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欢歌的时代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wh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的失宠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问题,它不只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文坛。在这个不读诗歌的时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诗歌的这种历史境遇。截取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诗歌史的一个片段和一个自杀诗人的剪影。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没有欢歌的时代:美国诗歌在20年代现代技巧造就的千姿百态中走到了内外交困的路口。就外部环境而言,美国这个曾经的金色、自由王国,遭遇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成就了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这种经济上过山车式的急速溃败,导致美国民众对于资本主义的失望。时任胡佛政府无计可施,美国人对其经济体制和政治架构颇为失望。更为严重的是,危机打击了美国民众的乐观主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那个自信满满、前途光明的美国不再了。上帝和政治强人都救赎不了美国。而文化自信力的丧失,也导致了美国文艺的萎缩,文人知识分子有的继续迷惘,有的开始“左倾”,总之,这是美国历史上丧失信念的时代。30年代的美国文坛鲜有流传百代的经典。
  就诗歌的内在发展而言,与2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巨大成就相比,美国诗人在30年代没有大的作为,这一点不容否认。20年代的诗人在文体试验中,找到了表达矛盾的、复杂内心的途径。在“弗洛伊德关于梦与潜意识理论的启示下,他们发现了诗歌新天地……在那里穿梭于现实与想象之中”。这些实验诗人只在乎“识货”知识分子的喝彩,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够了,因为他们的诗作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众读物。但他们在摸索、创新和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也在诗歌中表达了一种本能的恐惧,“虽然并不完全理解自己的感觉,但似乎仍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好像在火山上舞蹈,明白不久将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要面对更加难以预料的新一天不祥的早晨”。
  果然,现代诗歌有限的读者也在经济危机的困局中,转移了关注力,对那些高雅的唉声叹气不再感兴趣。在30年代的知识分子面前,是看得见的灾祸,是可以感觉到的痛苦,是真实的社会问题,谁还会有心思听那些公子哥儿酒足饭饱之后的发泄?在30年代的美国,作为诗人就是一个灾难。青年诗人相继自杀。埃莉诺·怀利在萨科-凡泽蒂事件之后,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1928年自杀。大萧条开始之后,韦切尔·林赛(1931年)、哈特·克兰(1932年)和萨拉·蒂斯代尔(1933年)在短短3年相继自杀。
  这里想要多说几句的是哈特·克兰,因为他张扬的个性与悲剧的人生,更因为他反抗的姿态。克兰的文化反叛不仅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而且在真实生活中扮演了文化上的一个乱世枭雄。他钟情于法国象征派诗歌,喜欢那些诗歌中的丰富意象,甚至连象征派诗人的放荡不羁的生活,也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他。克兰感受到时代的迅速变迁,他既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又抱着历史使命感。沃斯宾斯基宣称:“宗教奠基人都是桥的构造者。”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对克兰触动很大,他很自然地产生了诗人也是桥的构造者的联想。而克兰对尼采的美学学说感兴趣,《查拉斯图如是说》中写道:“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这句话更加深了克兰对“桥”的意象的兴趣。
  克兰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为美国写一部史诗,他将诗集名字定为《桥》。克兰回顾了从爱伦·坡到艾略特的美国文学历程,认为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意识应是坚定的信念,而不是艾略特的悲观主义。他指责艾略特的诗歌过于悲观主义,企图重新恢复美国的尊严。
  《桥》(Bridge,1930)是克兰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作。全诗由1首序诗和8部分(共15首诗)组成,序诗《献给布鲁克林桥》提出长诗的主题。克兰通过此诗对美国历史进行一种现代性、神话性的总结,以期彻底了解这种经历,指出现在与过去的紧密关系及未来的希望。诗歌反映了作者在不协调、无信仰的时代里寻找协调的愿望,反映了诗人竭力联结新与旧、东方与西方、人与上帝的愿望。此诗也是克兰对《荒原》的一种回击,他认为《荒原》忽略了“精神方面的事件及可能性”。在序曲中,克兰这样写道:
  啊,竖琴与圣坛,你原是用狂想铸成
  你是先知许诺的天国、激动人心的窄门!
