刊
[摘 要] 恽代英不仅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袖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21—1923年,他在四川川南师范学校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和校长。他始终坚持教育为社会和革命斗争服务的宗旨,努力整顿学务,大力进行教育革新,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这些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恽代英 教育思想 川南师范学校    “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
期刊
[摘 要] 共产国际在1930至1931年对中国革命确实做出了很多“以农村为中心”的工作指示。但这只是暂时的工作部署,而不是根本的指导思想。因为共产国际做出这些指示主要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在思想上没有牢固坚持,执行时表现出动摇,存在时间太短。  [关键词] 评析 “以农村为中心” 共产国际    通过翻阅公布的共产国际、联共(布)档案,我们必须承认:共产国际在1930至1931年对中国革命确实做出了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篇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的结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战略、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发展。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这是我党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强调要为世界“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本文就我国提出“秉持公道、伸张正义”的意义,实现“秉持公道、伸张正义”的能力、方法和做好“秉持公道、伸张正义”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秉持公道 伸张正义 和谐世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中国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的加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显出其滞后性。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和先导作用,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滞后状态跨入超前发展,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 滞后 超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的加快,传统的
期刊
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废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过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恢复停滞了十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这次高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方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12月,570万考生从学校、从车间、从军营、从农田走进了改变命运的考场,他们中的27.3万人成为了恢复高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