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布格的烈酒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额布格(汉译:祖父)一生最爱烈酒,每当那混着高粱或玉米香气的液体悠然滑过舌尖,又如一条火龙一样经过喉咙,燃烧在胃里,徐徐地游离在鼻腔中,悄悄地潜入血脉时,额布格就会觉得很幸福。那飘着芳香的甘甜,已经成了额布格身体的一部分。
  额布格知道那是五谷在吸收了春露和霜天的养分,经过多少个年轮的发酵,才终得开缸扑鼻的芳香。
  额布格的故乡躺在富饶的松嫩平原上,嫩江水养育了黑土地,土地上的儿女们恋着嫩江,人们用结实的肩膀扛着生活、扛着日子、扛着黑土地上的春夏秋冬。在这黑土地上,祖辈耕耘四季轮回,子嗣们在这片热土上繁衍、劳作、生活,面朝黑土背朝天。
  在额布格的记忆中,伪满洲国时,日本人在额布格出生的西力吐村建立了兵民服务大队,其中有一部分日本兵专门负责征收当地的玉米、大豆和高粱。额布格亲眼见到插着日本旗的马车、汽车将家家户户的粮食强行征走,说是储存起来以备和北方的苏联打仗用。后来一个烧火的日本老兵在屯子里喝醉酒时说:“征粮其实是将粮食运到齐齐哈尔,一部分为军用,其中一大部分是用来做酒,发给前线的日本士兵,为士兵们缓解劳累和思乡情绪。”
  额布格告诉我,日本人和后来的苏联人都特别喜欢当地烧锅作坊烧制的烈性酒,因为东北的土地肥沃,生长出的粮食饱满、养分足,所以烧制出的酒度数高也好喝。
  想到这里,额布格就异常的气愤,那时候人们尚且填不饱肚子,日本兵还要征粮造酒。所以每到秋天征粮的时候,屯子里的人都将好的粮食藏起来,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给当地抗联。他们将掺有糠皮的粮食留给兵民服务大队,日本人若是问起来,就说今年的粮食收成不好。后来日本人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于伪满康德八年,在洮儿河至查干浩特地区投放细菌炸弹来报复乡亲们。
  直至几十年后,年迈的额布格始终觉得杯中的烈酒来之不易。喝酒时,额布格酒入口中先不咽,让烈酒在舌尖上尽情地舞蹈,他知道这酒不止是五谷的精华,其中更有着民族的气节。
  额布格是个寡言的人,在我的记忆中,他经常坐在堂屋中目送夕阳落山,听屋檐下的雏燕呢喃,所有的记忆都存放在额布格的沉默里。
  额布格告诉后人:“烈酒虽好,但不能贪饮,它能壮了你的胆,也能蒙住你的眼……”
  民国三十六年,解放东北的战役打得异常激烈。十七岁的额布格被选中去四平战场上出民兵。据额布格讲述,当时家里面必须要出一个男人去前线,那时额布格的哥哥已经成家,弟弟还小,上前线只能是额布格去。
  在战场上,额布格负责抬担架、送伤员,在额布格长调般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一排炮弹打过来后,阵地上就会出现很多的尸体和伤员,民兵在此时就要去抢救伤员。
  半夜里,额布格被炮火吓得睡不着觉,同屋一位来自前郭尔罗斯的人给额布格喝了几口他带来的酒。在额布格记忆中,那酒有将近七十度,从口中直接辣到胃里,有时眼泪都能辣出来。这样一来,额布格能迷糊着进入睡梦中,第二天再上战场。
  后来在一场战斗中,这位前郭尔罗斯来的人被炮弹的弹片击中小腿,额布格把他背回部队。晚上他疼得睡不着觉,额布格守在他身边,大家拿出苞米烧制的烈酒,说了一夜的话。
  打完仗所有的人就都回了原籍,再也没有相见。倒是那火一样的烈酒,成了那些炮火纷飞的日子里额布格唯一的慰藉。
  我抚摸着额布格的双手,粗糙而又弯曲,就像深秋白桦树发黄的枝干,仿佛吸纳了一个世纪的风霜雨雪。
  我年迈的额布格呀,你曾经能将套着四匹儿马子拉满粮食的大车赶向高高的山岗,你能在没有一丝星光的黑夜中放牧马群,你也能扶着铁犁吆喝着黑牛耕种着干涸的土地。
  “大鞭子一甩啪啪响咧,几辆大车上山冈咧……”五十年前的额布格双手高举套着红缨的竹鞭,带着各个村屯的马车,给公家送公粮。额布格是当时的车队长,他赶的马车就像夏天的河水既湍急又平稳,鞭哨儿清脆、嗓门儿也高,天不亮的时候,额布格的车队就出发了。
  洮儿河的晨雾亲吻着额布格的脸頰,莫莫格的启明星为额布格当向导引路,额布格呷了两口烈酒,瞬间驱走了困倦和寒意。