  你是贱民的祈祷、爱人的呼唤,——
  车队的灯光掠过你那流畅的
  一气呵成的诗行,群星圣洁的叹息
  装点着你的舞步——那是凝结了的永恒:
  于是,我们见到了黑夜,被你的巨臂轻轻托起。
  虽然克兰最后纵身跳入大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他视诗歌为志业、乐观而自觉承担美国救赎的使命,不论是在绝望的30年代,还是在今天,依然可以振奋人心。在一个文化坍塌,诗歌已经大势已去的时代,还有人相信诗歌可以完成“协调的愿望”,托起“黑夜”。今天,不管一个人信不信奉乐观主义,过于强调个人在时代面前的无助感是没有意义的。克兰的价值在于,在时代的洪流面前,诗人仍然是有选择的。也许克兰必然只能落寞地死于30年代,但是在那些需要精神勇士,追逐勇士的人心中,他将享受应得的致敬。
  
  编辑 姚晟
其他文献
现在的留学途径很多,我们可以选择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国家不同,学习的环境有些什么差别呢,对自身的成长有些什么样的影响?下面将由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留学生分别从对学校的初次印象、有趣的麻辣教师以及所学专业这三方面来个“三国演义”。    曹魏之美国    说起美国,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自由女神、快餐、好莱坞还是米老鼠呢?好像都是和娱乐相关的嘛,其实娱乐大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高等文凭在全世界都
期刊
《新周刊》“中国大学魅力榜”把兰州大学评为“最孤独的大学”,这一定位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而作为一名兰大人,我却时时忍不住问自己:兰大真的孤独吗?  可以这样说,兰大要是在北京,也许会成为第二个北大;兰大要是在上海,也许能跟复旦大学并驾齐驱。不巧的是她刚好在西北的兰州,这便注定了她的孤独。  甘肃的经济欠发达,没能力为兰大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经济支持,单靠国家的资助,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兰大不缺人才,却最
期刊
2010年《盗梦空间》成为荧幕的新宠,无数观众为诺兰天才表现多重梦境的奇想所惊讶和“晕眩”,以笔墨向他致敬。其实,表现梦境中的梦境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在听取说梦声一片的时刻,有意温故了埃德加·艾伦·坡的这首A dream within a Dream,对照今时彼日不同艺术家的遥相呼应,也不免说上几句俗话。  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埃德加·艾伦·坡不仅仅是恐怖小说的创始人,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18
期刊
高三不能用语文老师教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解释,也不能用英语老师说的what、why和How来翻译,更不像数学老师说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那么简单……  我们犹如蛹中之蝶,为展翅高飞做最后的挣扎,无奈、喜悦、痛苦、兴奋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我们比以前安静了,可青春活力依旧,我们仍有很多话想说。  地球围绕太阳转,我们围绕试卷转,早已习惯了在堆积如山的习题中埋头奋战,如果哪天不做习题就会觉得手
期刊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福利和保障相较一般企业有身份保障权。大学应届毕业生还没有经过社会的大染缸,也有一腔热忱,肯干实干,比起有经验的报考者,有时更具优势。  在选择职位时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参加什么样的公务员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不同的公务员考试会有不同的要求。  考生所学专业必须与职位要求专业完全吻合。当然,还有
期刊
求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定积分在几何中的重要应用.下面例析三种常用技巧.
期刊
考完北广回来,我对于能否录取几乎不敢做任何设想,或者说,基本上我悲观地认为我能够成为一个播音主持的可能性非常小。相反的是,我很坚定地认为,我的同学小宸如果不是横遭不幸,一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画家。我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他很早就对某一确定目标抱有坚定的理想,并且在持续地付出努力,而我不是。如果说我也有的话,“考上大学”,勉强算是一个,可是这个目标十分空泛,但我的努力又显然不够持续和稳定。  高三,奔向高
期刊
都说填志愿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考,大家费尽心思,斗智斗勇,只为在成绩已成事实的情况下争取“利益最大化”,上个不觉得亏的学校,选个还过得去的专业。于是,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急上了,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以作参考,把亲戚朋友、学长学姐都拉拢过来当参谋,忙得焦头烂额,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是越挑越迷糊,心里越没底。  若是在以前,考完试成绩还没出来就填志愿,大家觉得太伤脑筋很正常。可现在的情况跟那个“黑
期刊
总是会在许多同学写的文字里,读到有关学习和生活的迷茫、艰难。现在的我们确实承担着以前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不曾面对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我们怨艾的理由。连沙漠中都能生长出特有的玫瑰,我们又怎能一味地用灰暗的笔调去书写青春呢?  我们应深知,现在所拥有的是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困难只不过是用来雕琢我们生命的刻刀。如果不经历千磨万凿,那我们最终也不过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罢了。  当然普通的石头也没什么不好,只
期刊
同桌的位子还是空着,上面堆着上次月考遗留下来的凌乱的卷子,一片又一片的红叉触目惊心。我耸了耸肩,想起她那张总是“无所谓”的脸,苦笑了一下,继续埋头记英语单词。  我们一直都在考试,小学,考试是为了能上一所不错的初中:初中,考试是为了上一所不错的高中;现在我们终于熬到高三了,依然还在为了考一所不错的大学而努力着。不过,这种纸上谈兵的考试我一点也不怕,因为只要划好考试范围、把该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就基
期刊