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之下,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发展了改变,针对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状态,着重分析护林人员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自然资源保护的管理对策。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南宁的旅游业当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这个旅游景区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文章介绍保护区目前的旅游资源特点,分析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并探讨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能性,积极开发这里的旅游业。
关键词: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探讨;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S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07-2
1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由来
大明山保护区于1981年成立,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大明山林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底,南宁市编委批准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并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大明山保护区位于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交界,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约93公里,保护区总面积1.7万公顷,有林面积约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与绿化率98.9%,以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北回归线横穿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在北回归这条线上面面积较大的,那里有许多原生态植被,而且这些植被的种类保存得还是比较完整的,那里是一处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这里的山地森林的多样性,还有就是保护那些珍贵的动植物避免灭亡。
1.2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长达21千米,东西长达19千米。1999年被写入联合国人与自然生态保护圈的名录当中。自然保护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每年的降水量是2000毫米,湿度非常高,达到了80%。在保护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整个保护区的98.9%。这里是广西中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林区,它为保护区周围的4个县和18个乡镇,以及7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和33座水库提供了水的来源。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许多山地混合植物和珍贵的动物。是一个十分好用的研究生物多样性大型露天实验室。
2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1 森林保护对象分析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管理保护的对象是北回归线上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珍贵濒临灭亡的特有动植物资源。森林管理保护工作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再适当地做科研教学和宣传教育的工作。在森林保护的同时也适当地开发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这个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一处带有典型地带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
2.2 保护机构及其动作分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从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保护管理机构构成。现在保护机构下面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科学研究科、护林防火科、规划建设科、旅游发展科、经营管理科、4个保护站等17个机构。现在保护区保护人员编制已经达到了210多人,目前在职的员工接近200人。除了自己的保护机制,大明山自然保护机构也和周围的4个县和16个乡镇共同组成了一个“大明山林区管理委员会”。
2.3 保护管理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虽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摸索探讨,但是管理保护工作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主要有下面几点:(1)后勤工作十分滞后,原先的基础配备已经不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了。(2)大部分的资金还是依靠保护区的自营性收入,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保护区的工作正常运行。(3)现在保护区的科研力量薄弱,没有充足的专业研究人员,基本的研究设备不完善,加上资金紧缺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使保护区不能够进行很大的科研能力。(4)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村屯的经济比较落后,有一部分不法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存在盗猎、偷盗珍贵物种等现象。
3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更进
3.1 自然保护区整体工作改进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来改进保护工作,这样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能够长久有效地进行。主要提升和改进有:(1)健全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实行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站——保护点——社区联防点四级联合行动的方式,把保护管理和生产经营分开进行。(2)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林管护队伍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建设。这就需要定期地对管理人员和巡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队伍的素质,以保证护林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3)加大对保护区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在保护区主要路口,林区入口及结合火灾易发或多发地等重点地段,通过设置永久性防火警示碑(牌)、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野外用火知识、扑火基本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时刻警示人们注意用火安全,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手册和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平台,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保护政策法规,做到“电视广播天天有声、宣传标语处处可见、森林保护人人皆知”,营造森林资源保护氛围。使得防火知识和政策法規被所有的人都了解,和周围的群众一起保护森林。(4)整个保护区的所有保护范围禁止捕猎,如有违反进行教育,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森林资源保护真正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保护意识,减少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通过GEF项目的支持,每年对社区村民进行多次的应用技术培训及考察,大量在社区内做动植物保护、防火宣传,赠送种养殖技术资料,提高周边社区群众的农民实用技术,有效地减少社区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缓了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资源依赖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社区群众都纷纷表示支持,共同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来,甚至有些还帮助宣传,限制外来人员进山打猎等行为。使社区成为保护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协同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共同管理,使社区居民由破坏者或被动保护者转变成主动保护者,消除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的保护区周边社会环境,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做到上述的这些改进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然资源。
3.2 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工作路径
对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展一些生态旅游能够增加保护区的收入,这样就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护林工作的顺利高效地进行。自然保护区完美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稀有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玩乐的地方,也能够给爱好旅游的人提供一个看风景的地方。生态旅游能够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保护自然风景区,还能够推广自然保护区的风景,陶冶游客的情操。那么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需要和其他地方合作,区域联合来发展这里的旅游业。(2)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3)加大统筹规划的力度,从整体上来保护发展当地资源和发展旅游业。(4)发挥当地自然风景的特色,开发不一样的多种旅游方式。
上面的两项工作顺利合理有序开展,这样就能一边发展旅游一边保护当地的森林和其他资源,两项工作能够很好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样就能够给世界展示一个美丽富饶的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 方躬勇.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4):56-57.
[2] 黄金玲,农绍岳.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1.