  额布格是地道的农民,他知道一颗种子在土地里发芽成长再到结穗收获是怎样的艰辛,额布格的马车上从来不轻易掉下一粒粮食。寒风刺骨,额布格晚上将烈酒倒入碟中点燃,揉搓着被冻得通红肿胀的关节,此时的一碟烈酒在额布格看来就是一剂良药,酒香随着蓝色的火焰挥发消逝,温暖着额布格冻僵的双腿。
  年迈的额布格远离故乡搬到了城里居住,脚踩着水泥柏油马路,额布格想念混着草籽和牛粪的乡间土道。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和整齐的楼房,额布格更留恋他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村庄。
  住在城市的额布格每天都要喝两杯烈酒,可是他不再犁地、浇地、放马、赶车……额布格经常盯着他的一双手看,他仿佛看到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他满是老茧的手掌纹路里回荡。额布格知道他是农民,他的一切属于那片承载几代人梦想的黑土地。
  白桦树一样的额布格真的老了,在梦里他经常看见他名叫“青大包儿”和“八个爪子”的两匹骏马向他奔来,它们用舌头舔着额布格的指尖,鬃毛蹭着额布格的胸膛,在他面前撒欢儿、奔跑,唿唿地叫着……
  额布格曾是一个能带着日月行走的骑手,在一个牧马人眼里,脚下没有过不去的山岗。他走过的原野只有嫩江水知道,放过的骏马只有天上的雨露才能数清。
  额布格说马最爱干净,压出的第一遍井水要先给马群喝,额布格说刚出生的马驹子最爱招狼,一定要在家拴好,不能放到马群里来,额布格说犁地的时候牲畜不走不要使劲打它们,要用青草引着它们走,额布格说地里和树上的鸟儿不能打,更不能下药毒死它们,鸟儿多了地里的虫子就少了,粮食收成就会增加。土地是额布格的灵魂,劳作的精髓渗透到额布格的骨子里。
  额布格总想捋直他那蜷缩的双腿,可怎么捋也捋不直,年迈的额布格呀,你蜷缩的双腿是累弯的。家中奉养着老人,孩子们还要生活、上学、成家……我的额布格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耕牛在不停地劳作。额布格任劳任怨,就像黑土地一样不求回报,一杯烈酒足以让他满足,更能慰藉他疲倦的心。
  晚年的额布格经常会收到晚辈们带来的礼物,好多包装精美的美酒让额布格看不过来。有清香型的、浓香型的、酱香型的……也有十年窖藏、十五年窖藏。但额布格始终热衷于烧制的烈性散酒,他说现在的酒水掺杂了太多的香料,少了泥土和粮食的气息。
  额布格默默地倒上一杯烧制的烈酒,没有觥筹交错,更无须祝酒词,轻轻地抿上一口,额布格的故事融进了酒香里。
  耄耋之年的额布格坐在轮椅上,浑浊的双眼中流淌出岁月的长河,满是皱纹的脸上映出夕阳的余晖,苍老的手背像老松树的皮。额布格无声地看着他的玻璃酒壶,它曾承载了多少烈如火焰的美酒,流淌过多少醇香绵长的滋味啊,他仿佛听见近百年的岁月在酒壶里回响。
  额布格想喝酒了,他高兴地让我帮他接一口酒,虽然颤抖的手已拿不稳酒杯,但火一样的烈酒又一次在他的舌尖上飞舞,如歌在喉的时候,额布格又找到了久违的满足和幸福。他兴奋地讲着当年在三家子麦田如何打的野狼,在南边的湿地怎样救起一只掉队的大雁……他看向窗外的远方,上身立直稳坐,单手握拳,仿佛已经骑上了心爱的马儿奔向田野。
  我的额布格一生最爱烈酒,从烈酒中品味百态人生。
   责任编辑 冬至
其他文献
这天下午,兵叔在公路边的一块地里锄草时,一辆客车在公路边停住了。村人去县城赶集时,来去都是坐客车。有客车在公路边停住,并不是啥新鲜事。兵叔只抬头望了客车一眼,然后又低头继续锄地里的草。至于从客车上下来了谁,兵叔不关心。  “兵叔,锄地里的草啊。”直到听见一个声音在叫他时,兵叔才停住锄草。  兵叔“哎”地应了一声,叫他的人是村人杨进才。杨进才左手拉着一个皮箱,背上背着一个大挎包,看样子是出了远门回来
期刊
一  涂大勇和妻子在哈尔滨国贸服装城金马厅拥有十节柜台,雇佣八个年轻女服务员,经营中学生应季时装,早上批发,白天零售。妻子高美香经常在空中飞来飞去,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参加各种服装订货会,一年有半年的时间不在哈尔滨。  一场秋雨过后,冬天以它惯有的步伐抵达了这个城市,几场大雪,便把哈尔滨包裹在一片银白色的童话之中。在这个冬天,涂大勇把自己推向一场不该发生的情事之中,以致他后来永远负罪一样地生活着。
期刊
托扎敏的由来  托河,其实鄂伦春语发音为“托”。我出生于诺敏河下游莫旗境内的一个达斡尔族乡村,小时候对托河的最初印象,缘于有个最疼爱我的大姑居住在很远很远的托河。记得那时候大姑每次回娘家都不忘给包括我在内的侄子侄女们带回半口袋狍子肉干或者犴肉干什么的。那肉干越嚼越香,别提有多好吃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好吃的食物自然是小孩子们最大的诱惑,大姑自然成了父母之外最亲的人,就这样孩子们从小都亲切地用母语称
期刊
天气预报里的雨  一直未下  凉透的下午茶  一言不发  琢磨不透的  不是沙滩上消失的脚印  我将一只活着的贝  送回大海  我今生确定是大草原的孩子  沙滩上没有我的足迹  我想 我不应该喜欢这片海  像那杯凉透的下午茶  我对海只是有过热度  我更热爱那片有根的草原  家乡  家乡的蓝天  盛产白云朵  一朵 两朵 三朵  泊到岁月的天边  在深秋的草垛旁  在百年历史的小学里  我们遇到一
期刊
单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小张,年轻、英俊,可谓堂堂一表人才。他对工作热心肯干,这是有目共睹的。小张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和写毛笔字,可是每天下班后院子里吵吵嚷嚷,他又恰好住在正中,为了清静只好把门关了起来。时间一长,便有了进房间后随手关门的习惯。  张三观察了许久,终于发现新大陆一样,首先向人们公布了这条新闻:“大家注意到没有,小张的门总是关着,这是为啥?”人们一想,真是呀,小张时常把门关得严严的。于是便你
期刊
一块一块的白云或者黑云,像是长了脚,一会儿跑到村庄这头,一会儿跑到村庄那头。村庄的天空,除了云块,再什么也没有。  我不担心那些厚厚的云块落到树梢上,树会把它们托住。云块再大,树也不怕,它们能够托得住。村庄里的大部分树,都是为托住云而生的,它们天天追着云生长着,并渐渐长成一枝伞柄、一林伞柄。树长成了云的拐杖,把云块整天整天地托着,或者干脆在一场风中,把另一些快步跑动的云划碎。  我并不担心那些白云
期刊
江北S县与湖北山水相连,婚嫁工贸往来密切,疫情防控压力空前,大小巷道均設有卡口,社区志愿者24小时轮值,刘刚要进入的龙井路也不例外。  志愿者手臂上戴着红袖章,被乳白色防护服裹得像机器人,谁也别想蒙混过关。刘刚把高分贝嗓门收敛起来,一级响应嘛,除非脑子被门夹了,谁敢拿《政府令》当儿戏?他耐着性子配合检查,出示通行证,测量体温,说明接触史,告知事由等等,直到“机器人”示意放行,再继续骑车赶往龙井路银
期刊
“云岭村拖了全乡脱贫攻坚战的后腿,必须从乡里选派一名得力干将,协助乡亲们抓好脱贫工作。”这天,周乡长专门召开班子成员会,研究派驻云岭村的人选。  陈副乡长张嘴道:“我认为乡农科站的小赵最合适,他不仅熟悉农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真心帮助群众,我觉得他完全能挑起这副沉甸甸的担子。”  “不行,不行!”副乡长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反对说:“小赵的工作能力确实无可挑剔,可是他身上的缺点也
期刊
为方便写作,还在读高中的外甥高熙明帮我从鼓楼电脑城选购了一台二手的东芝牌笔记本电脑。外甥从小看日本动漫长大,现在也定居到日本东京。他说日本的东西质量好,别看旧,肯定管用!十多年过去了,这台笔记本帮我告别了纸与笔,生产了上百万文字,手臂接触的地方都已经磨出了塑胎的黑亮本色,有一个不怎么用的键曾在我擦拭的时候掉落了,失踪了,但用起来还是没问题。  朋友看不过眼,劝我,换换吧,又沉又旧的破电脑,新的也没
期刊
歪屁股  乌江河道峡谷连绵,通航河段平均每公里一个滩,水急浪高,江里的木船船板厚达五厘米以上,是内河木船中少有的,不然经不起恶浪的拍打。这种船被称为厚板船,用柏木、红椿、枫香建造,材质坚硬,一般长二十米,宽四至六米,载重量二十五吨左右,上水时最多装十九吨。  厚板船不仅船板厚,船头和船尾都翘得很高,船头才不至于往浪里钻,船尾的浪也打不进舱里。然而它的船尾比船头更翘,高达三米多,甚至四五米。最奇怪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