[3] 李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4] 李朝洪,郝爱民.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李新贵.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2期.
作者简介:覃琼芳(1974-),女,壮族,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
关键词: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探讨;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S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07-2
1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由来
大明山保护区于1981年成立,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大明山林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底,南宁市编委批准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并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大明山保护区位于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交界,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约93公里,保护区总面积1.7万公顷,有林面积约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与绿化率98.9%,以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北回归线横穿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在北回归这条线上面面积较大的,那里有许多原生态植被,而且这些植被的种类保存得还是比较完整的,那里是一处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这里的山地森林的多样性,还有就是保护那些珍贵的动植物避免灭亡。
1.2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长达21千米,东西长达19千米。1999年被写入联合国人与自然生态保护圈的名录当中。自然保护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每年的降水量是2000毫米,湿度非常高,达到了80%。在保护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整个保护区的98.9%。这里是广西中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林区,它为保护区周围的4个县和18个乡镇,以及7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和33座水库提供了水的来源。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许多山地混合植物和珍贵的动物。是一个十分好用的研究生物多样性大型露天实验室。
2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1 森林保护对象分析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管理保护的对象是北回归线上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珍贵濒临灭亡的特有动植物资源。森林管理保护工作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再适当地做科研教学和宣传教育的工作。在森林保护的同时也适当地开发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这个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一处带有典型地带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
2.2 保护机构及其动作分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从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保护管理机构构成。现在保护机构下面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科学研究科、护林防火科、规划建设科、旅游发展科、经营管理科、4个保护站等17个机构。现在保护区保护人员编制已经达到了210多人,目前在职的员工接近200人。除了自己的保护机制,大明山自然保护机构也和周围的4个县和16个乡镇共同组成了一个“大明山林区管理委员会”。
2.3 保护管理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虽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摸索探讨,但是管理保护工作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主要有下面几点:(1)后勤工作十分滞后,原先的基础配备已经不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了。(2)大部分的资金还是依靠保护区的自营性收入,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保护区的工作正常运行。(3)现在保护区的科研力量薄弱,没有充足的专业研究人员,基本的研究设备不完善,加上资金紧缺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使保护区不能够进行很大的科研能力。(4)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村屯的经济比较落后,有一部分不法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存在盗猎、偷盗珍贵物种等现象。
3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更进
3.1 自然保护区整体工作改进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来改进保护工作,这样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能够长久有效地进行。主要提升和改进有:(1)健全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实行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站——保护点——社区联防点四级联合行动的方式,把保护管理和生产经营分开进行。(2)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林管护队伍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建设。这就需要定期地对管理人员和巡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队伍的素质,以保证护林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3)加大对保护区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在保护区主要路口,林区入口及结合火灾易发或多发地等重点地段,通过设置永久性防火警示碑(牌)、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野外用火知识、扑火基本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时刻警示人们注意用火安全,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手册和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平台,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保护政策法规,做到“电视广播天天有声、宣传标语处处可见、森林保护人人皆知”,营造森林资源保护氛围。使得防火知识和政策法規被所有的人都了解,和周围的群众一起保护森林。(4)整个保护区的所有保护范围禁止捕猎,如有违反进行教育,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森林资源保护真正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保护意识,减少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通过GEF项目的支持,每年对社区村民进行多次的应用技术培训及考察,大量在社区内做动植物保护、防火宣传,赠送种养殖技术资料,提高周边社区群众的农民实用技术,有效地减少社区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缓了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资源依赖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社区群众都纷纷表示支持,共同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来,甚至有些还帮助宣传,限制外来人员进山打猎等行为。使社区成为保护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协同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共同管理,使社区居民由破坏者或被动保护者转变成主动保护者,消除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的保护区周边社会环境,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做到上述的这些改进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然资源。
3.2 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工作路径
对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展一些生态旅游能够增加保护区的收入,这样就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护林工作的顺利高效地进行。自然保护区完美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稀有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玩乐的地方,也能够给爱好旅游的人提供一个看风景的地方。生态旅游能够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保护自然风景区,还能够推广自然保护区的风景,陶冶游客的情操。那么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需要和其他地方合作,区域联合来发展这里的旅游业。(2)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3)加大统筹规划的力度,从整体上来保护发展当地资源和发展旅游业。(4)发挥当地自然风景的特色,开发不一样的多种旅游方式。
上面的两项工作顺利合理有序开展,这样就能一边发展旅游一边保护当地的森林和其他资源,两项工作能够很好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样就能够给世界展示一个美丽富饶的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 方躬勇.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4):56-57.
[2] 黄金玲,农绍岳.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1.
[3] 李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4] 李朝洪,郝爱民.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李新贵.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2期.
作者简介:覃琼芳(1974-),女,壮族,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